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徐闻卤水中无机盐阴、阳离子色谱分析与有机物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阴、阳离子谱法测定徐闻海盐卤水的常见的阴、阳离子;对乙醚萃取卤水中的有机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卤水中阴离子Cl-、Br-和SO42-的含量分别为204.00、3.56和74.20 g.L-1,PO43-未检出(含量小于0.30 g.L-1);阳离子Na+、K+、Ca2+和Mg2+含量分别为28.50、19.30、0.50及83.00 g.L-1;乙醚萃取的有机物成分主要是一些烷烃、烯烃、醇类、酯类、酮类、醚类和酸酐类物质。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红树秋茄色素的抗菌活性进行研究,为红树秋茄药用价值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滤纸片法,以抑菌圈为指标,分别考察了秋茄色素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红树秋茄色素对3种供试菌种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对大肠杆菌次之,对绿脓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弱。[结论]红树秋茄色素具有较明显的抑菌作用,此次试验只选用了3种菌种供试,尚需进一步做更多菌种的抑制作用效果试验,以期较全面评价该色素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3.
应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对采自湛江市特呈岛红树林区的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叶片的挥发油和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挥发油组分中分离出63个峰,鉴定出54种化合物,其中,含有吡咯类、呋喃类、酚类、醛酮类、醇类、吲哚类等丰富的物质种类,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6.34%、9.78%、19.32%、25.59%、15.85%、4.06%;脂肪酸组分中共分离出34个峰,鉴定出主要脂肪酸13种,和特呈岛其他红树林植物相比,黄槿叶片中同样含有相对含量较高的棕榈酸及亚油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0.11%和10.11%。  相似文献   
2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长蛇鯔Saurida elongata新鲜肌肉中18种蛋白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氨基酸总量为191.94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72.58 mg/g)和鲜味氨基酸含量(91.59 mg/g)皆较高,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7.81%和47.72%.该方法分离效果较好,重现性好,除半胱氨酸和组氨酸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1%和8.8%外,其余氨基酸的RSD均在3.0%~6.5%之间;仅组氨酸的回收率较低,为72.0%,其余氨基酸的回收率皆为83%~111%,平均回收率为93.2%.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其线性范围为10~1000 μmol/L,检测极限为5 μmol/L.  相似文献   
25.
鲍鱼内脏的酸水解及其梅拉德反应产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盘鲍(Haliotis discus)内脏为原料,采用酸水解的方法制备水解液,将该水解产物和葡萄糖进行梅拉德反应.采用HPLC和GC/MS法分别对水解液和梅拉德反应产物(MRP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鲍鱼内脏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MRPs中含有8种成分,其中有3种致香成分.此外,对梅拉德反应液做了紫外分光光度分析,表明其有好的抗氧化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6.
罗非鱼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对四种罗非鱼进行脂肪酸提取研究,并应用其气相色谱 - 质谱仪对提取的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罗非鱼肉中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在27~31%,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在64~69%,且有丰富的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等,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7.
在黄瓜生产中,尤其是保护地栽培,黄瓜植株发病后常见流胶的现象.黄瓜茎蔓流胶后,其上方逐渐萎蔫直至死亡;瓜条流胶后,其商品性差,甚至出现畸形或软腐而无食用价值.轻者减产20%~30%,重者绝产,严重影响瓜农的经济效益.流胶是黄瓜叶片的光合产物,是黄瓜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植株发病后,韧皮部的输导组织被切断,导致光合产物溢出而产生流胶.现将常见的几种黄瓜流胶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8.
巴菲蛤壳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寻找巴菲蛤壳脂溶性成分的新用途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氯仿为溶剂回流提取巴菲蛤壳中的脂溶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提得物质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脂肪酸各组成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巴菲蛤壳的脂溶性成分中分离鉴定出了44种成分,包括5种羧酸类化合物,占总量的16.44%,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戊酸(8.43%)和4-氧基苯甲酸(3.59%);28种烃类化合物,占总量的40.87%,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稠环芳烃萘烷(8.43%)、脂肪烃二叔十二烷基二十一烷(3.53%)、环烃环己烷(3.46%)和烯烃5-二十烯(0.45%);还有4种含溴化合物、2种硅氧烷类化合物、2种酮类化合物、2种含硫化合物和1种含硼化合物。[结论]烃类化合物可确定为巴菲蛤壳脂溶性成分中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9.
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对芦荟的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影响较大,其特定的矿物质元素随生长调节物质的浓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比例的生长调节物质可以使芦荟中的Ca,Mg含量差异达1倍以上,在组织培养条件下,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与其激素浓度比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育珠前后马氏珠母贝外套膜和珍珠囊中的Ca、Cu、Fe、Mg、Zn等8种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旨在通过对育珠前后外套膜和珍珠囊中8种重要的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化来探究珍珠形成机理。比较结果得出:外套膜中,Ca、Fe、Mg、Mn、Zn等5种元素在育珠后都发生了显著变化,Ca、Mg和Zn上升率分别为46.6%、30.12%和132.80%;珍珠囊中,Cd、Fe、Mg、Mn、Zn、Co等元素的含量在育珠前后存在显著差异,Zn含量变化最明显,上升达155.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