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上接《新饲料》第9期24页)4早期发育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在鱼类卵和仔鱼体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主要以糖原的形式存在,大约占胚胎或幼体的5%左右[69],在卵细胞发育时期,卵细胞内的糖原库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己糖、酮糖、6-脱氧已糖和糖醛酸含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糖酵解作用较为活跃,而磷酸戊糖途径以及糖异生作用却  相似文献   
32.
浙江顶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生产高山水果为主的企业,现已在海拨1000~1200米的高山区种植水果33公顷。自从发展水果生产以来,就以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为主线,以产地环境质量为基础,以技术规程为支撑,以生产生态、优质、营养果品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从园地选择到生产管理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从而达到早结(种后第二年投产)、丰产(种后第三年1000千克/666.7平方米)优质(外观漂亮,汁液丰富,风味浓郁,含糖量高,  相似文献   
33.
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为暖水性鱼类,肉质鲜美爽口、品质上乘享誉国内外市场,产于我国南海和东海南部,近年来在福建、广州、浙江等南部沿海城市养殖较多,普遍采用网箱养殖.自然海区的青石斑鱼以摄食小虾蟹、鱼类、头足类为主,人工养殖的石斑鱼则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国内对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已经进行过研究,如胡家财等(1995)的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52.55%时青石斑鱼的相对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均为最佳,青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为50.91%~54.78%.周立红等(1995)报道了青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9.87%,市场上已有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在进行销售.然而,石斑鱼在北方沿海城市养殖较少,关于其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效果还未见报道.本试验于2007年11~12月在烟台市福山区山东升索渔用饲料中心喂饲实验室,利用北方自然水温条件养殖青石斑,投喂两种不同脂类水平的市售商品饲料,并对两组鱼类的体成分对比,分析脂类对青石斑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为暖水性鱼类,肉质鲜美爽口、品质上乘享誉国内外市场,产于我国南海和东海南部,近年来在福建、广州、浙江等南部沿海城市养殖较多,普遍采用网箱养殖。自然海区的青石斑鱼以摄食小虾蟹、鱼类、头足类为主,  相似文献   
35.
管道在输送介质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泄漏。泄漏检测可以避免由泄漏引起的重大事故的发生,减少由泄漏引起的损失。介绍了两种泄漏检测方法,负压波法和统计检漏法,并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条件。对两种泄漏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可为  相似文献   
36.
为揭示饲料中添加豆肽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幼鱼肝脏代谢产生的影响,利用大豆蛋白肽替代24%的鱼粉并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形成两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粗蛋白为(43.98±0.14)%、能量为(19.89±0.08) kJ/g。将240尾幼鱼分为两组,每组3个平行(40尾/桶),分别投喂两种饲料50 d后,提取肝脏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并用PDQuest分析差异蛋白。结果显示,在pH 4?7、分子量14.4?97.4 kDa范围内,共检测到448?470个肝脏蛋白点,有14个蛋白的表达呈两倍以上的差异,其中3个为结构蛋白(中间纤维蛋白、II型细胞骨架8-样异构体X2、肌动蛋白),其他11种肝脏蛋白参与不同代谢活动。以摄食全鱼粉饲料的肝脏蛋白为对照,幼鱼摄食豆肽饲料后明显上调了9种代谢蛋白和3种结构蛋白,下调了两种代谢蛋白。本研究结果表明,星斑川鲽幼鱼摄食豆肽饲料后其肝脏代谢发生变化,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生成,增强糖酵解、降低糖原合成从而使代谢向产能方向进行,降低胰蛋白酶的合成和提高应激蛋白的生成。本研究利用比较蛋白组学技术从肝脏蛋白表达的角度来揭示摄食豆肽对星斑川鲽幼鱼肝脏组织代谢的影响,为新型植物蛋白源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以18日龄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稚鱼为研究对象,通过11 d 的生长实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的微藻粉替代鱼油对牙鲆稚鱼生长、存活率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鱼油组(FO)为对照组,以裂壶藻粉(Schizochytrium sp.)