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园艺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根外喷施不同肥料对甘蓝制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甘蓝一代杂种多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交获得,但自交不亲和系都是历经多代自交培育而成。自交代数越多越纯化,越易导致生活力衰退,以它们为亲本生产杂交一代种时,易引起制种产量低、籽粒不饱满等问题。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进磷、钾、钼、硼、锌肥进行根外喷施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以贵州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自育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a2-13-2(♀)、E4-2-f(♂)为试材配制杂交一代黔甘1号。试验设5个处理:①喷磷酸二氢钾(含量≥80%)300倍液+钼肥(含量≥90%)1500倍液;②磷酸二氢钾300倍液+硼砂(总含量95%)500倍液;③…  相似文献   
22.
甘蓝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适宜贵州种植的甘蓝品种为材料,对甘蓝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各农艺性状与单球重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其中开展度与单球重的相关系数最大,呈极显著正相关;中心柱长与单球重的相关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单球重与株高、外叶数、叶球横径、叶球纵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分析表明各农艺性状与单球重的直接贡献的顺序为:中心柱长>株高>外叶数>开展度>叶球纵径>叶球横径。在甘蓝的高产育种过程中,要注重开展度大、中心柱长、株高大、外叶数多的甘蓝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3.
[目的]为黔青2号(Brassica juncea L.)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介绍黔青2号的选育经过,以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为基础,分析其特征特性、产量和品质,并介绍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结果]黔青2号系结合贵州叶用芥菜资源和生产实际,由贵州省雷山宽叶青菜提纯复壮后育成,于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播种到收获167 d,产量30 558.0~48 975.0 kg/hm2,比对照(贵阳鸡冠青)平均增产12.46%;粗纤维含量低,营养丰富;肉质脆嫩,叶片宽大,叶柄肥厚,品质好,丰产,经济性状优良。[结论]黔青2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4.
根外追肥对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结实率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甘蓝一代杂种多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由于自交不亲和系存在自交不亲和障碍,繁种十分困难。前人曾利用在甘蓝花期喷一定浓度盐水+硼砂水溶液的方法来克服自交不亲和性,提高结实率,但此法繁殖的亲本不宜用来繁殖原原种。目前繁殖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仍主要依靠蕾期人工授粉来获得自交种子,但自交多代易致使种子生活力衰退,引起繁种产量低、籽粒不饱满等问题。笔者在蕾期人工自交授粉的基础上,进行了根外追施磷、钾、钼、硼、锌肥的试验,以期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种子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5.
贵州高原及相邻山区省份高山甘蓝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仅贵州省京丰 1号栽培面积每年达 1.3万hm2 以上。黔甘 1号是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经两个“五年计划”的攻关 ,成功选育出的适合高山栽培的春甘蓝新品种。它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390 1和 6 4 0 5配制的杂交一代种 ,叶球扁圆 ,结球紧实 ,单球重 180 0 g左右。不仅冬性强 ,露地越冬栽培不易先期抽苔 ,而且产量高 ,比京丰 1号早熟 ,风味品质佳 ,经济性状优良。它较好地解决了冬性与熟性、产量、品质之间的矛盾 ,1999年通过了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为了向市场提供无公害、优质的…  相似文献   
26.
西兰花高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兰花(broccoli)又名青花菜、绿花菜等,因其色泽碧绿、脆嫩爽口、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和生产者青睐.但西兰花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贵州更是栽培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笔者根据贵州高原的气候特点,经过对西兰花的品种选择、播种期、育苗方法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海拔1 100 m左右的西兰花高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7.
为筛选出优质高产、适宜贵州省种植的秋甘蓝品种,以本地主栽的扁圆型品种京丰甘蓝(CK1)、圆球型品种澳奇丽(CK2)为对照,对19个甘蓝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扁圆型甘蓝以黔甘6号、IAb-2-16B-18A×BIE-1-17A(暂定名黔甘5号),圆球型甘蓝以中甘23、绿冠216和春秋双冠王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成熟较早,结球紧实,产量较高,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28.
素有"黔北粮仓"之称的绥阳县位于贵州黔北腹地,土地较肥沃。绥阳县近年来改变传统的油菜—水稻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将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进行了黑皮冬瓜—大白菜套种大葱一年两熟三收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每667 m2总产值达2.04万元,经济效益较高,值得国内同类型地区借鉴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2003年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从独山县收集到一个地方宽叶芥菜材料,由于多年栽种,品种较为混杂,植株矮小,产量低,品种退化较为严重.经过3 a(年)的提纯复壮,并进行营养品质分析,选出叶柄宽大肥厚、脆度好、营养丰富、产量高、植株整齐、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株系,定名为黔青1号.2006~2007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年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黔青1号平均每667 m2产量2 614~2 851 kg,比对照贵阳鸡冠青菜(2 369~2 559 kg)增产10.34%~11.40%,钙、粗纤维含量适中、脆度好,丰产性及产品品质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一种"大蒜间套菜用糯玉米、夏秋大白菜间套甘蓝"一年两季四收高效栽培技术。由于合理进行岔口期安排,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2次采用科学的间套作方法,改进播种期、定植期及上市期,使作物的产量、产值增加,达到一年两季四收、三次反季节蔬菜的效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