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1篇
农学   22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徐理  朱龙付  张献龙* 《作物学报》2012,38(9):1553-1560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维管束病害,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常规的防治手段可以局部控制但不能有效防治,采用传统的抗病育种策略培育抗病品种成效缓慢,因此对其防治一直是棉花生产上的难题。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棉花对黄萎病的抗病机制方面。本文结合其他植物抗病研究进展从抗病基因介导的信号路径、乙烯在棉花与黄萎病菌互作中的作用、棉花对黄萎病菌的生理生化抗性以及棉花组织结构与黄萎病菌的抗性等4个方面总结棉花抗黄萎病的机制,以望对棉花抗病分子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2.
以凯旋金露梅、迎红杜鹃、黄花锦带、麦李、大花木绣球、茶条槭绿枝为研究对象,利用扦插技术,对影响插穗生根的光照强度、环境温度、插床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筛选,建立稳定扦插繁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3.
用不同剂量(10、30、50mg/kg)的小花棘豆总黄酮给小鼠灌胃,观察其对小鼠游泳能力的影响,待小鼠力竭后测定其13项血液生理指标,血液和器官组织的相关酶活性以及中间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添加小花棘豆总黄酮可延长小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降低机体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百分数,提高血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数、中值细胞百分数、粒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有效提高了小鼠血清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的活性;降低了脂褐素、丙二醛、乳酸和尿素氮的含量,增加了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含量。说明小花棘豆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损伤功效。  相似文献   
64.
利用PCR克隆技术,在番茄Micro-Tom的cDNA中分离出一个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命名为SlMAPK12(GenBank登录号为JF795447)。该基因编码621个氨基酸,含有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1个区域,磷酸化位点为TDY(苏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属于D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它与拟南芥、杨树、蓖麻等D组MAPK具有高度一致性。利用RT-PCR及qRT-PCR技术分析SlMAPK12的时空表达特性,发现SlMAPK12在Micro-Tom植株的多个器官中均有表达,在雄蕊中的表达量最高。对Micro-Tom幼苗进行(38±1)℃高温处理,发现SlMAPK12在雄蕊中的相对表达量增高,于12h时点达到最高,而后下降。推测SlMAPK12可能参与番茄花粉发育过程中的高温胁迫反应。  相似文献   
65.
茄28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loctopunctata Fabricius)的我国茄科植物上的重要的害虫种类.本文以此虫为材料,研究了该虫的交配起始时间与交配持续时间,以及不同的交配持续时间其产卵量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虫的交配起始时间和交配持续时间变化幅度较大,平均分别为(36.61±3.24) min和(49.87±1.06) min,且两者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雌虫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与交配持续时间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表明延长交配时间与雌虫贮存的精子数量相适应.同时,结果还表明,该种类至少需要10 min以上的交配才能导致卵的孵化.  相似文献   
66.
为探索48%仲丁灵乳油在南方稻田应用的可行性,2011年通过田间试验了该药剂对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水稻移栽后7 d 施用48%仲丁灵乳油1080~3600 g(ai)/hm2,对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稗草、马唐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阔叶杂草鸭跖草、节节菜和莎草科杂草异型莎草、牛毛毡具有明显的兼治作用,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以在示范的基础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上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以幼虫滞育越冬.本文总结了二化螟滞育生物学特性的总体研究进展,包括滞育诱导、滞育的维持和解除、滞育后的发育、越冬滞育幼虫的年龄组成、越冬滞育幼虫抗寒性与越冬存活等方面.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杂草稻在稻田呈蔓延趋势,稻田中杂草稻的大量存在对栽培稻产量及品质造成危害,进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指导农民区分杂草稻与栽培稻并及时防治,文章对杂草稻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不完全叶长于松粳系列品种的栽培稻,与龙稻系列和东农系列的栽培稻无差异;有叶舌、叶耳及叶毛,与栽培稻无差异;杂草稻有芒,呈褐色、黄色、紫色,长26~79 mm,栽培稻无芒或芒很短;杂草稻的颖壳色有褐色、稻草色、黄带黑斑等多种颜色,栽培稻的颖壳呈黄色;千粒重较栽培稻轻  相似文献   
69.
70.
本文探讨了苎麻织物刺痒感的评价方法,并对其中利用压缩织物时表面毛羽集合体的力学指标来评价刺痒感的方法作了重点分析和验证.主要从织物结构的角度对影响苎麻织物刺痒感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