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健康畜禽养殖的主要内容包括:畜禽生产环境的清洁干净,所养殖畜禽健康无病,其产品无化学、生物性等有害物质残留等。健康畜禽养殖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及其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已越来越受到水禽养殖生产者的重视。目前,  相似文献   
32.
东台市地处江苏省长江中下游地区,甜瓜品种资源丰富。近年来,笔者在注重‘玉姑’‘西薄洛托’等高效甜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基础上,保护和挖掘了6个具有地方特色的薄皮甜瓜品种,经过2 a(年)的试验、示范、研究和提纯复壮,稳定了其特征特性,总结了配套栽培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地方甜瓜品种的生产效益,为今后的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叶霉病在江苏省东台市番茄主产地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春大棚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番茄叶霉病发病后,迅速蔓延,在短期内即可暴发流行,如忽视防治,损失将十分惨重,对东台市大棚番茄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4.
采用大棚栽培的扁豆,上市早,售价高,经济效益好。一般5月初扁豆就可开始上市,到霜降采收结束,每667m2产量3500-4000kg,收入5000-6000 元,高的可达8000-10000元。根据试验研究和部分农户高效栽培的经验,要实现大棚扁豆高效栽培目标,必须认真抓好以下五个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35.
苏北沿海地区双层大棚青椒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中部沿海是江苏省青椒的主产区,近年来,该地区通过采取双大棚多层覆盖,选用优质早熟品种等一系列栽培措施,使大棚青椒实现了春提早上市。现将栽培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品种要考虑几个影响因素:针对苏北沿海地区冬季经常遭遇的低温、寡照、高湿,早春回温慢等气候特点,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品种;根据提早上市的要求,应该选择高抗、优质、早熟品种;根据长距离运输要求,要选择耐储运品种。  相似文献   
36.
从2006年初起,广东广州、佛山、惠州、肇庆、茂名、湛江等地区的鸭群陆续出现多起症状类似的急性烈性,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疫情,病鸭通常以体温升高,两肢发软无力,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肿大,肝脏出血和坏死,消化道出血、溃  相似文献   
37.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是百合科多年生宿根性植物。其幼茎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特殊保健功效,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芦笋又是一种出口创汇的高效经济作物,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芦笋在国内市场上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青睐。因此,扩大芦笋种植,提高产量效益是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针对江苏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结合我市富东、三仓等镇芦笋高产增效栽培的经验,总结出如下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38.
青椒生长期长、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种植结构的调整,江苏省青椒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供应市场越来越广,栽培方式越来越多。特别是棚室栽培青椒,因其上市早,采收期长,避灾能力强,结果多,品质好,价格高,经济效益显著,成为设施高效农业发展的主要栽培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9.
采用大棚栽培的扁豆,鲜荚上市早、售价高.5月初扁豆就开始上市,到霜降采收结束,667 m2产量3 500~4 000kg,收入5 000~6000元.根据试验研究和部分农户高效栽培的经验,要实现大棚扁豆高效栽培目标,必须认真抓好以下5条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40.
气象资料显示,本地连续18年来出现暖冬现象,这给啤酒大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单株分蘖增加,群体总量偏高,倒伏危险上升,生育期提前,拔节期平均前移8d,主茎幼穗容易受春霜的冻害。针对暖冬现象,应当选择适宜的大麦品种,适当推迟播种期,减少播种量,加强越冬期的田间管理。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