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不同采收成熟度黑宝石李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种不同采收成熟度黑宝石李果实在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果实硬度逐渐降低,花青素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增加,果肉褐变度和腐烂指数增加;中等成熟度的果实在贮藏期间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和TSS含量,贮藏后期腐烂指数较低,风味品质最佳,是适宜贮藏的最佳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42.
1-MCP处理对雪桃呼吸、乙烯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500、1000和1500 nL/L)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低温和常温两种贮藏温度下雪桃的呼吸、乙烯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对硬度没有明显影响,但有利于可滴定酸含量的保持;在贮藏前期(0~28 d)明显抑制了低温贮藏雪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但对常温贮藏雪桃无效;对低温贮藏雪桃的呼吸速率没有显著影响,可显著抑制常温贮藏雪桃的呼吸速率,但不同浓度间差异不显著;分别在低温贮藏20 d和常温贮藏5 d后明显抑制了乙烯释放速率;对低温贮藏雪桃的出汁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抑制常温贮藏雪桃出汁率的增加;对低温贮藏雪桃的褐变有明显抑制作用;高浓度1-MCP处理有一定的抑制雪桃腐烂的效果。研究表明,1-MCP处理效果与贮藏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43.
采收期对南水梨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水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即采收期Ⅰ(8月17日,盛花期后131 d)、采收期Ⅱ(8月25日,盛花期后139 d)和采收期Ⅲ(9月1日,盛花期后146 d)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Ⅰ的果实单果重最低,种子变黑指数较小,硬度下降最快,可滴定酸含量较高,固酸比较低,食用品质欠佳;采收期Ⅱ和采收期Ⅲ的果实因采收期推迟使单果重和种子变黑指数增大,硬度虽然变小,但变化平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减少,固酸比增大,但采收期Ⅱ果实由于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大于采收期Ⅲ,因此更有利于果实贮藏品质的保持。综合考虑,认为采收期Ⅱ即盛花期后139 d为石家庄地区南水梨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44.
果肉软化和褐变是李果实长期冷藏时的主要问题。以‘安哥诺’李为材料,采用1-MCP(0.5μL.L-1)、薄膜(30μm厚)包装(MAP)及包装内加入乙烯吸收剂(EA)的方法,研究了0℃冷藏期间‘安哥诺’李品质、褐变及其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未进行处理)相比,1-MCP、MAP和MAP+EA及其组合处理延缓了果肉软化,抑制可溶性固形物(SSC)和花青苷含量上升,保持果肉较高的白度指数,降低果肉褐变度、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1-MCP+MAP+EA的复合处理效果最佳。这些说明,采后进行1-MCP、MAP和EA的复合处理能有效抑制果肉软化和褐变,改善了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45.
黄冠梨果皮褐斑病与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对套袋黄冠梨果皮褐斑病果酚类物质以及相关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果实比较,褐斑严重的果皮和果肉中酚含量、POD和PPO活性较高,但SOD活性差异不显著;同时,果皮褐斑区域较正常区域酚含量、POD、PPO和SOD活性较高。正常果实表面喷洒1%CaCl2、0.1mmol/L CPZ、0.1mmol/L TFP、0.5mmol/L SO和0.05mmol/L EB溶液后,均未对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产生明显影响,仅EB诱发褐变,而CaCl2降低了PPO活性,SO、EB和TFP的作用相反,CPZ的作用较小。这说明,果皮发生褐变与PPO活性显著升高有密切关系,Ca^2+-CaM系统和Ca^2+-ATPase参与了褐变过程。  相似文献   
46.
