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9篇
  17篇
综合类   18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24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土壤是人类社会及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而土壤盐渍化是土壤退化和土壤荒漠化的重要类型之一,是当今干旱区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产的第一障碍性问题。土壤盐渍化时空动态变化研究是发展土壤监测研究及估算方法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盐渍化治理工作的好坏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文章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采用1989年9月25日及2001年8月1日的遥感影像,通过计算盐分指数,得到盐分指数图像,进一步将盐分指数图像参与其它波段进行分类,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盐渍地动态变化状况和变化趋势,并对变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盐渍地有所减少,轻、微盐渍地有所扩大,年均扩大率3.37%,中度盐渍地和重度盐渍地都相应减少,而中度盐渍地减少较多,年均减少率分别为1.96%和1.09%;盐渍地时空变化是同时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其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大。虽然盐渍化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干旱区盐渍化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努力和加强。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从岗巴羊断奶羔羊育肥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舍饲养殖方式进行羔羊短期育肥试验,观测其育肥期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并分析育肥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试验组羊活羊出售总价中除去羊只饲料成本20%,总药品成本为500元计算,育肥增加盈利10452元,平均体重增加8.17kg,对照组平均体重增加4.56kg,育肥后平均增重提高了44.19%,试验组育肥增重、饲料报酬、育肥经济效益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所以断奶羔羊舍饲育肥增重效果好,此时出栏后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3.
为评估罗非鱼湖病毒(tilapia lake virus,TiLV)跨境传入风险,按照OIE传入风险评估框架,从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3个方面,开展了TiLV跨境传入风险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分析认为:活的敏感鱼类(包括亲鱼、鱼卵和鱼苗),用做鲜活饵料的鱼类(野杂鱼)及冰冻和冰鲜的敏感鱼类(包括去除内脏的鱼肉)TiLV传入风险较高,而敏感鱼加工类产品、非敏感鱼类(包括活的和其他形式的产品)及运输活鱼的水、包装、运输工具和用具等传入风险较低。建议不从疫区进口高风险产品,对于低风险产品可以自由贸易,而对运输活鱼的水、包装、运输工具和用具等要进行强制常规消毒。  相似文献   
94.
奶牛乳腺中的初级吞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PMN)和巨噬细胞构成了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1道防线。在健康奶牛的乳腺中,巨噬细胞占主导地位且充当哨兵的角色。当病原体侵入乳腺时,巨噬细胞及乳腺上皮细胞就会释放出直接将PMN迁移到该区域的趋化剂,使PMN从循环中迅速流入并吞噬和杀灭细菌,起到保护的作用。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2道防线是由记忆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组成的网络,它们与第1道防线相互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了解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可为研究和调节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就奶牛乳腺免疫细胞防御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5.
根据新陆早63号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植棉区的品种特性及生长表现,介绍了新陆早63号大面积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新陆早63号的机采适宜性及综合性状优势,并从种植模式、播种技术、中耕除草、科学灌水、合理施肥、化学调控、 打顶整枝、病虫害防治、脱叶催熟、机械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其配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当地机采棉提质增效、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品种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湖北省杂交棉栽培技术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的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97.
翻飞鸽飞行时空中进行翻转的遗传特征,生物学家将其翻转机理解释为求偶展示,或者为逃避天敌,诸论点至今各执一词。新疆具有诸多家鸽品种与传统驯养方法,其中新疆翻飞鸽为中国翻飞鸽重要基因库。经过长期驯养,新疆翻飞鸽表现出卓越翻转技能、独特形态构造和俊丽外貌。相对国外翻飞鸽研究历史与成果,新疆翻飞鸽研究成果稀少。新疆翻飞鸽种质与传统驯养方法为翻飞鸽种质起源、扩散及其翻转机制的认识和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物种变异提供科学素材,为新疆翻飞鸽种质保护与传统驯养方法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爱密挺在水稻、棉花和茶叶上的施用效果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在湖北省的试验示范情况,结果表明,在水稻、棉花和茶叶上使用爱密挺可促进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其在水稻、棉花、茶叶等作物上的施用效果和技术。  相似文献   
99.
西藏野生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0对AFLP引物及13对SSR引物,分析了43份来自西藏地区部分野生类型油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10对AFLP引物共得到276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带214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7.5%,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到21.4条多态性带。1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5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51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9.5%。通过对西藏野生类型油菜资源的遗传距离以及聚类分析,可将西藏野生类油菜分为两大类群,分别为白菜型和芥菜型野生油菜种质资源;两种分子标记适合揭示西藏野生油菜的遗传多样性,西藏野生类型油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这些结果有利于对西藏野生油菜的进一步鉴定和归类,从而利用其丰富的遗传资源,培育优良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0.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基因芯片技术成为研究功能基因组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文章简述了 .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并主要从基因表达水平检测与基因功能鉴别,新一代分子标记一单核甘酸多态性(SNPs),miRNA表达调控三个方面,阐述其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