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镉胁迫对大豆下胚轴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30,50μmol/L)镉胁迫对萌发大豆下胚轴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μmol/L Cd^2 胁迫3~6d促使大豆下胚轴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显著增加,同时伴随质膜电解质外渗率和组织自动氧化速率升高;镉胁迫4~6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并且POD活性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32.
为了玉米高产高效栽培及杂种优势合理利用,采用吉林省主栽品种先玉335、良玉99、天农9以及相应的亲本,在相同条件下种植,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分别取样并测定伤流及生物量,分析了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根伤流强度与地上部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种在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方面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且单株干重增长率在拔节期最高,穗重增长率在灌浆期最高。杂交种与亲本在各时期各部分的生物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昼夜伤流强度的杂种优势率均在蜡熟期有最大值,伤流强度日变化在拔节期呈"早晚高、中午低"的变化,在灌浆期处于较为稳定的变化,在成熟期随时间推进呈现下降趋势。杂交种及其亲本的昼伤流强度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下降,再缓慢升高到灌浆期达到另一个峰值;夜伤流强度在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保持较高水平。杂交种的生物量和伤流强度均大于其亲本,各时期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时期昼夜伤流强度与地上部生物量相关分析表明,伤流强度与地上部生物量均呈正相关,亲本昼夜伤流强度与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在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均呈显著正相关,而杂交种只在吐丝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3.
以杂交大豆品种杂交豆2号和杂交豆5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不同生育期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杂交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表观叶肉导度的生育期变化呈单峰曲线,从V4期到R4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表观叶肉导度呈增加变化,R4期最高,然后逐渐降低,R7期最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变化呈现出随着杂交大豆品种生育期的推进,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逐渐降低,在V4期最高,R7期最低。叶片胞间CO2浓度的生育期变化表现为V4、R7时期较高,R2、R4和R6时期偏低的变化。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呈现出随着杂交大豆品种生育期的推进,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加的趋势,在V4期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低,R7期最高。  相似文献   
34.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7是以吉农大2号为母本,以通2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两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9 057.2 kg/hm2和8 946.6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9.2%和5.8%.该品种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早熟稻作区种植,特别适宜在吉林省长春、四平、通化、松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5.
"吉农大511"水稻新品种是以"农大3号"为母本、"吉农大1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8 701.5 kg/hm2和8 906.8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5.1%和5.0%。该品种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产量高。适宜吉林省中早熟稻作区种植,特别适宜四平、长春、通化、白城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6.
吉林省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某些株型性状的演变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对吉林省1923年以来生产上主推的9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 I) 、叶柄长度、茎直径 和比叶重( SLW)等参数的研究表明:大豆产量、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 I) 、茎直径和比叶重( SLW)随着年代的增 加而增加;老品种的冠层结构呈伞型,新品种的冠层结构呈宝塔型;大豆产量与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 I)和茎 直径呈显著相关( P≤0. 05) ,株型可以作为大豆高产、高光效育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7.
38.
利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栽含水量分别为9%、11%、13%、15%、17%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中苜一号"种子,以SP1第3年龄的植株为材料,分析其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含水量的紫花苜蓿植株的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存在差异,地面对照组...  相似文献   
39.
大豆叶柄形态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叶片停止生长后,叶柄直径持续生长2~3天,叶柄伸长生长持续4~6天,木质部导管数目持续增加5~7天。大豆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和比叶柄重的最大值出现在植株的中上部节位。品种间叶柄直径变化较小,叶柄长度和比叶柄重变化较大。叶柄韧皮部面积、比叶柄重和叶柄长度与叶面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75和0.86).新品种单位叶面积的叶柄韧皮部面积有大于老品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0.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系伤流液含氮化合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豆品种在遗传改良过程中根系伤流液含氮化合物的变化规律,以吉林省1923-2009年间育成的29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根系伤流液中的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游离氨基酸(FAA)的浓度、总量。结果表明:大豆根系伤流液中含有大量的FAA;大豆品种的遗传改良增加了根系伤流液中硝态氮、FAA的浓度和总量,但铵态氮的浓度有所降低,其总量随着育成年代的变化不显著;同一大豆品种根系伤流液中的氮浓度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而降低,氮总量由于受到其浓度和伤流强度的共同影响,表现为R4期最高,R2期次之,R6期最低。由此说明大豆品种的遗传改良提高了根系伤流液中含氮化合物的水平,R2期氮代谢最为旺盛,是大豆需氮的关键时期,应注意合理追施氮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