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GIS的葡萄园土壤养分管理及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面积约200 hm~2的孟酄村葡萄园0~30 cm土壤养分进行了空间变异特性和分区平衡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土壤N、P、Mn、Zn、S变异较大,测试值变异系数在35.1%~63.6%之间。土壤N、Mn含量空间分布趋势以大块状变异为主,具有较强的渐变性分布规律。而土壤P、K、Zn、B含量空间分布则以小块状变异为主。基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规律的分区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度增加葡萄产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分区平衡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葡萄增产幅度为13.7%~14.8%,增收幅度为17 040~17 820元/hm~2。  相似文献   
42.
滨海盐土灌水脱盐动态的土壤质地和水质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天津滨海新区的野外灌水脱盐试验,对比分析了灌溉淡水、中水和微咸水的中壤质、重壤质土和粘土土壤含盐量及pH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粘质滨海盐土经灌淡水后的土壤全盐量降低是逐渐的;重壤质滨海盐土的土壤全盐变化趋势与粘质土相似,最初4次灌水使各层土壤全盐累积降幅较大;中壤质滨海盐土则第一次灌水后土壤含盐量降低较多,表层(0~20cm)由1.75%降到0.511%,以后灌溉土壤全盐量降低得较缓慢,20~40cm土层的含盐量始终降低得较缓慢。灌溉淡水、中水、微咸水均能使土壤全盐量降低,灌溉中水、微咸水后表层和土体下层土壤的含盐量均逐渐降低,而灌溉淡水的表层土壤全盐量以初次降低明显,土体下层的土壤全盐量始终变化幅度较小。同灌淡水的情况下,中壤质滨海盐土的土壤pH较为稳定,在7.5~8.5范围,而重壤质和粘土在最初表现下降,至约7.5后上升到8.5~9.0范围,质地越粘土壤pH越高。灌溉淡水、中水、微咸水均使土壤pH有升高的趋势,灌溉淡水后表层土壤pH能够上升到9.0,灌溉微咸水、中水后土壤pH能够升高至8.5左右。  相似文献   
43.
重度盐渍化土壤灌溉碱性淡水与施用改良剂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试验采用了灌水和施用改良剂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度盐渍化土壤进行改良。试验采用2因素3水平组合设计,3个灌水量,3个改良剂施用量,12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灌水量525m3/hm2土壤全盐量由1.72%降至0.48%~0.64%、灌水量750m3/hm2土壤全盐量降至 0.4%~0.6%。改良剂不同施用量与对照相比,土壤ESP下降幅度为2.83%~26.44%;土壤HCO3-下降幅度9.13%~43.47%;土壤Cl-下降幅度19.6%~29.9%;土壤SO42-增加幅度10.36%~58.22%;土壤Ca2+增加幅度0.68%~62.24%。灌水量750m3/hm2洗盐效果明显,改良剂施用量4500kg/km2防碱效果明显。但从节水和土壤盐分积累分析,灌水量525 m3/hm2、改良剂施用量3000 kg/km2为宜。  相似文献   
4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高磷钾土壤不同施肥水平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土壤中养分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各处理番茄植株和果实中氮和钾的吸收量增加,叶、茎、果实中钾的吸收量明显高于氮、磷的吸收量;每1 hm~2N、P_2O_5、K_2O的追肥量为277.5、83.25、416.3 kg时,番茄产量较高,品质最好,且养分投入量低,土壤中盐分和养分累积相对较低,但磷、钾吸收量偏高,因此在该施肥方案基础上增施氮肥,降低磷、钾肥的施用量更利于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在天津滨海盐渍土壤上,野外现场采用饱和土浆法快速测定的土壤电导率与质量法测定的土壤含盐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60个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样品的分析表明:野外饱和土浆法与土壤全盐量之间呈现分段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得出了天津滨海新区土壤含盐量在0.04%~3.64%范围内野外饱和土浆法与质量法土壤含盐量的关系方程。经比较验证,野外饱和土浆法推算出的土壤含盐量与质量法实测的土壤含盐量有很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钾、钙、钠交互作用对蔬菜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共11处理研究钾、钙、钠交互作用对小白菜生长和钾、钙养分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施用钾肥或钙、钾配施均能提高小白菜对钾、钙的吸收,钙、钾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适量的钙对小白菜吸收钾素产生促进作用,过量的钙则产生抑制作用。钙、钾用量分别0.33、0.67g/盆(Ca2K3处理)时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小白菜干物质积累量和钙、钾吸收量。[结论]在土壤钠水平较低时,施用一定量的钙能有效缓解钠对小白菜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47.
