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7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59篇
林业   402篇
农学   326篇
基础科学   236篇
  299篇
综合类   2099篇
农作物   368篇
水产渔业   174篇
畜牧兽医   1383篇
园艺   299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9篇
  1962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土体构型土壤的持水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GMS软件三维建模功能,将宁夏某葡萄基地土壤划分为4种土体构型:壤砂型、砂型、壤砂粘型和壤粘砂型结构,并对基地土壤的田间持水量、饱和导水率和容重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土体构型下的土壤持水性能。结果表明,土壤土体构型不同,其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饱和导水率也不同。砂型结构的田间持水量和容重最小,分别为13%和1.5 g·cm~(-3),而土壤饱和导水率最大,为3.2 m·d~(-1);壤粘砂型结构田间持水量和容重最大,分别为16.5%和1.63 g·cm~(-3),而土壤饱和导水率最小,为1.02 m·d~(-1);田间持水量与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相关系数为-0.92,呈显著负相关,与容重的相关系数为0.73,呈显著正相关。壤粘砂型土体构型上壤下粘,利于保水保肥,持水性能最好;砂型结构持水性能最差,其他土体构型持水性能一般,需要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的持水性能。  相似文献   
992.
旱地小麦黑膜全覆盖穴播栽培的效应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黑膜、无色膜、垄作、平作、沟播等因素进行组合,探讨了旱地冬小麦地膜全覆盖穴播不同栽培模式的膜下茎和杂草发生规律、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动态及增产增收效果。结果表明,小麦采用黑膜覆盖,自动出苗率比无色膜覆盖平均提高63.73%,膜下茎密度和鲜重分别降低74%以上和98%左右,杂草盛发期的密度和鲜重分别比无色膜覆盖降低62.03%和96.70%,比露地栽培降低70.00%和92.93%。黑膜覆盖小麦全生育期0~25 cm土壤积温比无色膜覆盖降低108.8℃,比露地降低62.9℃,但在播种至拔节阶段,比露地增加72.8℃,拔节至成熟比露地降低135.7℃。水分利用效率黑膜覆盖比无色膜覆盖提高4.48%,比露地提高45.75%。黑膜覆盖比无色膜增产3.05%,比露地增产47.81%。3种起垄方式中,垄作比平作小麦自动出苗率平均提高44.00%,沟播则降低23.80%;膜下茎密度垄作降低35.59%以上,沟播增加25.64%以上;膜下茎鲜重垄作降低30.62%以上,沟播增加12.09%以上。垄作提高土壤积温90.5℃,沟播降低23.5℃;垄作增产3.24%,沟播增产4.90%。以黑色全膜垄作穴播为最佳模式,较全膜覆土穴播自动出苗率平均提高146.93%,膜下茎密度降低98.74%以上,杂草鲜重降低99.90%以上,全生育期增加土壤积温52.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75%,增产8.68%,节本4 020元·hm~(-2),增加纯收益5 422元·hm~(-2)。且膜面覆土量减少75%,易于清除残膜。其中通用垄沟半微垄模式具有宽窄行距的特点,较微垄模式增产3.89%,增收11.33%,并且适宜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993.
用图像法分析茄子在冻干过程中的水分动态运移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真空冻干果蔬内部水分扩散及运移过程和规律,以茄子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建立水分运移微位移场并以微位移量对真空冻干过程中果蔬内部水分扩散及运移规律进行表达和定量分析。使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相机每隔1 h采集茄子样本在真空冻干过程中横截面图像,直至6 h冷冻干燥完成终止。用自动阈值分割法、K均值聚类算法、伪彩色图像处理法可准确提取出原始图像中未冻干区域,再用Sobel边缘检测法提取得到水分边界。将6幅边界图像叠加并以物料几何中心为原点建立微位移场,用Harris角点检测法提取水分边缘与坐标轴相交的各个角点及其坐标值,计算得到每隔1 h各角点的位移量。通过对角点位移量与物料含水率相关性分析可知,模型显著性检验概率0.000 1,决定系数达0.999 8,说明模型检验极显著且拟合精度高。回归参数的检验结果表明,四个角点的微位移量对物料含水率平方的响应极显著,说明物料干燥水分边界微位移场变化量与含水率的关系可用该回归模型预测,物料含水率可用表达水分边界的微位移场参数来表示。该研究为果蔬冻干水分在线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为探索冻干机理和低能耗冻干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排卵延迟奶牛发情配种后黄体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性,本研究在临床症状观察、直肠检查和B超辅助检查诊断的基础上,选取8头排卵延迟奶牛(排卵延迟组)、5头健康正常发情奶牛(对照组),应用B超对黄体的相关指标(直径、面积、周长和体积)进行了测量及分析,对获得的不同阶段典型黄体声像图进行了描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排卵延迟组与对照组奶牛黄体的直径、面积、周长和体积在发情配种后7~15 d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发情配种后第9和13天排卵延迟组奶牛黄体相关指标(直径、体积、面积和周长)大于对照组奶牛,而在第11天小于对照组奶牛。结果表明,排卵延迟奶牛发情后不同阶段B超黄体直径、面积、周长和体积与正常发情排卵后的相应指标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995.
从农作物病虫发生为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资金筹集、管理运行模式、防控效果、农产品安全和社会、生态效益方面阐述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发展和经验.  相似文献   
996.
浅谈硅营养对水稻抗病性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喜硅作物,硅营养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抗病、抗倒伏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综述了硅营养对水稻主要病害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抗性及抗性机理,阐述了采用硅营养作为提高水稻病害抗性途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7.
为了验证“金得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杂交玉米制种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相关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玉米生理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具有矮化植株、壮苗壮秆、控制株高、提高授粉结实率、提高产量、增强抗逆性等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吉林东辽鴜鹭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吉林省东辽县金州乡和安石镇境内,包括金洲乡的福善村、双福村、金州村和安石镇路河村的部分区域。公园最大长度6.5 km,最大宽度5.9 km,总面积642 hm2。基于此,对鴜鹭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对今后该湿地公园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对其他湿地公园保护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99.
伴随着当前一系列惠农政策的不断贯彻和落实,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得到了全面推进,农业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时期,植保工作一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黑龙江省嫩江县植保植检站结合黑龙江省自身的实际情况,强化进行新型农民专业的技术培训,积极引导嫩江县农民实施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对于增加嫩江县经济效益、提升其粮食产量,促进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植保技术在黑龙江省小麦高产创建工作以及促进黑龙江省嫩江县小麦均衡增收以及均衡增产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绿色植保已经成为了保证黑龙江省小麦优质以及高产十分关键的技术,本文中,笔者就浅谈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在我国东北大豆的主产区实施专用品种单独加工、单独收购以及单独生产,建立专用的东北大豆生产基地,使得我国东北地区成为我国专用以及优质的大豆出口基地以及生产基地。在大豆产量计算中,决定其产量主导的因素就是荚数的变化,将大豆单株荚数进行增加已经成为了实施大豆栽培主要的攻关目标。相关研究表明,大豆单株荚数主要受到了大豆主茎节数产生的影响,而主茎节数主要由大豆栽培的品种以及大豆栽培的条件所共同决定的。因此,在我国东北寒地领域中,选择高产品种大豆种植的主要性状就是单株荚数,栽培的条件主要是密度大小以及水肥条件。本文中,笔者就对东北寒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