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鼠害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拉玛依农林业鼠害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建立的防风和农田防护林体系为农林业的发展设制了一道天然屏障,给害鼠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改善了鼠类的繁殖条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鼠害的治理单纯依靠同一种化学药剂,鼠类已产生抗药性和拒食性,另一方面,鼠类天敌大量减少又使鼠群失去控制。因此对鼠害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在当地主要鼠类的分布和鼠群密度的基础上,掌握防治时机,加强营林管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非靶动物,大力开发环保型生物药剂。  相似文献   
22.
添加乳酸菌和葡萄糖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花期收获的苜蓿经过0h、8h和32h的晾晒(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7.15%、38.45%、50.87%),添加不同含量的乳酸菌 葡萄糖(0、105cfu/g 20g/kg、106cfu/g 15g/kg、107cfu/g 10g/kg)进行青贮,其品质测定结果表明:无添加剂直接青贮时,苜蓿低水分(干物质含量为50.87%)青贮的效果最好,其青贮综合评定为82分;添加乳酸菌 葡萄糖青贮时,3种不同干物质水平中以凋萎苜蓿(干物质含量为38.45%)青贮后青贮料的青贮品质和综合评定最好;苜蓿较低干物质含量(27.15%)条件下,适中的乳酸菌和葡萄糖添加量(106cfu/g 15g/kg)可以得到最好的青贮效果和最高的综合评分;而在干物质含量为38.45%和50.87%条件下,乳酸菌和葡萄糖添加量为107cfu/g 10g/kg时,可以得到较好的青贮效果和最高的综合评分。  相似文献   
23.
24.
7种杀菌剂对窄截盘多毛孢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菌落生长和速率法,选择多菌灵,灵锈宁等7种杀菌剂,单用或配对等量混用,对云杉雪霉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窄截盘多毛孢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大多数混剂的毒力均显著高于单剂毒力,增效作用较大的混剂是:多菌灵+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多菌灵+福美砷,多菌灵+退菌特,托布津+退菌特,福美砷+退菌特。  相似文献   
25.
在微灌系统中,在均匀系数不小于70%或变化系数不大于30%时,灌水器的出流量和灌溉水的田间分布是正常的,并且可以简化成一直线分布。借助于灌溉均匀系数,作物蒸腾蒸发量和田间灌水量资料,利用直线分布可以评定田间水的亏缺量和深层渗漏量。在考虑以下几个参数的前提下,作者提出了最优化方法:水费、作物价格、深层渗漏的肥料等其它化学物质的损失和在治理受污染地下水时所需的费用。本优化方法中除净化地下污染水的费用外,其它参数均可通过灌溉试验得到。而有关净化污染的地下水的费用参数现阶段还没有可利用的资料。折衷的方法是在灌溉操作实施小定额(亏缺)灌溉来防止深层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计算机模拟表明:当设计的灌溉系统灌水均匀度大于90%和计划10%面积的亏缺灌水时,深层渗漏可以降低到全部灌溉水的1%以内。  相似文献   
26.
天山云杉茎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云杉茎枯病Truncatella angustata是中国的新记录病害,分布于新疆天山西部的巩留、查布察尔、伊宁、尼勒克林区,1986~1993 年平均发病率为2.6% ,低洼积水处发病较重,危害天山云杉幼苗茎基部,有时危害小枝,采用林业技术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防效为84.4% 。  相似文献   
27.
通过造林和再造林,增加森林碳汇量是目前公认最经济有效地解决CO2浓度上升的方法之一,人工林的碳汇作用也被认为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可能机制和最有希望的选择。根据国内外植树减排的计算规则,结合干旱区自然环境特征,提出了干旱区规模化植树CO2减排效果的计算方法,对植树减排计算因子的获取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应从政策、技术、市场等各个方面加强对林业碳汇的系统研究,明确和量化我国干旱区人工林造林再造林对全球气候变暖所作出的贡献。研究可为干旱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管理提供方法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分别采用维量分析法和"全体收获法",对克拉玛依人工杨树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地下植被层和地上凋落物层生物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排序为:树干(60.79%)树根(14.27%)树枝(9.84%)树皮(8.96%)树叶(6.14%);2径级在6~12 cm的乔木生物量占到61.78%;3单沟单植8 m×0.75 m和单沟单植4.5 m×2 m造林模式是该区域的较好选择;4在相同种植模式下,人工林内新疆杨比俄罗斯杨更具有优势;5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45.285 t·hm-2、1.753 t·hm-2和4.171 t·hm-2。  相似文献   
29.
克拉玛依人工林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工林与其周围荒漠灌木群落生物量及其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克拉玛依人工杨树林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为5.87 t·hm-2,荒漠灌木群落生物量为0.74 t·hm-2,人工林明显高于其周围荒漠;2林地土壤养分在不同土壤层次中的含量较荒漠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容重增加,但土壤含水率有较大提高;3人工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表层土壤有机质较荒漠降低8.83%,但林地10~30 cm和30~50 cm层土壤分别增加20.74%和33.13%;4林内各层土壤含水率与凋落物层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养分与生物量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30.
核桃腐烂病主要发病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低温、低温处理时间和接种菌饼直径3个发病因子对核桃腐烂病的发病率、感病指数及潜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核桃腐烂病的发生均有显著性影响,其影响程度依次为:接种菌饼直径>低温>低温处理时间,并且在-30℃下处理24 h后,接种菌饼直径为1.5 cm的条件下,核桃腐烂病发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