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33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自动双环入渗仪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传统双环入渗仪的供水不稳定、读取和记录数据工作量大的问题,该文基于定水头法测量导水率的原理,设计了一种高效的自动双环入渗仪。该入渗仪采用非接触式电容感应液位传感器来监测内环和外环内的水位(精度1.5mm);将激光测距传感器(精度1mm)安装在圆柱形蓄水器的顶部,以连续自动监测供水量;高精度液位控制系统与电磁阀组合以保持恒定水头。通过理论分析,增大蓄水器中的液面与双环中的液面之间的压力差,可使自动双环入渗仪的初始供水速率远高于马氏瓶的初始供水速率。自动双环入渗仪的精度和可靠性试验于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农业大学绿苑试验场进行,并进行了该自动双环入渗仪和传统双环入渗仪之间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选定土壤的稳定入渗阶段,用马氏瓶测量的稳定入渗速率为0.068 5 cm/min,该自动双环入渗仪的稳定入渗速率为0.068 7 cm/min,自动双环入渗仪实测数据与Philip的理论入渗模型计算结果吻合(R20.99)。结果表明,该自动双环入渗仪的自动化测量结果可靠,对今后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研究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2.
氮肥形态与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累积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对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白菜施用尿素比习惯施用碳酸铵更有利于获得高产 ,大颗粒尿素优于普通尿素 ,且净菜产量高。随氮肥追肥量增加 ,大白菜内叶硝酸盐含量增加 ,外叶则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大白菜外叶硝酸盐含量高于内叶。大量施用氮肥不仅产量低 ,净菜率低 ,而且使大白菜外叶硝酸盐累积水平高 ,并使土体中残留大量硝酸盐。  相似文献   
33.
以67份辽宁省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叶片颜色特征值,构建叶色分级系统,并对颜色特征值与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综合全部颜色特征值,可将67份玉米自交系叶色划分为6个等级;GB组合可以使其与叶绿素含量间的相关性提高;G/B、G-B、2G-R-B、(G-B)/(G+B)、b、b*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相关,G-B模型预测的误差值最小,为13.48%.颜色特征值G-B可作为基于图像处理测定玉米叶绿素含量的最佳预测指标,其所预测的叶绿素a、b、a+b含量模型分别为:y=-0.201x+9.549,y=-0.062x+3.143,y=-0.263x+12.692.  相似文献   
34.
‘魏可’葡萄是1998年日本登录的新品种,2006年引入巴城栽培。平均穗重460g。最大1400g。果粒紫红色至紫黑色,平均粒重11g,最大14g。果汁绿黄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0%。鲜食品质优。9月中下旬成熟,不脱粒,耐贮运。早果丰产,栽植扦插苗第2年平均株产可达12kg。4年生树每666.7m2产量约1500kg。采用避雨栽培、H形整枝修剪、整理花序、限制产量等措施,可以解决‘魏可’葡萄存在的果穗紧密、易产生小青粒、果粒易日灼、果实膨大期有裂果、易遭受病害和金龟子危害等问题。简介了‘魏可’葡萄促成栽培和延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5.
不同灌溉量对枸杞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杞七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和分析,研究不同灌溉量处理对枸杞的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量为2 850 m3·hm-2时枸杞植株长势最佳,最有利于枸杞生长;当灌溉量达到3 450 m3·hm-2时枸杞产量达到最高,但枸杞品质降低;在灌溉量为2 850 m3·hm-2时枸杞果实品质最优,而此时的枸杞产量仅次于灌溉量为3 450 m3·hm-2的产量。从而得出以下结论:灌溉量为2 850 m3·hm-2时即可保证枸杞正常,又可以促进枸杞优质高产,同时实现了节水增效的目的,有利于该地区枸杞产业的稳定发展,适宜在该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在宁夏酿酒葡萄集中栽培区宁夏国营玉泉营农场设置了田间试验,研究了百力佳营养型叶面肥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百力佳对酿酒葡萄株高、新梢长度及叶绿素含量都有促进作用;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再喷施百力佳能够显著促进酿酒葡萄果穗长,显著降低果实酸碱度和总酸度,显著增加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葡萄百粒果重,也明显有增加酿酒葡萄产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常德市退耕还林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在常德市当地的实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规划布局、结构调整、经营机制、科技支撑、政策兑现等方面对当前退耕还林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指导今后的工作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为实现羊只面部身份快速识别,本文以自建数据集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SSD的轻量化检测算法。首先该算法将SSD的主干网络VGG16替换成轻量级神经网络MobileNetv2,构建了一种轻量化混合神经网络模型。其次在特征提取网络参数量为1122×32的bottleneck层前端和72×160的bottleneck层后端分别引入CA、SE、CBAM和ECA注意力机制,实验结果表明72×160的bottleneck层后端引入ECA注意力机制是最优的。最后将smoothL1损失函数替换成BalancedL1损失函数。最优模型(SSD-v2-ECA2-B)模型大小从SSD的132MB减小到56.4MB,平均精度均值为81.16%,平均帧率为64.21帧/s,相较于基础的SSD模型平均精度均值提升了0.94个百分点,模型体积减小了75.6MB,检测速度提高了5.23帧/s。利用相同数据集在不同目标检测模型上进行对比试验,与SSD模型、Faster R-CNN模型、Retinanet模型相比,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升了0.36、2.40和0.07个百分点,与改进前的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改进模型...  相似文献   
39.
以四川省石棉县所选的42株优树核桃坚果为试材,对体现果实品质的腹径、缝径、果高、风干果重、壳厚、仁重、出仁率、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腹径、缝径、果高、风干果重、仁重之间,两两都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壳厚与风干果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腹径、缝径、果高、仁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出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腹径和粗蛋白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一元回归分析得出各指标间的线性函数关系.对风干果重和仁重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更全面的函数关系,进一步讨论,得出风干果重和仁重具有相互的最佳解释力.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掌握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酿酒葡萄可持续生产的最适宜施肥区域,以7年生酿酒葡萄"梅鹿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肥水平距离和垂直深度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距离主干水平距离40 cm,施肥深度40 cm条件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植株新梢长和SPAD值,并且能显著提高植被归一化指数,加大植株对地面覆盖度;施肥深度达到40 cm时能有效改善酿酒葡萄糖分的积累且增大糖酸比,单宁含量适宜,酚类物质丰富。在埋土防寒区葡萄"深沟浅栽"模式下,肥料的适度深施能引导根系下扎,合理的施肥区域能显著促进酿酒葡萄生长及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