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101篇
  82篇
综合类   778篇
农作物   185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369篇
园艺   159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红锥种源多点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7个育苗点进行10个红锥地理种源的育苗试验研究,进行了种源种子千粒重、苗高在种源和育苗点的变异性分析,10个种源间在千粒重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种源间的平均苗高差异不显著,而各育苗点间的苗高存在极显著差异。对种源来源地概况、种源种子千粒重与种源平均苗高,育苗试验点概况与苗高等各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种源种子千粒重与种源的平均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苗高与种源来源地的经度、年均温、年降雨相关不显著;苗高与年均温、1月均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各育苗点的年降雨、湿度、极端高温、7月均温与苗高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一平浪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的植株发育状况和结实规律的分析研究得出,嫁接树主要表型因子之间,以及这些因子与结实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都受控于嫁接年龄。不同嫁接年龄的植株结实量差异显著,结实量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初植间距小,树冠过早郁闭,降低结实量。球果的大小影响种子产量和播种品质,不同无性系的嫁接植株球果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3.
猪链球菌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感染致病菌猪链球菌是最主要病因。对猪链球菌及毒力相关因子进行了介绍,以期加深对猪链球菌病的认识,并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4.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榆林沙区的黑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EM)显微技术,对其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黑沙蒿花粉粒属单粒小型花粉,具有蒿属植物花粉的共性特征,属于较为进化物种的花粉形态,同时其花粉粒二型性特征亦比较突出。长球形和圆球形2种形态不同的花粉粒,同时存在于同一花药中,长球形花粉粒极轴长(P)23.43(20.10~24.91)μm,赤道(E)轴长16.93(15.81~17.32)μm,P/E=1.38,极轴与赤道轴长度差异显著(P<0.05),赤道面观椭圆形;圆球形花粉粒极轴与赤道轴近等长,极轴长17.56(16.11~18.43)μm,赤道轴长17.10(15.99~18.01)μm,P/E=1.03,极轴与赤道轴长度差异不显著(P>0.05),赤道面观圆球形;经T检验,2种形态花粉粒的极轴与赤道轴长度比值P/E,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2种形态花粉萌发器官都具3孔沟,但长球形花粉的沟深而细长,边缘整齐光滑,内孔深陷,沟间稍窄,极区面积较小;圆球形花粉的沟较浅较短,沟缘粗糙,内孔外突,沟间较宽,极区面积较大;外壁表面纹饰都为退化小刺与颗粒状纹饰的组合,但刺的分布、基部大小及刺间颗粒的大小和排列等有所差异。样本中长球形花粉粒占比为64.1%,圆球形花粉粒占比为35.9%。  相似文献   
95.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对于我国具有战略意义。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从棉花的内部生理过程、外部形态结构及其与生长环境的动态交互出发,实现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过程的动态描述和精确模拟,为棉田生产管理措施的优化决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便利。本文在综合介绍棉花生理生态过程模型、棉花形态结构模型和棉花功能-结构模型的技术原理、组成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在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棉花生长发育模型在我国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灌溉优化、施肥决策、病虫害管理及棉花生产区域系统评估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根据我国棉花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从模型的本地化研究、尺度提升及其推广示范方面为我国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发展和应用提出了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棉花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6.
广东汕头地区常年种植两季水稻,水稻病虫害较多,传统水稻生产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存在稻谷农药残留和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为响应农业农村部减肥减药倡议,提升农产品品质,需要大力推广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笔者介绍了适宜广东潮汕地区推广应用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97.
玉米收获机低损变径脱粒滚筒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华北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较高、籽粒直收破碎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变径脱粒滚筒。滚筒前端直径渐变增大直至与脱粒分离段等径,通过提高滚筒变径段果穗容纳能力,增强果穗之间柔性接触,有效“松散”籽粒之间及籽粒-芯轴之间作用力,使果穗更易于脱粒,从而实现籽粒与芯轴的快速分离,有效提高了脱粒速度,降低了籽粒破碎率。对果穗与脱粒元件受力进行分析,研究变径段锥度对果穗受力的影响。基于动力学仿真试验,分析了果穗与脱粒元件之间的接触力以及果穗-果穗和果穗-脱粒装置之间的接触频次,结果表明,变径滚筒提高了果穗之间的接触频次,降低了脱粒元件与果穗的直接接触,即变径滚筒中果穗之间接触揉搓作用更强。以滚筒转速、凹板间隙及籽粒含水率为试验因素进行了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组合为籽粒含水率26%、滚筒转速350 r/min、凹板间隙50 mm,此时籽粒破碎率为4.13%、籽粒未脱净率为0.34%。在籽粒含水率为27%时与等径滚筒进行了对比脱粒试验,按籽粒的完整性将破损籽粒分为全碎籽粒、裂纹籽粒、破皮籽粒及顶部破碎籽粒,结果表明,变径滚筒的籽粒总破碎率为4.64%,比等径滚筒的总破碎率降低19.16%,破损籽粒中全碎籽粒、裂纹籽粒及破碎籽粒所占比例均明显降低;变径滚筒未脱净率为0.42%,比等径滚筒的未脱净率降低51.72%,证明变径滚筒能够有效降低籽粒破碎率及未脱净率。  相似文献   
98.
吴江  张泽芸 《科学养鱼》1995,(12):29-30
大口鲶的养殖(一)大口鲶(SilurusmeridionalisChen),原名南方大口鲶,俗称河鲶、大河鲶鱼、鲶巴朗(四川)、叉口鲶(湖北)、大鲶鲐(江浙)等,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的大江河中,是一种以鱼为食的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重2~5kg,最大可...  相似文献   
99.
桑树轮纹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6~8月,通过对桑树轮纹病病原菌分离、田间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形态观察,将该病原菌鉴定为桑膝节霉,并对此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配方、温度、酸碱度、碳源、氮源、光照对桑树轮纹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是理查培养基,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是7.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性差异,菌丝的致死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5℃和10 min。对该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云南首次报道,对桑树轮纹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桑膝节霉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6种杀菌剂对桑树轮纹病病原菌桑膝节霉的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50%多菌灵、75%百菌清、10%苯醚甲环唑、250 g/L丙环唑、450 g/L咪酰胺和70%甲基硫菌灵的EC50分别为2.45 mg/L、2.51 mg/L、1.68 mg/L、1.31 mg/L、0.46 mg/L和7.99 mg/L。测试药剂中,供试桑树轮纹病菌对450 g/L咪酰胺最为敏感,250 g/L丙环唑次之。450 g/L咪酰胺和250 g/L丙环唑皆可作为防治桑树轮纹病的最佳药剂,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