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72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61篇
  24篇
综合类   555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69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5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优质饲草饲料是天然草场退牧还草项目中人工草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牧民定居、舍饲圈养、快速育肥的基础,也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和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因此通过建立高标准饲草饲料生产基地,扩大饲草饲料种植面积,以期获得充足的优良饲草料,从而逐渐缓解草畜矛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为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82.
[目的]通过对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研究,为新疆干旱荒漠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建设和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良旱生环保植物资源和牧草资源.[方法]试验区内选择适宜地块,播种野生伊犁心叶驼绒藜种子,采用野外实测调查与室内统计分析研究相结合,对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伊犁心叶驼绒藜寿命长(可达50 a以上),植株高大,株丛密集,分枝多,地下根系发达(多年生植株主根入土超过5 m),耐严冬酷暑,耐旱、耐寒、耐盐碱,土壤pH 8.0,总盐1.0;~2.0;,种子正常发芽,是新疆荒漠草原植被复壮和补播改良草地的优良品种.[结论]伊犁心叶驼绒藜仅分布在我国新疆北部.它生态幅度宽,是天然荒漠草原草地上宝贵的野生优良饲用植物资源之一,特别是在新疆荒漠草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3.
本文对丰香草莓在大棚内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从品种选择、苗圃地准备、育苗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运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以期为农民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84.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分区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耕地生态服务功能与生产功能同步提升是"新时代"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目标,而面向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高标准农田分区及调控设计是生态型农田建设有效实施的根本前提。论文以榆中县为例,首先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权衡交易综合评价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对研究区生境质量、土壤保持、碳固持和食物供给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分析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规律,明确各研究单元低值生态服务类型;其次,对影响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障碍因素进行识别,将其划分为可调控与不可调控2种类型;第三,通过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关系框架,结合可调控的障碍因素,确定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主导方向,进而提出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方法及调控措施。研究指出,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可以有效促进"田、水、路、林"各项工程措施的生态效应发挥,是实现生态服务功能和生产功能同步提升、目标融合的有效模式,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创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85.
林业病虫害是病害与虫害的简称,所谓的病害是指林木自身和致病因素,在各种不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树木和致病因子发生互相作用以后,就容易生病;虫害主要是指害虫对树木的危害。本文将简析林业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并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86.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动物或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包虫囊)所致的疾病。现阶段,甘肃、青海等高原地区已经成为包虫病发生的主要地区,本文以某一牧场羊为例,重点介绍包虫病的症状、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987.
内蒙古耕地资源变化过程与粮食生产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水热等基本条件相差悬殊,土地资源分异非常显著,耕地资源也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域差异。本文利用内蒙古自治区50多年的统计数据和近9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过程,耕地面积变化过程的地域差异及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内蒙古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随人均耕地的增减有较大起伏,两者的变化基本同步,并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有减少的趋势,故从粮食生产安全角度考虑,保护耕地成为粮食生产安全的根本保障。基于此,从珍惜和保护好现有耕地,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侵占耕地,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加强基本农田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监督及建立耕地利用考核体系,缩减土地征用利益空间等方面提出了耕地保护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8.
针对目前人工筑埂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和筑埂质量不理想等问题,设计一种可调节埂型的水田筑埂机。该筑埂机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集土作业总成、压实成型作业总成和机架等部分组成。阐述其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设计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其关键部件的简化模型,采用离散元和有限元软件,分别对集土装置和镇压成型装置进行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集土装置的弧形刀片优化后受到的等效应力小于其许用应力,镇压成型装置的强度和刚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89.
遮阴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灌浆特性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遮阴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冬小麦拔节至成熟期遮阴50%(透光率为50%的遮阳网)和自然光2种光照条件下各设置5个种植密度:450(M1)、525(M2)、600(M3)、675(M4)和750万株/hm~2(M5),测定不同处理冬小麦灌浆特性及籽粒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遮阴较自然光条件明显降低籽粒灌浆速率,但最大灌浆速率(V_m)出现的时间(t_m)有所提前,灌浆快增期持续的时间(Δt)缩短1.8~3.6 d;籽粒容重和出粉率的降幅分别为4.98%~6.69%和2.70%~6.39%;但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降落值和沉降值明显高于对照各处理,各指标升高幅度依次为:1.60%~12.50%、2.65%~19.03%、2.58%~7.91%和0.16%~11.44%。遮阴下冬小麦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延伸度、拉伸阻力及最大拉伸阻力均显著高于自然光照下,但面团吸水率、弱化度及拉伸比明显低于自然光照条件。遮光和自然光最高产量分别为M2处理5 250.26 kg/hm~2和M3处理9 190.07 kg/hm~2,与自然光相比,遮阴导致各密度平均产量降低45.43%,平均生物量降低28.45%,平均收获指数提高23.68%。综合考虑各项品质指标和籽粒产量,在50%遮阴条件下,密度为525万株/hm~2可供新疆南疆地区核桃小麦间作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990.
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土风蚀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风蚀特征,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葡萄、果桑、欧李、玉米留茬免耕、玉米翻耕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土壤含水量、粒径及风蚀量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未出现降水事件之前,5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均呈现随时间增加而下降的趋势,3种林果用地中土壤水分下降幅度表现为葡萄欧李果桑。(2)研究区5种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粒度主要为砂砾,含量达47%~63%。0.05~0.002 mm的粉粒是该区域风蚀过程中损失的主要颗粒。(3)5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地表风蚀量表现为玉米翻耕地葡萄玉米留茬免耕欧李果桑。在该区域土壤风蚀防治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小尺度上合理调整果桑等林果用地与葡萄、粮食用地土地利用布局的方式,达到降低近地表风速、拦截风沙、降低风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