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金针菇工厂化袋栽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袋栽金针菇因在相对封闭的库房内进行周年化连续生产,为木霉、细菌性褐斑病及螨虫的大规模发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一旦发生就会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研究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对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宋金 《中国蜂业》2006,57(10):43-44
当人们一提到山熊时,就会想到它们仅仅依赖于大自然中人们尚未开发的原始大森林中枯朽木内寄生的昆虫——蚂蚁为食物。为了探寻蚂蚁,它们的嗅觉器官就长得特别发达。所以凡到椴树大流蜜之时,山熊嗅到蜂蜜浓郁芳香的气味时,它们就开始向蜂场掠夺蜂群,一饱口福。  相似文献   
43.
恩诺沙星在鸡体中的排泄及其在鸡粪中的降解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检测了在不同给药剂量下,健康鸡服用恩诺沙星后,在不同时间粪尿中恩诺沙星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并对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鸡粪中恩诺沙星的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健康鸡灌服恩诺沙星后,主要以恩诺沙星原形、其次以环丙沙星的形式随粪(尿)排出体外。2.5 mg/kg体重剂量组和5 mg/kg体重剂量组在给药后6h恩诺沙星的排泄量达到最高峰;环丙沙星达到峰浓度的时间为4 h。7.5 mg/kg体重剂量组恩诺沙星排泄量达到最高峰的时间为9 h;环丙沙星达到峰浓度的时间为6 h。至给药后第10天时鸡粪中检不出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鸡粪中恩诺沙星的降解速率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在避光条件下,鸡粪中恩诺沙星几乎很少降解;在自然光照下,鸡粪中恩诺沙星的降解较快,其变化趋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t=C0e-kt,并由此求得鸡粪中恩诺沙星在自然光照下的降解半衰期为(2.23±0.25)d。  相似文献   
44.
采用浸渍法和喷雾法分别测定了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对发生在南京食用菌生产大棚中的1种迟眼蕈蚊(Bradysia sp.)进行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并对喷药后第7天的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子实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农药残留量。结果显示: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对眼蕈蚊都有杀虫活性,其中噻虫嗪效果最好,LD50为58.27mg/L,稀释1000倍施用,7d后黄板上成虫数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噻虫嗪处理第7天,糙皮侧耳子实体中残留量低于20μg/kg。因此,食用菌栽培中,噻虫嗪用于防治南京眼蕈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5.
利用桑树枝桠栽培香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是江苏泰州姜堰市的特色优势农产品,香菇种植专业户从2012年200多户,增加到2013年的220多户。2012全年新鲜香菇平均每千克销售价格达到10元,亩均收益超过4万元,创泰州农业单产收益新纪录。蚕桑是江苏的传统优势产业,2012年江苏省桑园约300万亩(1亩≈667)。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桑枝桠。这些桑枝桠能否用来种植香菇,这一点尚无资料可以参考,  相似文献   
46.
分析食用菌眼蕈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的基因序列,为建立分子鉴定方法奠定基础,并研究1%苦皮藤素和0.6%印楝素对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对成蚊mtDNA COⅠ部分编码区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相应序进行比对.室内毒力采用胃毒触杀联合作用法,观察24h后2种植物源农药对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COⅠ基因扩增片段的长度约440bp;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与食用菌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COⅠ基因同源性为100%;室内毒力结果显示,24h,1%苦皮藤素乳油和0.6%印楝素乳油的LD5o分别为16.775 23、19.926 88 mg/L.在50 mg/L的处理下,2种植物源杀虫剂校正死亡率均达80%以上,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为选择适合我省栽培的蘑菇品种和最佳栽培基质配方,设计了棕色蘑菇1号、大棕蘑和双孢蘑菇2796,分别利用配方1和配方2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2更适合3个品种的生长,棕色蘑菇1号与大棕蘑的产量性状差异不显著,产量均比2796略低,生物转化率约为25%。棕蘑1号具有较强的耐低温性。  相似文献   
48.
宋金俤 《农家致富》2007,(19):33-33
5.出耳管理 菌丝长满后要开袋出耳。开袋有两种方法,即切割袋口或用“V”形开口。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单位面积的原基直接影响到木耳产量和质量,因此,控制开袋的原基数是优质的关键。(1)“V”形开口法。是在袋口割2个“V”形切口,形成的耳基可控制在1-3片,还可控制培养基内水分散失,原基形成前,保持湿度80%~90%即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9.
当前进入商品化栽培的食药用菌共有50多个品种,用于大面积栽培的品种有30多种,其中易受病虫侵害的品种有20多种。在这些品种中,中高温型品种和草腐类品种受病虫危害的程度高于中低温种和水腐菌类。表1列出9个木腐菌与5种病虫之间的表现差异度。为了便于区分病虫危害程度,表中以无、轻、中、重4个等级来表示。从表1看出,香菇在5种病虫种类中被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50.
宋金 《中国蜂业》2007,58(9):36-36
1997年,我们松隐蜂场初次到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蒙语:大心他拉)的沙来好来公社放蜂,遇到一件至今让我难忘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