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5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31篇
  21篇
综合类   255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182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沙棘带肉果汁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沙棘带肉果汁的生产工艺。结果认为,添加0.1%的LM果胶及0.2%的CaCl2,以0.1%的CMC-Na配以0.5%的琼脂,有较好的稳定作用,采取先脱气后均质工艺的和超高温瞬时杀菌及微波杀菌处理,可明显减少果汁中VC的损失,保护果汁色泽和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32.
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超高产大豆根系形态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种植密度和单播、混播种植方式对大豆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根系形态和活力的影响。【方法】于2012和2013年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单混种植处理对超高产品种辽豆14、中黄35和普通品种辽豆11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和伤流成分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种植密度设3个水平(3株/盆、6株/盆和9株/盆),2个种植类型(单一种植方式:各品种单播;混合种植方式:同一盆中各品种按1﹕1种植)。在大豆的开花期 (R2)、鼓粒中期(R6)和生理成熟期(R8)取样,将根系从土中取出,反复冲洗, 利用根系扫描仪WinRhizo Program(Re.gent Instruments Inc.Canada)对样根进行扫描测量,测定单株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根系活力用TTC法(甲醇浸泡法)测定;伤流液用重量法收取;伤流液中的磷用钼酸铵比色法测定(UV-2450),钾用火焰光度计(PEAA800)测定,可溶性糖用蒽酮法测定;由超高产品种在混播、单播处理下根系性状的比值除以普通品种在混播、单播处理下根系性状的比值得到超高产品种相对于普通品种的根系竞争比率(RCR),RCR>1表示超高产品种比普通品种的根系竞争力强。【结果】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大豆的根系形态性状、根系活力和伤流成分在密度和种植方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个生育期,不同品种大豆的根系形态性状和根系活力均在鼓粒期达到最大,伤流量和伤流成分的最高值则出现在开花期。鼓粒期至成熟期,超高产品种的单株根长、根体积普遍高于普通品种,单播和混播处理下,分别较普通品种高出8.2%、10.4%和53.9%、34.6%。超高产品种的根系活力较强,而且具有较高的伤流量和伤流成分,3种密度水平下,超高产品种的平均伤流量分别高出普通品种16.9%、42.0%和49.1%。超高产品种的根系竞争比率普遍高于普通品种。随密度的增加,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的单株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下降,其中普通品种的下降幅度更大,达50.9%和50.7%。混播时超高产品种与普通品种的根系活力差异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超高产品种相对于普通品种的根系竞争比率也提高,由平均1.00增至1.63,其中6株/盆处理下根系竞争比率增幅达到显著水平。6株/盆和9株/盆的种植密度下,超高产品种的单株籽粒产量高于普通品种,混播时差异达显著水平;随密度的增加,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的单株生物量和籽粒产量下降,其中普通品种的下降幅度更大,达62.5%和60.0%;大豆根系形态性状、根系活力与单株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超高产品种在密植条件下根系更发达,具有较强的根系吸收能力、竞争力和较高的物质生产力。  相似文献   
3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含盐量对油葵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实含油率和籽仁含油率受土壤盐含量的影响下降明显,且籽仁含油率受到的影响大于子实含油率。土壤含盐量的增加,促进棕榈酸、亚油酸的生成,抑制油酸的生成,但硬脂酸、亚麻酸的变化受土壤盐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土壤盐含量对籽仁含油率组分的影响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亚麻酸。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导致了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元素不断积累,并直接加剧了近海海域富营养化的进程,富营养化现象频繁发生。使得近岸海域海水的富营养化现象成为目前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发现,大型海藻的大规模养殖可修复海水的富营养化,这一观点己经被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为:探究龙须菜、鼠尾藻、羊栖菜三种大型海藻的最佳栽培密度。研究发现,龙须菜、鼠尾藻、羊栖菜的最佳栽培密度为2.0kg/m3、2.5kg/m3、2.5kg/m3。本研究实验希望为大型经济藻类应用于海域营养化的修复以及海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也能在我国海域富营养化的严峻背景下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5.
2009年4-5月在河北省赞皇县正和水产良种有限公司,进行了白斑狗鱼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对不同密度受精卵孵化率及初孵仔鱼成活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受精卵孵化密度在8 000~15 000粒/槽较为适宜,最佳密度为10 000~13 000粒/槽;初孵仔鱼培育密度10 000~15 000尾/m3水体较为适宜,最佳密度为11 000~13 000尾/m3水体。  相似文献   
36.
1立项目的轮虫是现代鱼、虾、蟹类人工育苗阶段大量被使用的鲜活生物饵料的微型浮游性动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厂化集约式鱼、虾、蟹类育苗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轮虫类作为优质的鲜活生物饵料的应用量越来越大,培养轮虫能带来丰厚的经营利润。所以很多养殖体(户)和养殖育苗场家把目光也转向轮虫的培养生产上来,出现了养殖轮虫生物饵料和培苗一体(一条龙)化生产。这样大大节省了开支(节省了饵料占育苗成本的50%),增加了收益。但在轮虫的培养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造成轮虫的培养产量低且不很稳定,故我所将该项目确立为预备科研工作。2工作准备与器具的购置于2005年3月20日到黄骅市南大港开发区孔庄子实验基地进行了初步考察,确立为本实验基地。这里是对砖窑洼坑加以改造修建成的,占地面积20hm2,以养殖虾类、鱼类为主体的养殖场。实际有效水面为13.3hm2左右,主要由18个池塘(含有一个钓鱼池环沟和一个约2hm2的淡水蓄水池),500~700m的两口深水井等配套设施组成。该项研究与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黄骅市南大港俊海实验场共同合作。2.1轮虫池的准备实验前计划准备养殖两个池塘的轮虫。进厂后,由于养殖轮虫与厂里养虾的操作利用程序...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AM/AP)对膨化颗粒饲料加工特性的影响以及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nids)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配制AM/AP分别为0(D1)、0.22(D2)、0.56(D3)、1.18(D4)、2.62(D5)的5种等氮等脂等淀粉的试验饲料,将初始体重为(2.15±0.04) g的600尾鱼平均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养殖试验持续56 d。结果表明:D4组饲料硬度、膨化度和淀粉糊化度显著低于D1、D2组(P<0.05),与D5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D4组大口黑鲈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显著高于D1组(P<0.05);D4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1组(P<0.05);D4和D5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和淀粉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D1和D2组(P<0.05);D4组肠道总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D1组(P<0.05),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D1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AM/AP升高会降低膨化饲料的淀粉糊化度和膨化...  相似文献   
38.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