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诸暨黑李"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比较药剂防治、清园(清除侵染原)处理和清除侵染源结合喷药防治的效果,发现在“诸暨黑李”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中,清除侵染源比喷药防治更重要,效果更明显;单纯的喷药处理和清除侵染源处理的防治效果都不如二者结合防治的方法理想。  相似文献   
12.
于浙江绍兴官渡三角帆蚌养殖基地,设投放光舍细菌培养液和不投放光合细菌培养液网箱两个.定期对两网箱水样光合细菌、好氧菌总数和三角帆蚌肠道光合细菌、好氧菌总数、厌氧菌总数、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投放的光合细菌不能在水中长期定植;水体光合细菌浓度大于400 CFU·mL-1时抑制好氧菌的生长,低于该浓度则促进好氧菌的生长;三角帆蚌肠道光合细菌、好氧菌总数受水体光合细菌、好氧菌总数影响;三角帆蚌肠道高浓度的光合细菌(>2664 CFU·g-1)抑制好氧菌、厌氧菌及其中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低浓度的光合细菌则促进它们的生长;高浓度的光合细菌(水体中浓度大于400 CFU·mL-1,肠道中浓度大于2664 CFU·g-1)促进三角帆蚌的生长,低浓度的光合细菌则抑制三角帆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绍兴地区的桃、樱桃、李、和杏等核果类一些品种相继发生了细菌性穿孔病。笔者对该病在各品种枝、叶和果实上所表现出的症状进行了观察、调查和比较,总结了该病的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将鲫鱼分为四个组,即对照组、益生菌组、β-葡聚糖组和联合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添加益生菌饲料、添加β-葡聚糖饲料、添加益生菌和β-葡聚糖饲料。定期检测各组鲫鱼水体各细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投喂益生菌后,水体细菌总数极显著减少(p < 0.01),大肠杆菌、气单胞菌显著减少(p < 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 < 0.05),β- 葡聚糖对水体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气单胞菌、乳酸杆菌都没有明显影响(p >0.05);β-葡聚糖和益生菌联合投喂, 水体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气单胞菌显著减少(p < 0.05),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 < 0.05);联合组与益生菌组的细菌总数、乳酸杆菌无显著差异( p > 0.05),而联合组的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数量比益生菌制组明显减少(p <0.05) 。说明联合制剂中对水体细菌结构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益生菌, 但β- 葡聚糖能协同益生菌减少水体中致病菌的数量, 也说明β- 葡聚糖和益生菌联合投喂, 对调节水体细菌结构比单独投喂要有效。  相似文献   
15.
尹军霞  陈瑛  孟丽丽 《水产科学》2007,26(11):610-612
将鲫鱼分为益生菌剂组和对照组,分别投喂添加益生菌剂和未添加佐剂的一般饲料后,检测各组鲫鱼肠道菌群、饲料系数、增重率和成活率等。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是鲫鱼肠道非常住菌群(过路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为常住菌群;益生菌剂能极显著减少鲫鱼肠道的好氧菌(P<0.01),极显著增加鲫鱼肠道的厌氧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P<0.01),显著降低鲫鱼肠道的产气荚膜梭菌(P<0.05);益生菌剂能有效改善鲫鱼肠道菌群。益生菌剂能促进鲫鱼的生长和成活。  相似文献   
16.
美国黑李系列优良品种 ,果形特大 ,色泽紫黑 ,风味独特 ,可食率很高 ,品质优 ,易早结丰产。近些年 ,我国不少地区 ,如山东、北京、浙江和安徽等 ,都有大量引种。绍兴地区的诸暨、新昌、上虞等地也有大面积种植 ,但种植表现差异较大 ,如上虞、新昌某些地区发生大面积死亡 ,而在诸暨、新昌的个别地方却能生长良好。为探明黑李表现差异大的原因 ,我们对黑李在绍兴地区的种植、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随后 ,根据黑李的生物学特性和出现的问题 ,总结出一套种植黑李的措施。黑李有黑宝石、黑琥珀和安哥诺等品种。其中黑宝石具有早结丰产 ,果实外…  相似文献   
17.
生活污水对三角帆蚌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浙江绍兴官渡三角帆蚌养殖基地,设投入和不投入生活污水网箱2个.定期对2个网箱水样好氧菌总数、大肠杆菌和三角帆蚌肠道好氧菌总数、大肠杆菌、厌氧菌总数、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生活污水能提高蚌的增重率,减少水体中的好氧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量;生活污水还能抑制蚌肠道好氧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及其中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有利于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不同食性鱼肠道壁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淡水养殖池中的4种不同食性鱼———乌鳢、鲢、鳊、鲫的肠道壁菌群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同种鱼,不论是好氧菌还是厌氧菌,前肠壁分布一般比中肠壁和后肠壁少;同一肠段,都是厌氧菌总数远大于好氧菌总数,一般相差2~3个数量级。不同鱼之间,肠壁的好氧菌总数差别比厌氧菌总数差别大得多;厌氧菌中的乳酸球菌和双歧杆菌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4种鱼肠道壁中的厌氧菌总数和双歧杆菌分布的规律是:肉食性的乌鳢>杂食性和广食性的鲫>食浮游植物为主的鲢>草食性的鳊,即鱼类肠道壁中的厌氧菌总数和双歧杆菌随着从草食性向肉食性发展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