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蔬菜在都市休闲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发挥的作用,突出了蔬菜的多样性和观赏性、传播蔬菜文化和展示艺术内涵、展示现代农业高科技栽培技术、建造观光采摘园区。分析了其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投入和销售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强调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多种途径销售高端蔬菜产品。  相似文献   
12.
早熟南瓜新品种红阳南瓜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阳南瓜是以自交系Y-3-7-9-2-11为母本,以Y-5-1-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印度南瓜一代杂种。植株蔓生,生长势较强,早熟,第1雌花节位为6~8节,从开花到果实成熟40 d(天)左右,全生育期102 d(天);果实扁圆形,果皮橙红色,果面光滑亮泽,外形美观,果肉橙红色,肉厚3.0 cm左右,肉质致密,口感甜糯,粉质度高,具板栗香味,品质佳。田间调查表明对白粉病、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红蜜南瓜。单果质量1.5 kg左右,一般每667 m2产量3 000~4 000 kg,适宜早春露地及春秋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制革下脚料酶解物叶面肥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瓜喷施由制革下脚料酶解物为原料研发的胶原肽叶面肥,调查黄瓜苗期性状、黄瓜产量和抗病性,研究胶原肽叶面肥肥效。结果表明:苗期施用50倍胶原肽叶面肥液和果期施用100倍胶原肽液叶面肥为最佳施用方法。与常用叶面肥比较,施用胶原肽叶面肥液不但可以促进黄瓜壮苗,而且还可以增加黄瓜前期产量和总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三唑类杀菌剂及其在小麦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三唑类杀菌剂是防治小麦病害的有效药剂,是目前杀菌剂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对三唑类杀菌剂开发、应用进展,防病增产机理以及在小麦主要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以收集的58份烟台地方黄瓜资源为试材,进行植物学特征特性鉴定和聚类分析,并将烟台地方黄瓜种质资源进行分类,为利用其进行杂种优势的预测和亲本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长、单瓜重、瓜皮颜色等17个性状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中瓜横径的变异系数最小为9.15,瓜刺颜色变异系数最大为77.22。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后,在阈值为4.67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瓜皮颜色为白色的华南型黄瓜,共16份种质资源;第二类是瓜皮颜色为黄绿色的华南型黄瓜,共18份种质资源;第三类为华北类型黄瓜,共24份种质资源。烟台地方黄瓜种质资源主要表现为华南型黄瓜和华北型黄瓜两大类群,与传统的根据地理分布相吻合,其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较高,说明烟台地方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制革下脚料酶解物对菠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菠菜品种"先锋388"为试材,施用不同量的制革下脚料酶解物,评价其对菠菜形态学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酶解物最佳施用量为6.00 kg/m~2,施用制革下脚酶解物处理的菠菜形态学性状和产量与施用同类型有机肥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其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结论]施用制革下脚料酶解物,在保证菠菜产量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菠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烟葫5号西葫芦是利用航天育种技术以D203-6-8-12-3为母本、以H202-3-15-7-4为父本育成的一代杂交种。半矮蔓生,中熟,生长势强,叶掌状五裂,深绿色。第一雌花着生于6~7节,结瓜性强,瓜条顺直,瓜长圆柱形,长22~24 cm,横径6~7 cm,单果质量350~400 g。嫩瓜皮色翠绿,有光泽,商品性好。该品种耐低温弱光性强,适宜日光温室越冬茬及早春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笋茎枯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茬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分生孢子释放高峰为4月26日至7月9日。分生孢子释放、萌发、侵染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孢子萌发需有芦笋组织液做营养激发,在清水中不萌发。病菌从侵入到形成新的分生孢子一个侵染周期在23—27℃为10—12天,17—22℃为15—20天。采笋田茎枯病发生发展经过扩展期(7月—8月上旬),盛发期(8月中旬—9月)两个阶段。雨日雨量是决定茎枯病消长流行的主导因素,降雨后5—7天田间即出现一次新侵染高峰,大雨或连阴雨后尤为明显,秋季早上植株结露有利茎枯病菌后期侵染。在化学防治上,日本产别腐烂(Befran)和国产复方多菌灵胶悬剂是防治芦笋茎枯病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9.
通过PPT质量浓度的梯度试验,筛选出番茄子叶出愈、芽分化和再生植株生根的最适宜PPT浓度均为1.0 mg/L.pCPGO和pCBGO两个植物表达载体转化8个番茄自交系材料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番茄自交系对这两种表达栽体的遗传转化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同的载体转化不同的番茄自交系,其遗传转化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番茄品系,由于转化载体不同,遗传转化率也不同.pCPGO和pCBGO转化率最高的分别为Pr5 76.47%和Pr1 72.4%;而低的分别仅为Pr3 13.89%和Pr4 2.7%.  相似文献   
20.
烟葫4号是以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2-13-5-26-7-3为母本,以N2-10-7-11-5-6为父本杂交而成的西葫芦一代杂种。矮蔓生,早熟,生长势强,叶掌状五裂、深绿色,叶面有白色斑点;第1雌花着生于第5~6节,瓜码密,连续结瓜性强,瓜条顺直,长棒形,长20~22cm,横径5.5cm,单果质量350g左右;嫩瓜皮色墨绿,有光泽,瓜腔小,肉质细腻,品质好;适宜早春小拱棚及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一般保护地栽培每667m2产量6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