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3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该文简要介绍了杏鲍菇的栽培历史和营养需求,对杏鲍菇栽培生产配方、原材料种类及其理化性质、原材料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以期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香菇杂交新品种‘申香16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春艳  刘德云  尚晓冬  谭琦  项寿南 《园艺学报》2010,37(11):1887-1888
以香菇品种‘939’和‘135’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采用对称杂交和非对称杂交方法进行杂交,通过多年多点栽培试验,从79个杂交组合中筛选获得香菇新菌株——‘申香16号’。该品种改良了‘939’菌柄偏长和‘135’抗性差、产量不稳的不足,推广过程中表现出菇形好,产量高,优质出口菇比例高,易管理,适应性广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3.
为构建香菇营养品质评价体系,本研究测定了46个不同来源香菇菌株的15项营养品质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营养品质评价指标进行了简化,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了香菇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函数,并通过概率分布建立了香菇营养品质综合评分标准。结果表明,香菇营养品质指标之间离散度不同,变异系数介于8.72%~70.52%之间。综合分析结果将15项营养品质评价指标简化为10项指标(即灰分、粗蛋白、粗多糖、维生素C、Na、Ca、Fe、Cu、Zn、Mn),并建立了香菇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函数和香菇营养品质综合评分9级标准。本研究为香菇营养品质评价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和方法。  相似文献   
24.
基于InDel标记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种质资源进行多样性分析的结果,选取中低温中菌龄的菌株(MLM)0912、238、沪香F2、L 05采用单孢杂交方式进行组内杂交;选取MLM与中高温长菌龄的菌株(MHL)L 808、申香215,MLM与高温短菌龄的菌株(HS)L 66、L 363,以及MLM与野生菌株YS 01,采用单孢杂交方式进行组间杂交。结果表明:构建的16个单孢杂交群体共获得14797个杂交子。杂交F1代存在性状衰退现象,31.35%的菌株可正常出菇。MLM组内杂交正常出菇菌株占比为13.78%~32.22%,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菌株占比分别为3.83%~4.49%、1.09%~3.79%;MLM与MHL组间杂交正常出菇菌株占比为15.76%~38.39%,产量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菌株占比分别为2.67%~6.66%、0.80%~3.19%;MLM与HS组间杂交正常出菇菌株占比为36.32%~80.68%,产量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菌株占比分别为8.98%~27.78%、3.75%~15.22%;MLM与野生菌株杂交正常出菇菌株占比为50.8...  相似文献   
25.
香菇是我国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种类,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近年来,香菇生产工厂化发展迅猛,生产规模及年产量逐年递增.香菇工厂化生产模式主要为工厂化生产制棒养菌、大棚或农户出菇,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制棒、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及出菇.该文主要介绍了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6.
27.
姬松茸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近年来姬松茸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营养价值、药效以及镉污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8.
使用不同浓度的α-酮戊二酸处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Dan3菌丝,结果显示低浓度α-酮戊二酸(1~5mmol/L)促进菌丝生长,高浓度α-酮戊二酸(10~20mmol/L)抑制其生长。金针菇赖氨酸合成途径中有3个基因(HCS、HIDH以及SDH)的表达模式呈α-酮戊二酸低浓度促进表达,而高浓度抑制表达;另有4个基因(HAH、AAR、AAT2和SDR)在添加α-酮戊二酸后表达量下降。金针菇菌丝中赖氨酸含量也显示出被低浓度α-酮戊二酸促进而被高浓度抑制的现象,2.5mmol/L是诱导赖氨酸合成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29.
长白山笃斯越桔离体器官再生不定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白山笃斯越桔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外植体类型、培养基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暗培养时间对笃斯越桔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的再生不定芽效果好于叶柄和无芽茎段,基本培养基中以改良MS最为适合,1/z改良MS、1/4改良MS培养基均不利于不定芽的再生,培养基中添加ZT的诱导效果好于TDZ、IBA。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ZT2.0mg/L和IBA0.3mg/L,暗培养14d后转到光下培养30d,可以使再生频率达到78%,再生芽数达到12.6。  相似文献   
30.
香菇135菌株SCAR标记的验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香菇[Lentinula edodes(Berk.)Pegler]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食用菌之一,目前的全球产量仅次于双孢蘑菇。我国是香菇栽培的起源国,目前香菇产量居世界第一。菌种是香菇生产的前提,它直接影响着香菇的产量和品质。由于我国食用菌菌株尚未建立完善的登记制度,存在菌种“多、杂、乱、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