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3篇
  1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区马铃薯节水增产的问题,以"克新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究了不同灌水处理下,马铃薯的根区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和生长指标的相关关系;分析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处理对马铃薯全生育期耗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马铃薯根区土壤含水率在15.63%~20.81%时,马铃薯的生长指标最佳,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宁夏中部地区的马铃薯耗水规律总体上呈现前期耗水强度小,中期逐渐变大,后期又减小的趋势;灌溉定额设为1 260 m~3/hm~2(35 L/株),补水时期设为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补水量分别占灌溉定额的25%、25%和50%时,马铃薯长势最好、品质最高、节水增产效果最佳,产量可达25.88 t/hm~2。这种灌溉制度有利于在宁夏中部地区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摸清不同水肥用量对宁夏中部干旱区枸杞果实糖类和类胡萝卜素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以补灌量(X1)、施氮量(X2)、施磷量(X3)和施钾量(X4)为试验因素,采用4因素6水平的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对枸杞果实总糖、多糖和类胡萝卜素量的影响。【结果】(1)单因素对枸杞果实总糖量影响显著,各单因素对枸杞果实总糖量的影响顺序为:X1X4X3X2;(2)二因素交互作用对枸杞果实总糖影响规律为X3X4X2X4X1X2X1X3X1X4X2X3,各因素交互作用可提高枸杞果实总糖含量;(3)二因素交互作用对枸杞果实多糖影响规律为X2X4X1X3X1X2X3X4X1X4X2X3;各因素交互作用可提高枸杞果实多糖量;(4)二因素交互作用对枸杞果实类胡萝卜素影响规律为X3X4X1X3X1X2X2X3X1X4X2X4;各因素交互作用可提高枸杞果实类胡萝卜素量。【结论】试验条件下,枸杞滴灌最优的水肥管理方案为补灌量1 700~2 090 m3/hm2、施氮量240~342 kg/hm2、施磷量19~95 kg/hm2、施钾量130~171 kg/hm2。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明宁夏太阳山湿地湖泊水质与富营养化现状,为其生态修复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4,7,10月和2020年1月对水样进行采集,检测水环境因子理化指标,分析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优势种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结果] 西湖夏、秋季为Ⅲ类水,春季和冬季分别为Ⅴ类和Ⅳ类,南湖夏、秋季为Ⅱ类水,春、冬季分别为Ⅳ类和Ⅴ类,小南湖和东湖最差,全年均为Ⅴ类水。西湖和南湖浮游植物H''较高,均匀度J变化幅度小,水体污染较轻。而小南湖和东湖浮游植物H''变化较为明显,水质状况较差。西湖夏季水体呈现轻度富营养,其他季节为中营养状态。南湖情况较好,全年水体均呈现中营养状态。小南湖在夏、秋季为中度富营养,春、冬季为轻度富营养。东湖除夏季水体呈现中度富营养外,其余季节均为轻度富营养状态。[结论] 太阳山湿地湖泊水质已受到污染,富营养化程度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应密切监测其水质和富营养化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4.
为适应果品市场多元化需求,丰富当地桃品种,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于2018年春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引进陇蜜9号等新优品种试种。经观察,该品种结果早,果个大,着色好,味浓甜,品质优异,丰产稳产,栽培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是一个适宜在天水市秦州区及类似气候区种植的中熟桃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5.
抚仙湖流域生态用地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生态用地时空演变规律及形成机制,为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回归分析及GIS技术等方法,分析2010-2018年抚仙湖流域生态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结果] ①抚仙湖流域生态用地以耕地、林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主。8 a来,耕地面积减少5.15 km2,林地面积减少1.94 km2,草地面积减少0.81 km2,园地面积减少0.19 km2,其他土地面积减少1.40 k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增加0.03 km2。②流域各种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耕地、林地空间分布较均匀,洛伦兹曲线比较靠近绝对均匀线,基尼系数居0~0.25之间。草地、园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土地分布相对集中,洛伦兹曲线下凹程度较大,基尼系数多处于0.5之上。生态用地空间分布不均的趋势有所加强。③从驱动机制来看,导致流域生态用地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政策、到主要公路距离、到水域距离、到城镇建成区距离。[结论] 研究时段内,抚仙湖流域生态用地时空变化较显著,其变化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空间区位条件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6.
以紫松果菊种子为材料,利用不同时长(0、5、25、45 min)的超声波预处理,通过滤纸床发芽和盆栽幼苗生长试验,研究不同含量盐胁迫(0、0.45%、0.90%NaCl)条件下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紫松果菊种子萌发明显受到抑制,盐含量越高胁迫抑制作用越强。种子通过超声波处理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地上干质量和根干质量,以及幼苗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整体上均得到明显提高。另外,在盐胁迫下,适量超声波处理能通过调节根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来缓解胁迫作用。与0 min(UaS1)相比,低盐(0.45%NaCl)胁迫下,25 min超声波处理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了27.23%、12.23%,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92.81%;与0 min(UaS2)相比,高盐(0.90%NaCl)胁迫下,25 min超声波处理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了11.43%、12.75%,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提高了87.83%。综上,适量超声波处理对紫松果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强了...  相似文献   
107.
宁夏农业面源污染及其影响因子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宁夏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主成分分析法、灰关联分析法,以地级市为单元研究宁夏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生活等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的负荷、特征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宁夏农业面源污染最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其等标污染负荷比达到30.38%,最主要污染物为TN,其等标污染负荷比达到61.67%。农业面源污染程度银川市、吴忠市为严重污染,中卫市为中度污染,石嘴山市、固原市为轻度污染。宁夏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依次为畜牧业产值、农业产值、农业耗水量、有效灌溉比例、农民人均收入、秸秆利用率、人均农业产值、农业人口、化肥施用量和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08.
宁夏银南灌区稻田控制排水条件下氮素淋失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不同排水条件下稻田中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通过大田试验,对宁夏银南灌区稻田土壤中氮素的淋失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排水量越大,NH4+-N下移深度越大;在下渗水流的驱动下,NO3--N的下移深度明显大于NH4+-N;不同排水处理中,土壤剖面NH4+-N浓度呈现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NO3--N浓度在地面以下100 cm内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超过100 cm之后逐渐降低;每次施肥后,不同处理的排水中NO3--N和NH4+-N浓度均表现出短期内迅速上升,以后又逐渐下降的趋势;氮素的淋失主要发生在拔节期以前,在此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以减少氮素淋失。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探明水肥配施对枸杞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以获取最适水肥配施方案,设置3个不同灌溉定额(194,254,313 mm)和3个不同N-P2O5-K2O配比施肥量(135-45-90,180-60-120,225-75-90 kg/hm2)9个组合,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利用AHP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方法对枸...  相似文献   
110.
以校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应用效果探讨为基础,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与具体实施过程,该教学方法应用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改革效果。针对农林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测量学"课程为例,探讨教学改革思路:以学生为主体,创新设计课前、课中、课后学生全程参与式教学过程;课程考核目标突出实践技能量化考核比重,激发学生能动性;设计项目任务驱动,学生自主能动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双向互动促进。打破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营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平时成绩、弱化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强化实践技能考核积累,使学生真正忙起来、动起来,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进而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