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21.
利用cDNA-AFLP检测甘蓝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时序性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cDNA-AFLP技术分别对4种具有不同败育时期特征的甘蓝雄性不育材料和遗传背景一致的可育材料进行分析, 揭示了4种不育类型育性相关基因的时序性表达特征, 并对4种育性相关基因分别选取1个转录表达片段(TDFs) 克隆测序。结果表明, 获得的113条不同表达方式TDFs可分为12种模式: 其中按照不同雄性不育败育顺序表达中断的有A、B、C、D 4种模式, 分别代表造孢细胞期、花粉母细胞期、四分体前期和四分体后期发育中断的育性相关基因。这4种表达模式包括76条TDFs, 占总TDFs的67.25%。结合发育中断模型和序列分析结果, 推测糖基水解酶家族基因、具有VQ结构域的基因、富含甘氨酸蛋白和促进游离小孢子解离的果胶裂解酶基因可能分别参与上述花药发育4个时期雄性育性的建成。  相似文献   
22.
银条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条菜(Stachys Floridana Schuttl et Benth.)又名银条、银白条、地灵、一串紫等,食用地下根状茎。其根状茎肉质脆嫩多汁、无纤维,炒食、煮食或制成蜜饯、酱渍均可,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具有润肺、补血、益肾之功效。1 植物学特征 根系较浅,以水平生长的匍匐根为主。地上茎直立,株高50~80cm。地上茎方形四棱,棱角有倒  相似文献   
23.
京欣砧5号是以自交系N15为母本,以N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黄瓜专用砧木一代杂种。该砧木发芽整齐,出苗壮,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嫁接黄瓜亲和力好,共生亲和力强,成活率高,结合面致密,耐低温弱光,抗枯萎病,有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效果。嫁接黄瓜后,瓜条亮绿无蜡粉,产量比对照领秀嫁接苗提高5.5 %。适宜早春和越冬保护地黄瓜嫁接栽培。  相似文献   
24.
西葫芦亲本扩繁过程对制种地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若利用昆虫进行授粉,需要选择2 km 以上的隔离区,即必须做到在这个区域内没有其他西葫芦或南瓜种植,否则制种地作物授粉雌花会受到“污染”,容易造成混杂,不能保证制种纯度。若采用人工辅助授粉,需在前一天下午为将要开放的雌、雄花蕾套上纸帽,第二天摘掉纸帽,完成人工授粉后再套上纸帽并做上标记。在实际制种生产中,会因一定的限制因素如授粉期遇到刮风下雨,套在花蕾上的纸帽会遭到破坏,失去隔离作用,授粉质量、种子纯度大打折扣。通过摸索发现,保护地内种植的作物与外界环境相隔离,不受外界昆虫干扰,并且在西葫芦亲本扩繁制种中利用蜜蜂定向授粉,比利用人工辅助授粉费用可节省一半以上,种子千粒质量相同,产量提高22 %左右。  相似文献   
25.
南瓜育种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南瓜育种相关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果与最新进展,包括基因组与转录组测序、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基因/QTLs定位、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单倍体育种及转基因育种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南瓜育种相关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南瓜育种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6.
南瓜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对多种疾病的防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南瓜中的果胶、环丙基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锌、铬(Cr)对防治糖尿病起主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南瓜的营养价值认识不够,除部分食用外,还有一部分作为饲料处理,导致南瓜品种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本文采用干法消解处理样品,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200份不同品种资源南瓜中铬的含量。其中203号样品总铬含量最低(0.015 3 mg/kg),233号样品总铬含量最高(0.520 0 mg/kg),且已超出国家限量标准(≤0.5 mg/kg)。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从200份不同南瓜品种资源中筛选出一批含铬量适宜的品种,为开展富铬南瓜新品种的选育奠定技术和种质基础,对利用南瓜防治糖尿病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利用马铃薯茎段离体筛选耐盐变异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智慧  李娟  张国裕 《园艺学报》2006,33(3):635-638
  以4个马铃薯品种的茎段为外植体, 在含不同浓度NaCl的培养基上直接诱导耐盐愈伤组织,筛选耐盐变异体。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的耐盐性有差异, ‘东农303’和‘鄂1号’愈伤组织诱导的最大耐盐浓度为0.8% , ‘费乌瑞它’为0.6% , ‘夏波帝’为0.4%。盐胁迫抑制愈伤组织芽和根的分化, 耐盐愈伤组织继代不宜超过8~10次。盆栽和离体鉴定表明, 筛选出的耐盐变异体保持了耐盐的特性。  相似文献   
28.
采用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相结合,同时采用海南加代穿梭育种方法培育出抗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病(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葫芦一代杂种京葫CRV4。父本为06-2-6-38-15-26-18,母本为08-19-15-29-18-20-58。该品种早熟,生长势中等,短蔓;瓜码密,连续结瓜能力强;商品瓜翠绿色,光泽度好,中长柱形,顺直均匀;耐热,不易早衰,适应性强,抗ZYMV 和白粉病;适合南北方春秋大棚和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29.
马铃薯微型薯在块茎生理及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马铃薯微型薯作为一个研究体系在块茎休眠机制、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调节、转基因和体细胞育种等多方面研究中的应用,指出了微型薯作为研究材料具有背景清楚、操作条件易于人为控制、繁殖诱导快速、结果观察检测简单明了等优点,并论述了微型薯与田间薯块在淀粉粒大小、内源ABA水平变化与薯块萌发的相关性等生理上的差异。同时对该系统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作了展望,认为微型薯必将成为与块茎相关研究的有用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