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50篇
园艺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内保温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在日光温室后墙(37墙)加装间距0.4 m的水管(直径0.1 m、长3 m)共28根,蓄热水管总体积0.66 m~3,研究蓄热水管对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加装蓄热水管后,晴天时温室内最低气温可提高2.3℃,阴天时提高0.6℃,后墙距墙体内表面0、10、20 cm处最低温度均高于对照,墙体的保温性能明显增强。1月试验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分别提高了5.22、0.71、1.36℃。连续不良天气(3 d)条件下,加装蓄热水管能将日光温室土壤(20 cm)日最低温提高2.6~3.1℃;连续晴天(3 d)条件下能提高2.0~3.7℃。可见,加装蓄热水管明显地改善了温室内的热环境,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太阳能热利用率。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内蒙古中部地区不同结构日光温室和增施CO_2对温室光温性能以及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普通日光温室(A)及内保温日光温室(B)为试验温室,并设置4个试验处理:AE(普通日光温室A增施CO_2处理)、AN(普通日光温室A不增施CO_2处理)、BE(内保温日光温室B增施CO_2处理)、BN(内保温日光温室B不增施CO_2处理),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结构温室中增施CO_2对黄瓜生长、光合性能、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保温日光温室的光照强度及温度均高于普通日光温室,内保温日光温室全天平均光照强度比普通日光温室高21.05%。在相同温室结构条件下,增施CO_2处理(AE、BE)黄瓜的株高、茎粗,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显著高于不增施CO_2处理(AN、BN)。在相同CO_2浓度下,内保温日光温室(BE、BN)中黄瓜平均株高、平均茎粗,可溶性糖含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显著高于普通日光温室(AE、AN)。可见,内保温温室结构的优化在改善光温条件方面效果显著,同时结合增施CO_2作为该温室的配套应用技术,对于提升温室性能及提高温室蔬菜生产效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正兴安盟乌兰浩特位于北纬47.07°,冬季漫长寒冷。进行冬春果菜生产,必须选用保温蓄热采光性能好的日光温室,这是实现果类蔬菜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乌兰浩特市现有1800亩3428栋建造标准一致的砖混结构日光温室,温室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在冬春淡季对优质地产果类蔬菜的需求,保证种植户实现抢早上市,提高种植效益,从2017年11月开始,在乌市胡力斯台设施  相似文献   
24.
通过CO2加富、高温处理,对温室嫁接黄瓜幼苗的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等内在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旨在为黄瓜抗热高产的理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且高于对照,差异极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变化极明显。CO2加富、高温处理,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Pro、MDA含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处理第6天低于对照;SOD、POD、CA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比高温处理要强。CO2加富、常温处理,温室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Pro、MDA含量均低于对照,SOD、P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且低于高温处理。说明增加CO2浓度,有效地减弱了高温对嫁接黄瓜幼苗叶片引起的伤害,提高了嫁接黄瓜植株防御高温的能力,对温室嫁接黄瓜耐热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为了明确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黄瓜品种“中农203号”(Cucumis satiuns L.cv.ZhongNong 203)为试材,采用水培方法设计根际0.05 mmol/L、0.1mmol/L和0.5mmol/L SA 处理,研究黄瓜幼苗对SA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 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植株含水量、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对SA的响应存在明显的浓度依存性和时间效应.0.05 mmol/L和0.1mmol/L SA处理增加了Ci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提高了Pn,以0.1mmol/L SA处理效果最佳;而0.5 mmol/L SA处理降低了Ci和叶绿素含量,提高了Tr,最终导致Pn下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处理有利于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6.
供试材料使用枸桔实生幼苗树。3月份在温室内播种,将发芽的幼苗于4月份移植在500ml容积的钵中,每钵植3苗;钵中盛有蛭虫和珍珠岩等量混合的培养土。在盐处理开始之前(5月29日)每周喷洒一次不含有Mllrashige-Skoog微量元素的培养液,直至喷洒到培养液从钵底孔渗出为止。  相似文献   
27.
28.
以黑子南瓜为砧木,以"津寒3号"黄瓜品种为接穗,对嫁接苗第1d、第2d、第3d、第4d、第5d、第6d、第7d、第8d、第12d嫁接苗愈合部位组织进行解剖观察及接穗、愈合面和砧木3个位点的SOD、POD和CAT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阶段:嫁接后1d和2d隔离层形成;第2阶段:嫁接后3d和4d愈伤组织形成;第3阶段:嫁接后5d和6d愈伤组织分裂增殖、抱合、连接;第4阶段:嫁接后7d和8d形成层恢复、输导组织的连接。黄瓜苗嫁接后第12d愈合部位形成了新的维管束。此时嫁接苗已经成活,经过逐渐放风的嫁接苗可以去掉嫁接夹。嫁接苗的愈合面SOD、POD和CAT的活性高于嫁接苗的接穗和砧木;嫁接苗的3个位点的SOD、POD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嫁接后6d出现峰值;嫁接苗的3个位点的CAT活性最大峰值出现在10d。  相似文献   
29.
黄瓜组织中几种酶活性与其对霜霉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对抗,感霜霉病两类黄瓜品种的萌动种子,子叶,不同叶痊直叶及定位叶片感染霜霉病菌后叶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酶(POD)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比感染品种萌动种子中的SOD活性高54.15%,PPO活性高62.14%;子叶中的SOD活性高35.51%,PPO活性高40.10%,POD活性高74.47%;不同叶位真叶内,除SOD活性为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131..5  相似文献   
30.
内蒙古利用设施蔬菜发展休闲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内蒙古设施蔬菜生产及开展旅游观光的现状、设施蔬菜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设施蔬菜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