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174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171篇
  134篇
综合类   791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428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药剂防治夏秋辣椒炭疽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夏秋辣椒炭疽病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和80%炭疽凯越可湿性粉剂第3次施药后防效分别达90.56%和84.20%,极显著优于其他农药,其中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保产效果达43.82%.  相似文献   
52.
甘蓝是宁波市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以脱水加工和冷冻保鲜为主,产品出口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一些基地由于多年连作,干烧心现象发生严重,个别田块干烧心发病率达100%,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加工利用率和品质,严重影响了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开展了叶面肥防治甘蓝干烧心病的研究,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3.
养蜂业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不占地、不争粮、无污染,是一项非常适合农民家庭饲养的养殖业,特别是那些难离故土、不愿放弃农业耕作的农民发展的家庭养殖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蜂产品的保健价值认识的提高,蜂产品价格逐年稳步上升,养蜂业经济效益也逐年提高,许多农民希望利用当地蜜源条件发展养蜂业,建立家庭定点养蜂场。为了帮助这些农民依靠定点养蜂尽快脱贫致富,现就建立家庭定点蜂场技术要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4.
俄罗斯沙棘优良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北”地区和黄土高原是中国沙棘亚种的分布中心,现已有大面积人工沙棘林,但其果小、刺多,产果量低,采果难。为此,作者于1997-2006年承担水利部“948”沙棘引进项目,以解决该地区沙棘优良品种缺乏问题。通过8年试验研究,引进俄罗斯大果无刺沙棘优良品种、类型40余种,分别在“三北”和黄土高原地区的7个主要试验基地进行引种试验,从中初步筛选出效果较好的9个优良品种、类型。它们生长发育良好,抗性较强,具高产、优质特性,并已开始利用引进的俄罗斯沙棘与当地中国沙棘杂交,培育出第一代杂交种。在引种选育和对俄罗斯沙棘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良种的集约栽培和繁育做了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通过本项目实施,为做好沙棘引种选育工作提供了良种,这对大面积建造高产、优质人工沙棘林和沙棘果园,加速黄土高原和“三北”地区的环境治理、发展地方经济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水利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设施。基于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分析河流形态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以及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着趋利避害的基本态度,提出要达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Dof家族是典型的植物特异性锌指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中可以对非生物胁迫产生应答.为初步研究大豆Dof家族主要转录因子编码基因GmDof4和GmDof11在大豆抗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原理,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豆幼苗中GmDof4和GmDof11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并使用PlantCARE在...  相似文献   
57.
不同生物质炭输入水平下旱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采用小区定位试验,对不同生物质炭输入水平下春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CO_2、N_2O和CH_4)的排放通量进行全生育期连续观测,并分析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6个生物质炭输入水平处理下[0 t·hm~(-2)(CK)、10 t·hm~(-2)、20 t·hm~(-2)、30 t·hm~(-2)、40 t·hm~(-2)、50 t·hm~(-2)],旱作农田土壤在春小麦全生育期内均表现为CH_4弱源、N_2O源和CO_2源。全生育期各处理CH_4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0.005 7 mg·m~(-2)·h~(-1)、0.0047 mg·m~(-2)·h~(-1)、0.003 6 mg·m~(-2)·h~(-1)、0.003 3 mg·m~(-2)·h~(-1)、0.002 7 mg·m~(-2)·h~(-1)和0.000 4 mg·m~(-2)·h~(-1),N_2O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0.230 5 mg·m~(-2)·h~(-1)、0.144 1 mg·m~(-2)·h~(-1)、0.135 3 mg·m~(-2)·h~(-1)、0.098 9 mg·m~(-2)·h~(-1)、0.125 0 mg·m~(-2)·h~(-1)和0.151 3mg·m~(-2)·h~(-1),CO_2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0.449 2μmol·m~(-2)·s~(-1)、0.447 0μmol·m~(-2)·s~(-1)、0.430 3μmol·m~(-2)·s~(-1)、0.391 4μmol·m~(-2)·s~(-1)、0.408 0μmol·m~(-2)·s~(-1)和0.416 4μmol·m~(-2)·s~(-1)。土壤CH_4排放通量随生物质炭输入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生物质炭输入量小于30 t·hm~(-2)时,土壤N_2O、CO_2排放通量随其输入量增加而显著减小,但当其输入量超过30 t·hm~(-2)时,N_2O、CO_2排放通量则呈显著增大趋势。各处理在5~15 cm土层平均土壤温度差异显著(P0.05),在5~1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土壤温度及含水量受生物质炭影响明显;且CK处理不同土层的土壤温度及含水量波动最大,生物质炭输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同土层土壤的水热变化幅度;N_2O、CO_2排放通量与10~15 cm土层土壤温度呈显著性负相关,与20~25 cm土壤温度呈显著性正相关;CH_4平均排放通量与5~10 cm土层土壤温度呈显著性负相关,与其含水量呈显著性正相关;N_2O平均排放通量与15~20 cm土层土壤温度呈显著性正相关;CH_4、N_2O、CO_2平均排放通量与0~5 cm土层土壤水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生物质炭的输入能够减小温室气体的排放,且会因其输入量的不同而异,因此适量应用生物质炭有利于旱作农田生育期内增汇减排。  相似文献   
58.
铜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耐性植物累积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铜陵矿区研究了4种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菌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农田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采用ICP-MS分析了土壤中As、Cd、Cr、Cu、Zn、Pb的重金属全量及植物对As、Cd、Cr、Cu、Zn、Pb的积累情况。并计算了四种植物对重金属的生物转移系数BTC(Biological Transfer Coefficient)。结果表明:铜陵狮子山铜矿废弃地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菌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群落的土壤养分状况相对较好,农田紫云英的养分状况次之,杨冲山尾矿库分布商陆(Phytolacca acinosa)的土壤养分状况最差。商陆耐瘠薄土壤、尾矿区与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全量分析表明,杨山冲尾矿库附近农田土壤(种植紫云英)铜、镉、铅、锌总量均超过国家农业用地土壤二级标准,尾矿废弃地分布鸭跖草、茵陈蒿的土壤全铜含量超过国家工业用地土壤二级标准,土壤受Cu污染最严重。菌陈蒿、鸭趾草对高含量的土壤铜表现出很好的耐性。鸭跖草对砷和铅的转移系数大于1,茵陈蒿对镉与锌的转移系数大于1。鸭跖草、茵陈蒿、商陆都可以作为矿区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59.
荒漠地区梭梭植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梭梭是防风固沙、改善沙漠环境的优良树种。根据多年的造林实践,从梭梭的苗木与造林地选择、造林时间、造林方法等方面总结了荒漠地区梭梭植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60.
稻田套播和氮素对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稻田套播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氮肥运筹下稻田套播方式对中筋小麦扬麦10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稻田套播方式对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与传统条播方式相比,在同一氮肥运筹下套播方式中筋小麦除籽粒总淀粉及其组分含量显著高于条播方式外,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磨粉品质和面粉品质以及淀粉糊化特性的主要指标低于传统条播,且差异显著。稻田套播方式不利于中筋小麦扬麦10号优质的形成,在江苏淮南地区中筋专用小麦采用稻田套播方式宜适当增加施氮量且追氮适度后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