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1篇
  17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81.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设施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市场建设迅速加强,产业链条已经初具规模。其中,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发展迅速,优质种苗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提高普及率,强化产业发展力度,继续推动蔬菜育苗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结合目前赤峰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政策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2.
市场前景 江苏省高邮市罗氏沼虾养殖多年来一直在14万亩左右.罗氏沼虾养殖面积占全国1/4.全省3/5.销售行情一直较好.高邮市就有一个专业的罗氏沼虾销售市场(苏中农贸城).活水销售给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同时高邮有以罗氏沼虾为主要原料的水产品加工企业34家.每年加工罗氏沼虾虾仁需罗氏沼虾1万多吨.全市罗氏沼虾平均亩产300公斤.亩纯效益超过3000元.市场发展较好。  相似文献   
183.
生物质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及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晓娜  宋洋  贾明云  王芳  卞永荣  蒋新 《土壤学报》2017,54(6):1313-1325
生物质炭是一种利用废弃生物质材料在缺氧或厌氧环境中热化学转换制备的多孔级富碳固体材料。因其吸附能力强,制备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且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探究生物质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和规律,对于评估其环境行为和应用价值至关重要。着重综述了目前研究报道的生物质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包括分配作用、表面吸附作用和孔隙截留等。一般低温生物质炭对非极性有机物的吸附机制以分配作用为主,这种非竞争性吸附机理可以解释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在生物质炭上的吸附过程。表面吸附是一种非线性竞争性吸附作用,是有机污染物在生物质炭表面有效吸附位点上形成静电作用或通过氢键、离子建、π-π相互作用等结合的过程。孔隙截留是另一种生物质炭固定有机污染物的微观机制,有机污染物在孔隙内部的分配和吸附也是生物质炭吸附能力的重要体现。而在实际复杂的污染环境中,各类生物质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过程需要多种机制共同解释。此外,本文对吸附机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生物质炭自身理化特性决定了其应用价值,生物质炭的性质与有机污染物的极性、芳香性和分子大小等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实现吸附固定,不同的吸附环境如吸附介质、p H和共存离子等也会对吸附机制和吸附效果产生影响。最后,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生物质炭吸附有机污染相关研究未来应着重解决的问题,以及生物质炭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4.
宋洋  鄂伟 《动物检疫》2012,(8):14-16
美国FDA将新兽药注册申请分为四类:一新兽药申请(New Animal Drug Application,NADA),适用于创新化学药物及其产品,新的治疗用途即新的适应症、新用法用量、新剂型和新的复方制剂的申请;二简略新兽药申请(Abbreviated New Animal Drug Application,ANADA),适用于仿制药,包括专利过期的处方药物和已上市的非处方药物的长效控释制剂的申请;三补充新兽药申请(Supplement New Animal Drug Application,SNADA),指在新兽药上市后要求对原批准内容作某些改动的申请;四新兽药申请修正,  相似文献   
185.
宋丽莹  宋洋  刘翠英 《土壤》2022,54(5):1051-1057
多环芳烃(PAHs)是土壤中污染较为严重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在某场地采集不同土层土壤,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添加5%活性炭对土壤中PAHs残留的影响,并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提取方法评价土壤中PAHs生物有效性的动态变化,以期为治理石油泄露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土壤PAHs污染提供修复技术参考。结果表明,在8个月内,添加活性炭组土壤中菲、芘的残留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苯并[b]荧蒽的残留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苯并[ghi]芘残留量在两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第1个月时,活性炭组土壤中菲、芘、苯并[b]荧蒽生物有效性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5.06%、37.73%、39.60%,苯并[ghi]芘生物有效性仅降低了1.37%。随着时间延长活性炭对土壤中PAHs生物有效性的阻控效果呈减弱趋势。因此,土壤添加5%活性炭能够有效降低PAHs生物有效性,减少其环境风险,并且在添加活性炭1个月内阻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6.
187.
以石油烃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单油酸酯(Tween80)3种表面活性剂,通过批试验,考察3种活性剂单独使用及不同复配类型对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增溶效果,并开展效果分析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SDBS、SDS 和Tween80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增溶作用的最佳浓度分别为6、10和 15 g·L-1,最佳固液比分别为1:15、1:20和1:15(g·mL-1),最佳处理时间为12、12和24 h,3种表面活性剂在各考察因素范围内的增溶能力始终为SDBS > SDS > Tween80。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受土壤吸附影响更大,导致其有效作用浓度较低,故研究中选取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效果均优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能够减少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之间的排斥作用, SDS、SDBS与Tween80复配后有协同增溶的效果,且体系中SDS、SDBS占比越大,石油烃的洗脱率也越高。因为结构性质差异,3种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表现出不同配合性,再与合适的电解质助剂Na2SiO3复配后,洗脱性能均得到了强化,依次为SDBS(97.56%)> SDS(97.24%)> Tween 80(92.71%),其中Tween 80在与Na2SiO3复配后增效最为显著,洗脱效率比单独作用时提高了25.41%。因此,在油污土壤增溶洗脱处理中,清洗剂的选择和科学复配是提高洗脱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8.
本文立足欧盟及成员国两个层面,分析了欧盟新共同农业政策(新CAP)的演变逻辑与发展趋向,揭示了变革中政策背景、目标与工具间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新CAP保留了以两大支柱为核心的框架体系,进一步简化了冗余政策,增加了市场支持预算,强化了中小型农场支持,调整了绿色发展政策工具,加强了智慧乡村项目建设。同时,赋予成员国创设空间,欧盟做出导向性部署,由成员国量体裁衣自主制定适应性政策。总的来看,新CAP以公平权利为规则,确保农民机会均等;以乡村环境保护为抓手,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着力提升产业链综合效益;强调绩效结果,提高政策实施效率。借鉴欧盟新CAP改革,中国应健全监督考核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强化金融保险工具应用,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