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6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海南胶园土壤肥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胶园第1代老胶园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第1代胶园土壤除有机质和全钾外,其他养分离子大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尤其是速效磷和速效钾.土壤普遍偏酸,阳离子代换量低.土壤综合评价指标在0.25~0.50之间,综合肥力水平低.  相似文献   
32.
郑单958在东北春玉米区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郑单958在东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确定其适宜的种植区域,充分发挥郑单958的生产潜力,本文以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在北纬40°~48°、≥10℃活动年积温在2 916~4 380℃的东北玉米产区开展了郑单958的多点联网试验。结果表明,在东北春玉米区,吐丝至完熟期热量和降水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郑单958的生育进程和产量因各地光热条件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从播种到完熟/收获的全生育期天数、千粒重、产量均随纬度先增后减,出苗天数和出苗至吐丝天数随纬度北移而延长,吐丝至成熟天数随纬度升高而缩短。各试验点穗粒数与生态条件无显著关系,千粒重随纬度升高先增后减。郑单958高产主要出现在≥10℃活动年积温在3 450~3 700℃地区,当≥10℃活动年积温约低于3 200℃时,不能正常生理成熟,千粒重明显下降。东北春玉米区气候条件差异显著,气象生态条件对郑单958千粒重的影响显著大于对穗粒数的影响,千粒重不同导致其在各地呈现不同的产量表现。在高纬度的低热量地区,造成郑单958减产的主要因素是吐丝至收获期的热量匮乏,依据郑单958对≥10℃活动年积温的响应制定了安全种植北界线,可为其安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模拟酸雨胁迫对赤红壤磷素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模拟酸雨实验,研究酸雨胁迫下赤红壤不同磷素形态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原位模拟酸雨影响下,一定强度(pH≥4.0)的酸雨胁迫能有效促进有效磷的释放,而当pH<4.0强度酸雨胁迫时有效磷的释放随pH值降低逐渐受到抑制。随酸雨酸度的增强,土壤酸性磷酸酶和微生物量磷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可见一定强度酸雨胁迫能促进溶磷微生物和磷酸酶活性,而当高强度酸雨胁迫时土壤微生物活动逐渐受到抑制。无机磷组分中Al-P、Ca-P和Fe-P含量均随酸雨酸度的增强而降低,土壤O-P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相关分析发现,有效磷含量与微生物量磷、酸性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此时土壤有效磷变化与有机磷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有效磷含量与各种形态无机磷(Al-P、O-P、Ca-P和Fe-P)含量之间也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表明土壤生态系统磷素转化是一个自我调节的动态平衡过程,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34.
合成了阿特拉津分子印迹聚合材料,通过静态吸附对其特异识别性进行了表征,然后用聚合物颗粒装制了阿特拉津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用此萃取柱与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建立了果蔬中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的前处理方法。该方法使用苹果、黄瓜作为基质,样品加标后通过萃取柱进行提取,对提取的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了该前处理方法对蔬菜中阿特拉津类残留的回收情况。结果显示,该前处理方法在苹果、黄瓜为基质的条件下,阿特拉津及其3种降解产物加标回收率都在95%~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都低于3.0%,定量检测限能达到3~5μg·kg~(-1)。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南药-橡胶林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对胶林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作用,筛选最优的南药-橡胶复合种植模式奠定数据基础。采用土壤理化分析法,对海南省儋州市三种南药-橡胶立体复合种植模式(益智-橡胶、葛根-橡胶和砂仁-橡胶)的土壤含水量、pH 值、有机质、总N、碱解N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三种南药-橡胶林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对 7个胶林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PCA分析还表明,砂仁-橡胶和葛根-橡胶是较优的南药-橡胶林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其明显改善了胶林土壤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36.
长期施肥对土壤碳储量和作物固定碳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磊  蔡祖聪  丁维新 《土壤学报》2005,42(5):769-776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化肥以及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对耕层土壤有机C储量变化和作物固定C的影响。处理包括化学肥料NPK不同组合。NPK、NP、NK、PK、全部施用有机肥(OM)、化学肥料氮和有机肥氮对半施用(1/20M)及不施肥(CK)七个处理。均衡施用N、P和K,显著提高土壤有机C储量,而养分缺乏的施肥,土壤有机碳大量损失。抵消N2O排放后,只有外源有机碳输入的OM和1/2OM具有净的碳固定。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Y)与土壤有机碳输入量(X)符合线性方程Y=1.3231X-1942.7(r=0.9840, n=7)。作物固定碳量和可以返还到土壤的根茬和秸秆中有机碳量都以NPK、NP和1/2ON施肥处理最多。若固定于根茬和秸秆的碳返还到原施肥土壤,则这些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多。但从经济效益考虑,最佳的施肥方式为有机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37.
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下,关注脱贫地区返贫诱因及风险,有效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是三农工作的重点。本文在分析当前农村返贫问题及诱发风险基础上,提出构建农村返贫监测及阻断的协同机制,通过监测预警、内生发展、产业帮扶及多方合作治理,促进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顺利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8.
静态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Co2 催化过氧化苯甲酰(BPO)与鲁米诺的发光反应,建立了静态注射化学发光检测面粉中BPO的方法。单样检测周期为1 h,检测限为3×10-9g/mL,线性范围1.0×10-8~1.0×10-6g/mL,加标回收率为93.4%~101.7%,对浓度为5.0×10-8g/mL的BPO进行测定,RSD=2.29%(n=11)。该方法应用于测定面粉中的BPO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9.
元素化学是无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元素化学涉及的内容繁杂,化学反应很多,历年来是教学的难点。本研究结合无机化学元素部分多媒体教学实践,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进行了探讨,指出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测定桑枝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及含量的方法.[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桑枝多糖,CF3 COOH水解多糖,水解产物用盐酸羟胺、吡啶和醋酸酐衍生化,生成糖腈乙酸酯衍生物,气相色谱法测定桑枝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含量.[结果]新疆桑枝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等组成,含量分别为鼠李糖(11.8 mg/ml)、阿拉伯糖(14.4 mg/ml)、木糖(1.6 mg/ml)、甘露糖(1.9mg/ml)、葡萄糖(22.3 mg/ml)及半乳糖(28.0 mg/ml).[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桑枝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及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