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7篇
  17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目的】研究旨在探究花生//高粱间作下花生对盐胁迫的响应,以期为逆境栽培提供新的视角。【方法】本试验以耐盐花生品种(花育25)和耐盐高粱品种(辽杂15)为试验材料,在正常(N)和0.25%盐胁迫(S)条件下设置花生单作(SP)和花生//高粱间作(IP),分别为正常土壤条件下单作花生(N-SP);正常土壤条件下间作花生(N-IP);盐胁迫条件下花生单作(S-SP)和盐胁迫条件下花生间作(S-IP),共4个处理组合。通过连续2年进行田间种植箱模拟试验,测定花生盐耐受指数(STI)、邻体效应指数(RII)、Na+/K+和根际养分等指标,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花生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花生//高粱间作模式下,花生RII均为负值,但在盐胁迫条件下,特别是连续种植2年后,S-IP处理组的负RII明显减弱,STI明显提高。在2019年,S-IP处理负RII较2018年降低了66.78%,相较N-IP处理降低了88.76%。2018和2019年S-IP处理STI相较S-SP处理均提高了27%左右。此外,花生//高粱间作有利于不同类型根系的发育,从而改变整体根系分布与结构并影响花生根际养分。其中N-IP处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相较N-SP处理平均升高6.19%,S-IP处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相较S-SP处理平均升高3.73%。盐胁迫条件下土壤钾素含量相较正常土壤条件显著增加,这可能是植物维持根际土壤Na+/K+稳态的初始防御响应,从而通过影响Na+、K+的选择性吸收与运输调控了花生体内Na+/K+稳态。相较S-SP处理,S-IP处理叶片Na+/K+降低了20.63%,叶片盐害系数(LSHC)减少了53.95%,光合潜力和光能转化效率得到明显改善,干物质积累能力和产量潜力也得到提高。其中S-IP增产潜力最为明显,相较2018年,2019年S-IP处理产量增加了17.95%。【结论】盐胁迫下连续花生//高粱间作能有效缓解花生的负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花生盐耐受指数,并通过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和调控花生Na+/K+稳态缓解盐胁迫,维持了干物质积累能力和提高了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介绍了在当地生产条件下亚麻栽培三个关键要素,即播种量、复合肥磷酸二铵和尿素用量与亚麻原茎产量、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筛选出666.7 m2播种量160万粒,磷酸二铵施用10kg,尿素施用10kg的最佳方案,其原茎产量、种子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在本试验中均处于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124.
以厚皮甜瓜银丰为试材,研究了沟灌栽培方式下增加垄距对厚皮甜瓜品质和产量、灌水量及灌溉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瓜田灌水量随着垄距的增加而减少,同等种植密度时垄距2.8 m和2.5 m的处理可节水24 %和17 %|垄距2.8 m和2.5 m的处理灌溉水分生产效率极显著高于传统栽培模式(垄距2.0 m,对照)。3种垄距处理间单株结果数、单果质量、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垄距2.8 m的处理果肉硬度显著高于垄距2.5 m的处理和对照。在沟灌栽培方式下,宽垄种植因缩短了灌水沟长度而实现了节水目的,且对甜瓜产量和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5.
养殖大菱鲆的爱德华氏菌病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2004年5月至2005年9月间,先后对潍坊、烟台、威海和青岛等沿海区域养殖的大菱鲆自然发生的6宗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病原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的致病菌。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具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感染形式。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可引起大菱鲆肾脏、脾脏、肝脏、肠、鳃、皮肤等器官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显著特点是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使得各器官组织出现巨噬细胞浸润现象。病鱼的组织病理变化以肾脏最为明显,包括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多发性局灶坏死伴有渗出性炎症反应以及肉芽肿的产生;肾脏外观则显示异常膨大,正常组织转变为白色脓疡或豆腐渣状。本文属国内首次报道爱德华氏菌感染大菱鲆致病,为该鱼类的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6.
春油菜华油杂62除草剂高效组合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宏亮  张正  王瑞  陈晓露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32-10533
[目的]筛选出适宜春油菜华油杂62田地化学除草的药剂及推荐用量.[方法]对春油菜田进行杂草调查,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几种化学除草剂对春油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通过杂草调查,油菜田以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生为主,阔叶杂草种类较多.油菜田化学除草时,采用单一药剂处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以2种药荆混用效果较佳.[结论]生产中建议采用精喹禾灵+胺苯磺隆为茎叶处理药剂,推荐用量25%胺苯磺隆150 g/hm^2+ 10.8%精喹禾灵乳油600 ml/hm^2.  相似文献   
127.
水稻恶苗病是水稻秧苗期易发的一种病害,多发于粳稻。由于恶苗病病菌是一种好气性真菌,近几年,随着旱育秧的大面积推广,苗床通气性改善,给恶苗病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该病在江南一些水稻种植区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为秧苗瘦长细弱,出苗后一个多月,染病苗逐渐枯萎死亡。多年的种植经验表明,水稻恶苗病防治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种子包衣预处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处理措施不当,常常造成防治效果不明显,经常有农民误认为是种子纯度的原因。为了探求一种有效防治该病的途径,试验选用极易发病的粳稻品种,采用ZSBF包衣剂处理,并在不同条件下培养后,统计其发芽率及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28.
伊犁河谷春油菜华油杂62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油杂62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植株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种植密度5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3 802.5 kg/hm2,经济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29.
以京科糯2000为试材,对采后鲜食糯玉米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果皮和胚乳细胞变化进行了观察,以了解鲜食糯玉米采后柔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采后柔嫩度随贮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低温会适当延缓柔嫩度下降和果皮厚度降低;果皮厚度降低是柔嫩度下降的主要因素,胚乳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度变化对柔嫩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0.
该文分析了鲜食玉米毛豆宽幅间作生态高效双季栽培的研究意义,提出了其双季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播前准备、播种与覆膜、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运、秸秆还田与残膜清除等.该技术适用于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熟轮作区及其他类似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