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5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长白落叶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了估计出其林下凋落物的现存量,该文采用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18~40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统计学的克里格内插法结合定积分,对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的现存量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①不同分解程度凋落物层质量的变异函数模型均为球状模型,且随着凋落物分解程度的加深,其水平方向上的异质性程度呈增强趋势。②非参数统计的成对样本符号检验结果表明,变异函数分析结果基础上的克里格内插法适用于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分解程度的凋落物层质量估计。利用此估计值,拟合其与位置坐标值之间的多元回归关系式均为二元十次余弦级数多项式。在此多项式的基础上,通过定积分的方法(积分区间为整块样地的大小),估计出18~4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的未分解层、轻度分解层、中度分解层和重度分解层的质量分别为5.35~8.46、5.60~10.62、0.60~7.99、3.41~17.76 t/hm2。③采用地统计学的克里格空间插值,结合多元回归和定积分的方法,可以实现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的估计。   相似文献   
22.
红松人工林能量环境与光能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28年生的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到达林冠作用层的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以及林分辐射平衡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揭示了红松人工林的能量环境特点。在一个生长季内到达红松人工林林冠上层的太阳总辐射为2580.64MJ/m~2,其中直接辐射为1508.52MJ/m~2,散射辐射为1072.12MJ/m~2;透过林冠到达林地的太阳辐射为277.25MJ/m~2,透射率为10.74%。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下来的有机物以生物能量表示的年净生产量为16.89MJ/m~2,生长季内系统接受的太阳净辐射为1091.88MJ/m~2,从而推算出以生长季内太阳净辐射为基础的红松人工林的光能利用率为1.55%。  相似文献   
23.
林分密度对水曲柳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林分密度对水曲柳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规律,在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选择不同造林密度(2 200、2 500、4 400、10 000株/hm2)的13年生水曲柳人工林,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在每种密度处理各设置3块样地,进行了林分碳储量与乔木层年净固碳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水曲柳林分密度增加,其乔木层、凋落物层、土壤层以及生态系统碳储量均随之增大,而林下植被层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不同密度林分的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土壤层以及生态系统碳储量差异均显著(P<0.05),而凋落物层在各密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种密度水曲柳林分碳储量的空间分配均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土壤层和乔木层碳储量分别占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79.6%~82.4%和14.1%~17.0%,是人工林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水曲柳人工林乔木层的年净固碳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造林密度为2 200株/hm2林分的年净固碳量明显低于其他密度林分(P<0.05)。上述结果说明提高造林密度对增加幼龄林分碳储量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4.
水曲柳天然更新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白山北部地区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5种林分类型中的水曲柳天然更新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水曲柳在所有林分中更新株数和更新频度均超过其他树种,在针叶树人工林下水曲柳更新最好,更新株数达12 261 ~50 012株·hm-2,而在软硬阔混交林下更新相对较差(3 329株·hm-2),在自身林下更新最差(1 852株·hm-2);草本盖度是影响水曲柳更新的重要因素,水曲柳更新数量与草本盖度呈明显负相关;水曲柳在母树附近更新不良,距母树(S)S<5 m处仅有9.5%的更新幼苗出现.经室内种子发芽试验测定,水曲柳未分解凋落叶水浸液在高质量比时,对自身种子发芽抑制作用明显.从而说明,过高的草本盖度和凋落物自毒作用可能是导致水曲柳自身林下更新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
春季是造林绿化的黄金季节,为了抢抓造林时间,确保疫情防控与造林绿化两手抓、两不误。近日,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早谋划、早行动,造林绿化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毛乌素沙地库伦生态经济圈的经济结构与效益,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2020年鄂托克前旗394户库伦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计算与评价,比较了农林牧业能值投入与产出并进行结构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依主要能值指标可将毛乌素沙地库伦生态经济圈运营模式分为四类,畜牧型(模式Ⅰ)、林牧型(模式Ⅲ)和农林牧型(模式Ⅱ和Ⅳ),其中模式Ⅰ总...  相似文献   
27.
张彦东 《林业研究》1994,5(2):46-53
Energycirculatingbetweenliveandenvironmentsystemsformesanenergyflowofaecosystem.Itissignificanttocorrectlyrecognizethepatternofenergyflowinaecosystemfordeterminingthemeasurementofforestmanagement.Thepaperstudiedenergydistributionandtranslationpattern.whichcanprovideatheoreticalbasisforreasonablymanagingkoreanpineplantations.MethodofRescarchThestandinvestigatedisapurekoreanpineplant-ationthatwasplantedinl96l,withspacingofl.Oxl'5m;itwasthinnedfor4timesafterreachingclosureandnowhasadansityofl52…  相似文献   
28.
混交条件下水曲柳落叶松根系的生长与分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用土钻法调查了水曲柳、落叶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的根系分布 ,并在温室内用盆栽和床栽方法测定了混栽及纯栽水曲柳、落叶松的根系生长。野外调查结果表明 :在混交林中 ,水曲柳、落叶松根系的水平分布不同 ,在水曲柳、落叶松相邻行间和水曲柳带内 1、2行间 ,水曲柳根密度分别为 32 37 2g·m- 3 和 3130 2g·m- 3 ,无明显差异。而在水曲柳落叶松相邻行间和落叶松带内 1、2行间 ,落叶松的根密度分别为 939 4g·m- 3 和2 745 3g·m- 3 ,差异明显。水曲柳根系有向落叶松带伸展的趋势 ,而落叶松根系的分布则受到水曲柳的抑制。混交林中根系的垂直分布更加均匀 ,在水曲柳落叶松相邻行间 ,0~ 10cm、10~ 2 0cm和 2 0~ 30cm土层内根量分别占总根量的 41 9%、2 8 7%和 2 9 4%。而水曲柳纯林中分别为 6 1 0 %、31 6 %和 7 4% ;落叶松纯林中分别为 5 5 6 %、2 7 9%和 16 5 %。温室栽培实验表明 :无论盆栽和床栽 ,混栽水曲柳的根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均高于纯栽 ,尤其是≤ 2mm细根生物量增加明显 ,盆栽时增加 2 8 8% ,床栽时增加 36 5 %。而混栽时落叶松的根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均低于纯栽。水曲柳的地下 地上比较高 ,约是落叶松的 2倍。水曲柳的根生物量约是落叶松的 4~ 6倍。上述结果说明 ,水曲柳的地下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9.
以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0年生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根序分级方法将水曲柳细根划分四个等级,将各等级活根与死根间的氮(N)含量(μg/cm)差异加以比较,研究水曲柳各级根序死亡脱落前是否发生N的内循环,并量化各级根序细根的N内循环率。结果显示:水曲柳一级根和二级根不存在N内循环,三级根和四级根有N内循环发生,内循环率分别为26.03%和50.93%。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细根N内循环,应该考虑根序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烟草平盘介质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平盘介质育苗较普通托盘假植育苗能显著提高烟苗叶片内叶绿素相对含量及成苗率,显著提高成苗期烟苗株高、茎粗、根冠比、主根长度、侧根数量及根体积,但叶片数少于托盘假植处理。移栽后,株高、叶片数、茎粗和最大叶面积等各项农艺性状均显著高于普通托盘假植育苗处理,病毒病、黑胫病发病率和病指显著降低,提高了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烤后原烟外观质量较对照处理较好,原烟光泽浓,叶片结构疏松,叶片厚度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