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18篇
  7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81.
不同类型辣椒种子发芽期的耐盐耐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类型的8个品种为试材,分析了辣椒种子发芽期的耐盐耐旱性。结果表明:相对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等3个指标均能区分不同辣椒品种的耐盐耐旱性,但鉴定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不同的辣椒类型的耐盐耐旱性表现出显著差异,耐盐性最强的是尖椒类型,最弱的是甜椒类型,朝天椒类型和线椒类型居中;耐旱性最强的线椒类型,最弱的是尖椒类型,朝天椒与甜椒居中。辣椒种子发芽期的耐盐性和耐旱性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2.
高温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耐热品种B34和热敏品种B6幼苗为试材,对高温胁迫下辣椒幼苗形态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辣椒不同耐热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幼苗的茎粗、鲜重和干重无明显差异,株高和根长差异显著,在处理第7天时,耐热品种B34的株高和根长分别比对照降低了6.9%和10.86%。而热敏品种B6的株高和根长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0.78%和17.8%。不同耐热品种幼苗热害指数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叶片含水量无明显差异,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根系活力、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其中热敏品种比耐热品种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3.
利用外源脱落酸预处理离体辣椒叶片后,进行暗培养模拟衰老,探讨外源脱落酸调控下辣椒叶片衰老和抗氧化酶活性,与叶绿素降解代谢相关酶基因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脱落酸促使叶片提早黄化,加速叶绿素降解和脂质过氧化物的积累。与清水处理相比,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最大差值为74. 62 U·g~(-1);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最大差值为5. 41μg·g~(-1)。在外源脱落酸诱导下,叶片叶绿素降解代谢相关酶基因CaCLH相对表达量呈下调趋势,最小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处理前的0. 18倍,清水处理的0. 14倍; CaPPH、Ca PAO和CaRCCR相对表达量呈上调趋势,最大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处理前的10. 25、4. 20和10. 87倍,清水处理的3. 51、5. 74和4. 76倍; 2个衰老相关基因CaCP、CaSGR相对表达量呈上调趋势,最大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处理前的18. 80、32. 36倍,清水处理的15. 63、22. 70倍。  相似文献   
84.
线辣椒成熟果色黄色性状遗传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线辣椒黄色突变体H0809为母本材料,野生型XHB(红色)及红色高代自交系CP1211-1、CP12332-5、CP1235-11、 CP1245-6、CP1256-10、CP1271-3为父本材料,配制杂交组合,对亲本、不同组合F_1代及F_2代分离群体的果实颜色性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合F_1代群体辣椒果实颜色均为红色,说明辣椒果实红色对黄色为显性, F_2代分离群体红色和黄色单株数量符合孟德尔3∶1的分离比例,表明线辣椒成熟果色黄色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黄色线辣椒H0809为红色野生型XHB的隐形突变。  相似文献   
85.
优美885是以牛角椒自交系ND16-3为母本、牛角椒自交系XF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鲜食辣椒杂交1代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65.7 cm,平均株幅70.2 cm,中早熟,果实粗牛角形,果顶尖,果沟浅,光泽度好,果实纵径27.5 cm,横径5.7 cm,果肉厚度0.4 cm,青熟果淡绿色,老熟果深红色,辣味适中;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w,后同)958.3 mg·kg-1,辣椒素含量8.8 mg·kg-1;高抗辣椒疫病,抗炭疽病,中抗病毒病;连续坐果能力强,平均单株结果数25个,平均单果质量131.2 g,平均667 m2鲜椒产量3 920.1 kg,适合河南、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区早春茬、秋延保护地和露地栽培。2019年1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86.
在携带CaMVCabbB-JI株系基因Ⅵ的根癌农杆菌菌种GV3101的介导下,对大白菜、油菜幼苗生理状态、真空渗入时间及不同处理部位和叶面造伤等的处理与遗传转化效果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经自然春化后,大白菜、白菜型油菜植株长至4~5片叶,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植株长至7~9片叶,花薹已抽出时,为真空渗入最适苗态。大白菜自然春化植株移栽缓苗(3d),或者黑暗处理(8h)均可显著提高其转化率。在吸力为14.4m3/h的真空泵下处理1min后,迅速打开真空泵气阀升压变常压,再关闭阀门抽真空30s的转化效果较好。仅处理叶片转化率可高达11.20%,叶面造伤处理对转化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7.
辣椒种子萌发中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8.
香椿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椿病害可分为种芽病害和树芽病害两种。种芽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是猝倒病,树芽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叶锈病、立枯病和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茶黄螨、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芳香林蠹蛾、褐边绿刺蛾、云斑天牛、乌蠹蛾、锯锹甲、草履介壳虫等。下面介绍香椿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1猝倒病猝倒病是由瓜果腐霉菌侵染所致,在低温高湿环境中容易发生。因此,防治猝倒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为了增温保温,在秋冬或早春进行香椿种芽生产,需用温水喷淋,或用电热线或暖气加温,或增加覆盖保温。使用的水应直接从机井中提取,不要用从水道中…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温室辣椒最适宜的栽培方式,为温室辣椒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秦椒1号"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穴距、行距、定植方式对温室辣椒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穴距35cm、行距为窄行50cm/宽行70cm时,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质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定植方式对下层叶片光合作用影响较大,且单株定植时植株的光合作用较强。在穴距35cm、窄行50cm/宽行70cm条件下,双株定植时辣椒折合总产量最高,为102 583.5kg/hm2;单株定植时折合总产量为94 735.5kg/hm2,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穴距对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单株定植时果实的综合品质较好。【结论】穴距35cm、行距为窄行50cm/宽行70cm、单株定植时综合效益最好,是钢管骨架塑料大棚内"秦椒1号"辣椒品种适宜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