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天津市土壤盐渍化的效果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研究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盐渍化的效果,以天津市为例,结合ArcGIS9.3与试验分析方法,分析说明农田水利建设对土壤盐渍化改良的作用。结果表明,1982-2008年,盐渍土面积由49.40×104hm2,降低到32.42×104hm2,18.76%的盐渍土完全脱盐化,其他土壤盐化程度也大大降低;2006-2010年,来自于盐渍土的新增耕地面积减少了2.54×104hm2,但有1.11×104hm2的沟渠转换成耕地;0~60 cm内的滨海盐渍土剖面中,排水体系完善的耕地,69.81%以上在轻度盐化以下,而排水体系较差的荒地,40%以上为盐土,仅14.85%在轻度盐化以下。1982-2005年,易形成盐渍化的土壤面积由65.55×104hm2,减少到49.60×104hm2,减少区域与盐渍化降低区的分布区域一致。因此,农田水利建设是通过改良盐渍土的形成环境,从而达到治理盐渍化的效果。对于沟渠分布过密的脱盐化地区,可将部分废弃沟渠纳入宜耕后备资源中,通过土地整治促进农田集中连片,进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相似文献   
48.
基于GIS的天津滨海新区土壤盐渍化空间分布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和GIS技术相结合,对天津滨海新区进行土壤盐渍化分布调查。结果表明,滨海新区土壤全盐平均含量为0.818%,土壤pH值平均值为8.43,土壤Cl-和Na+的平均含量接近,分别为0.27%和0.22%;从滨海新区土壤全盐空间分布上来看,从西部到东部沿海基本呈条带状分布,土壤全盐含量逐渐升高。对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的分布面积进行了统计,非盐渍化土壤分布面积很少,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18%,轻度盐渍化土壤分布面积为 107.4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6.34%,中度盐渍化土壤分布面积 173.51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10.24%,重度盐渍化土壤分布面积为 217.36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12.82%。盐土面积为 1 142.8 km2,占滨海新区陆地总面积的 67.42%,其中全盐含量为 0.6%~1.0%、1.0%~1.5%、>1.5%的分布面积分别为388.47、411.82、342.51 km2,分别占总面积的22.92%、24.3%、20.21%。  相似文献   
49.
为了确定制种黄瓜合理的灌溉制度,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制种黄瓜生长及种子产量对不同灌水时期和灌水量的响应。试验共设2个控水时期(5~6片叶到黄瓜授粉前,授粉后到拉秧),每个控水期分4个灌溉水平,结果表明,制种黄瓜不同生育期对水分供应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授粉前是响应水分亏缺的敏感期,本试验中,与对照处理相比,在授粉前灌溉总量减少6.5%~12.9%,但会导致种子产量减少82.0%~95.7%,灌溉水利用率减少80.8%~95.1%;授粉后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减弱;无论在授粉前还是授粉后增加灌水量均没有显著提高种子产量影响,而使灌溉水利用率有一定的降低。试验得出,当制种黄瓜长至5~6片叶时,在授粉前适宜的灌水量为每株2~3 L,灌水间隔4 d,在授粉后适宜的灌水量为每株3 L,灌水间隔2 d,如此可实现制种黄瓜节水丰产。  相似文献   
50.
冬小麦不同调亏量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轻度、中度、重度三种不同调亏灌溉量,在冬小麦浇灌冻水和拔节水时进行调亏处理,结果显示,重度调亏处理在比正常灌水量减少40%的情况下,产量、千粒质量和穗粒数均低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减少56.25 kg、6.2 g和5.7粒;中度调亏处理在比正常灌水量减少25%情况下,产量、穗粒数也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明显;轻度调亏处理在比正常灌水量减少15%情况下,产量、千粒质量、穗粒数等项指标或高于对照或等同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