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7篇
  3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近年来,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致死率较高,从病程上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类。本试验选取来自江苏不同地区的引发急性、亚急性的6株致病性副溶血弧菌,通过攻毒试验验证其毒力强弱,并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进行菌株分型研究。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菌株SHY1669、SHY1776、SHY1777、SHY1833攻毒试验组的对虾死亡率显著高于菌株SHY1673、SHY1697(P<0.05)。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进行分型研究,菌株SHY1669、SHY1673、SHY1697、SHY1776、SHY1777、SHY1833分型结果为ST452、ST882、ST415、ST114、ST919、ST2355,其中ST2355为新序列型,其余均为已知序列型,且与ST1743同源性最高。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急性与亚急性菌株在进化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急性菌株主要出现在亚洲地区,而亚急性菌株出现在北美洲和亚洲等地区。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在毒力方面存在强弱之分,但在多位点序列分型中未表现出亲缘关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2.
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合作农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制度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农业现代化进程下对推进合作农场的解读,选取江苏省太仓东林农场为例,分析合作农场生态循环农业制度的基础要素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探讨合作农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制度创新机制。结果表明,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土地规模化的经营主体(合作农场),呈现出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农民就业保障与农村的社会管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模式,形成了集种植业(稻田和果园)、养殖业(猪场和羊场)、生态旅游业"三位一体"的优化组合。阐明了推进合作农场的制度创新机制主要体现为,规制性、规范性与文化—认知性三种制度共同约束;三位一体的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创新与运行。提出了多途径提高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绩效,多维度加强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的组织发育等建议,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提供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3.
辽热群体是北方春玉米区的优良热带种质基因库。以辽热群体4个改良世代为试验材料,利用田间表型和SNP基因型分析群体改良效果及染色体区段遗传特征。结果表明,经过3轮S1家系密植鉴定轮回改良,辽热群体的产量由7 575.65 kg/hm2提高至8 247.50 kg/hm2,百粒重由31.22 g提高至36.03 g,株高由242.62 cm提高至271.83 cm,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改良效果。染色体结构分析发现,初始世代中超过96%的遗传背景在后续轮回改良群体中获得稳定遗传;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辽热群体染色体差异片段大小由13.14 Mb增加至70.29 Mb,且存在控制水分、穗行数和其他性状的分子标记和QTL,这可能是引起辽热群体产量和农艺性状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辽热群体经S1家系密植鉴定改良法进行多轮改良,有效提升了产量相关性状的同时还保持了优良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44.
旅大红骨是我国重要地方种质资源,通过S1家系密植鉴定改良法和半姊妹家系配合力改良法对辽旅群体进行两轮改良。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显著改善群体的穗行数和出籽率,提高了群体穗粗、穗行数和出籽率的一般配合力及穗粗、百粒重的杂种优势。经过两轮S1家系密植鉴定法改良,原始群体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提高了8.96,超亲优势提高了12.22%;半姊妹家系配合力改良法产量一般配合力提高了4.75,超亲优势提高了11.49%。S1家系密植鉴定法改良后的群体性状优良,一般配合力更高,杂种优势更强,与玉米各类群间特殊配合力没有明显差异,更适合对辽旅群体进行后续改良。  相似文献   
145.
孟庆国 《蔬菜》2010,(11):14-15
<正>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对栽培原料的处理有生料、熟料和发酵料三种方法。多数草腐菌适宜用发酵料栽培,多数木腐菌应该用熟料栽培,只有少数抗杂菌能力强、发菌快的品种如平菇、姬菇等可以考虑用生料栽培。生料栽培操作简单,省工省时,但很难控制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