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渭河流域是陕西和甘肃两省经济核心区,如何结合当地资源运用市场经济杠杆确定区内主导产业,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根据近10年工作实践,就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1)物候期。6月上中旬为盛花期,6月下旬至7月为末花期。枣头枣吊生长与花芽分化、开花坐果、幼果发育同时进行。此期树体对养分的需求量大而集中,枣树的生长发育主要利用自身贮备的养分。  相似文献   
13.
何佳林  季志平 《园艺学报》2020,47(Z2):2929-29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相似文献   
14.
刺槐人工林土壤有机碳与根系生物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定点监测的方法对刺槐人工林根系生长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0~50 cm土层中,26 a生刺槐林的根系生物总量是5 a刺槐林的8.1倍,分别为1 193.6 g/m2和147.1 g/m2;5 a林根系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表层,而26 a林根系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第3层.但是,5 a生和26 a生的人工刺槐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别不大,垂直分布趋势一致,最大值都出现在土壤表层.说明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之间没有直接的量变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对油茶复合林总辐射能量的垂直分配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林分不同层次上光辐射具明显规律性,全年抵达林冠层、黄花菜层和黄连层的总辐射分别为:4227.9.653.3、382.0MJ·m-2;一年中的光辐射林冠上层变幅较大,而下面植物层面却相对稳定;林冠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特性与冠层发育状况关系密切;复合植冠层的辐射特征与单一林冠层的不同;总辐射日变化在各层次均表现为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1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98年承担了陕西省林业厅重点项目“镇安大板栗优选研究”,通过普查、初选、复选,共选出优树38株,最后筛选出了早实、丰产、稳产、抗旱,耐瘠薄的优良单株98006号,定名为‘镇安1号’,是适合于山地栽植的板栗新品种。2005年12月28日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良种编号:QLS063-J045-2005)。[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朱鹛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以及朱鹛自然保护区发展有机产品的可行性。进一步论述了朱鹛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的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朱鹛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的评价体系:目标层、项目层、评价因素层和指标层;政策体系:国家法律体系、政府行政体系、民俗民约体系;评价监控管理体系:国家法律、政府行政、经济活动方面和管理过程方面,并对这一评价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保护朱鹛自然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建立朱鹛自然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评价体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能为有机产品产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供政府管理、监控、指导产业发展,以及能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养分对板栗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栗为研究对象,通过氮、磷、钾三因素三水平肥料试验,建立了三元二次关于板栗产量的施肥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板栗均有增产效应。单一元素施肥时,施肥上限:氮肥1.61kg/株、磷肥1.56kg/株、钾肥1.66kg/株。板栗施肥存在NK、NP、PK互作效应。二元施肥时,氮钾肥配合使用N∶K2O=0.8∶1.0,氮磷配合施用N∶P2O5=0.8∶1.0,最大用量为1.8kg/株;磷钾配合使用P2O5∶K2O=0.35∶0.4,最大用量为0.75kg/株。N、P、K最大施肥量为每株N 1.543kg、P2O51.349kg、K2O 1.288kg,目标产量4.61kg。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机械破损的方法对葛根的果荚进行机械破损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破损程度、破损类型和发芽率,得出以下结论:机械破损可以解除葛根种子休眠,种皮破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关键所在。通过改进机械设备和技术条件,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解除休眠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