环保投资对工业废水污染控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0年来污染治理投资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工业废水污染与水污染治理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和排放量均与单位GDP水污染治理投资比重呈负相关;工业废水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为:环保投资总量不足、单位GDP水污染治理投资比例不稳定、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率低、环保投融资渠道单一等。  相似文献   
47.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抗菌肽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肠道微生物含量及绒毛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5.76±0.02)kg的21 d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72头,根据个体大小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2头。试验分为1~14 d和15~28 d两个阶段,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60 mg/kg盐霉素,抗菌肽组饲喂基础日粮+0、50或100 mg/kg抗菌肽。试验进行28 d。对照组较抗菌肽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28 d体重(P <0.05),1~14 d和1~28 d日增重(P <0.05),1~14 d、15~28 d、1~28 d采食量,显著降低了1~28 d料重比(P <0.05)。随着日粮抗菌肽添加水平的升高,28 d体重、1~14 d、15~28 d及1~28 d日增重显著升高(P <0.05)。对照组较抗菌肽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14和28 d干物质、14 d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系数(P <0.05)。对照组较抗菌肽组显著降低了14和28 d粪中大肠杆菌含量(P <0.05),且总厌氧菌、梭菌和大肠杆菌含量随抗菌肽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 <0.05);与抗菌肽组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回肠总厌氧菌含量(P <0.05)。饲喂对照组日粮的断奶仔猪较抗菌肽组显著降低了空肠隐窝深度(P <0.05),显著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 <0.05)。根据试验结果推断,日粮添加抗菌肽可以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具有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绒毛形态及降低粪中有害菌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文章旨在研究苹果酸盐的剂型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为(216±25)kg的肉牛14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试验共设计3种以大麦、玉米和小麦为主的精料补充料,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组饲喂基础日粮+1.08g苹果酸(98%纯度),处理2组饲喂基础日粮+2g苹果酸二氢钠钙(53%纯度),处理1组和处理2组苹果酸盐含量均为1.1g。试验共进行141d,分为5个阶段(1~28d、29~56d、57~84d、85~114d、115~141d)。各组日粮对肉牛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日龄显著影响肉牛的生长性能指标(P<0.05)。各处理与日龄对日增重和料比的影响无显著交互效应(P>0.05)。肉牛饲喂苹果酸盐组瘤胃乳头颜色较对照组显著加深(P<0.05)。肉牛日龄对血液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乳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苹果酸盐组较苹果酸和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d瘤胃己酸的含量(P<0.05),苹果酸盐组瘤胃氨氮含量在各阶段均显著高于苹果酸和对照组(P<0.05),日粮处理和时间对乙酸、戊酸、异戊酸和己酸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根据试验得到的结果,作者推断,无论是以苹果酸单体还是苹果酸二氢钠钙盐的形式在精料补充料添加1.1g/kg苹果酸盐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相关指标及血液代谢物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9.
根据河北省1951―2018年历史冰雹灾情数据和逐日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冰雹日数时空演变特征;基于单位面积林果雹灾损失,构建了极大风速、冰雹直径、降雹时间等为致灾因子的林果损失评估模型,采用最优分割法划分了轻度、中度、较重、重度、严重5个等级,确定了不同灾害等级的致灾临界阈值;基于模型,对2019年林果受雹灾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河北省冰雹日数以0.26 d·10a-1的速度下降;冰雹出现时间一般在3—11月,5—7月是冰雹高发期,占全年次数的65.1%,6月频率最高,达30%;冰雹主要出现在午后到傍晚(13∶00—18∶00),16∶00达到峰值。河北省冰雹日数空间分布随地形变化,山区多于平原。林果受雹灾单位面积损失与冰雹最大直径和持续时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2019年河北省冰雹灾害对林果影响较小,灾情较轻。  相似文献   
50.
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及剖检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几个方面进行综述.2010年4月,我国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和福建等多地区肉鸭和蛋鸭养殖区暴发了一种以蛋鸭产蛋量急剧下降和雏鸭神经症状为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率一度高达90%以上,死亡率为5~30%.感染蛋鸭的特征性剖检症状可见卵泡膜出血,因此该传染病最初被命名为鸭出血性卵巢炎,随后一系列研究证明,该病是由一种新型黄病毒—坦布苏病毒感染引起.随着深入研究发现,除鸭以外,产蛋鹅、肉鹅、肉鸭、野鸡和鸡也能发生该病,该病不仅对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