、微绿球藻粉(Nannochloropsis sp.)和橄榄油替代不同比例的鱼油,配制成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分别命名为鱼油组(FO),50%混合替代组(M50)、100%混合替代组(M100)、100%裂壶藻橄榄油替代组(S100)、100%微绿球藻橄榄油替代组(N100)。结果显示,微藻粉替代鱼油对牙鲆稚鱼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含有裂壶藻的各饲料组(M50、M100、S100)成活率显著高于 FO 组和 N100组(P?0.05);微藻粉替代鱼油不影响牙鲆稚鱼主要脂肪酸的组成;Pe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C14:0、C16:1n-7、C18:2n-6、C20:0、C18:3n-3、C22:0、C20:4n-3、EPA、C22:5n-6和 DHA 的百分含量均与其饲料中的百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饱和脂肪酸、总单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以及 DHA/EPA 比率均与其饲料组成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微藻作为脂肪源替代鱼油完全可以满足牙鲆稚鱼的生长和发育,各种脂肪酸均可以被牙鲆稚鱼充分消化和吸收,并且添加两种微藻后提高了稚鱼的 DHA 含量和 DHA/EPA 比率,与鱼油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牙鲆稚鱼的成活率。因此,以微藻替代鱼油在牙鲆稚鱼的培育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野生和人工养殖褐牙鲆亲鱼不同组织氨基酸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野生和人工养殖褐牙鲆亲鱼的繁育性能和卵巢发育之间的关系,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将处于Ⅲ~Ⅳ期和Ⅴ期的野生和养殖褐牙鲆亲鱼中肌肉、肝脏及卵巢氨基酸含量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褐牙鲆肌肉、肝脏、卵巢3种组织器官中总氨基酸含量大小关系为肌肉>卵巢>肝脏;(2) 发育同期的野生和养殖亲鱼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随着性腺的成熟,野生和养殖亲鱼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较为稳定,其中含量变化显著的必需氨基酸为蛋氨酸、组氨酸(P<0.05);(3) 发育同期的养殖亲鱼肝脏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高于野生亲鱼,随着性腺发育,野生和养殖亲鱼肝脏中氨基酸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4) 在Ⅴ期卵巢氨基酸组成中,除蛋氨酸、组氨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外,野生和养殖亲鱼卵巢中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总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随着性腺发育,野生和养殖亲鱼卵巢中氨基酸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显著的必需氨基酸有精氨酸、蛋氨酸、组氨酸(P<0.05)。  相似文献   
39.
将特殊制粒工艺、普通制粒工艺等制作的刺参配合饲料以及2种商品饲料投人到养殖池,测定其在2天内几个时间点的氨氮产生量,经过对比发现,经过特殊制粒工艺制作的配合饲料,酬、时后的氨氮产生量明显低于普通制粒工艺和2种商品饲料,说明使用这种特殊制粒工艺能够增加饲料在养殖池中的稳定性,减少氨氮的产生,保护水质。  相似文献   
40.
几种重金属对刺参体腔细胞超氧阴离子(O2-)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重金属(Zn2 、Pb2 、Cd2 、Cu2 )对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中超氧阴离子(O2-)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Cu、Zn、Pb、Cd均能抑制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中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低浓度重金属离子Zn2 (1、5、10mg.L-1),Pb2 (0.5mg.L-1),Cd2 (0.05mg.L-1)处理刺参体腔细胞能使其吞噬过程活性氧产生增加;高浓度重金属离子Zn2 (50、100、200mg.L-1),Pb2 (1、5、10、50、100mg.L-1),Cd2 (0.5、5、10、50、100mg.L-1)处理能明显地抑制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中的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Cu2 在浓度为0.1mg.L-1时就开始对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抑制,随着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