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生物炭对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生物炭对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通过土壤培养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1%含量生物炭(B1)、2%含量生物炭(B2)、3%含量生物炭(B3)四个生物炭水平。研究了施用生物炭对于我国南方两种不同土壤(黄棕壤和灰潮土)不同形态钾素含量变化差异及理化性质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按土壤质量施加1%、2%和3%的生物炭均能提高两种土壤各有效态钾含量水平,并且在此范围内有效态钾含量有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是不同土壤有效态钾增加量有所不同,黄棕壤有效态钾增加量要高于灰潮土。分析认为供试土壤有效钾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物炭中所含有的钾素直接带入以及生物炭施入后引起土壤理化性质、解钾菌数量等的变化,间接提高了一部分土壤吸附固定态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
武汉地区春夏甘蓝是指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播种育苗,3月上旬定植,5月上中旬陆续上市的一茬甘蓝,产品上市期正处于春季向夏季过渡的季节,由于赶在早春瓜果类蔬菜大量上市以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早春市场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丰富了市场的蔬菜品类,因此,春夏甘蓝在武汉地区甘蓝周年生产、周年供应中占有一席之地.春夏甘蓝栽培具有投资少、管理要求不高、茬口安排灵活、种植效益稳定等特点,受到很多蔬菜种植者的喜爱.春夏甘蓝的生长周期是从苗期的低温向成熟后的高温逐步转变的过程,其生长管理特点有别于其他季节,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长江流域自然灾害增多,冬春季节容易出现冰冻灾害,对茄果类蔬菜冬春育苗造成重大损失,采用工厂化育苗是确保蔬菜育苗顺利越冬、抵御低温灾害、培育壮苗的有效途径。从2003年开始武汉市先后建立了维尔福、维农、如意、维民等大型种苗公司,进行大规模的茄果类、瓜类蔬菜工厂化育苗。现将辣椒工厂化育苗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氮(N)、钾(K)互作对长江流域棉花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适宜的施肥水平,于2017年在武汉市黄陂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实验基地和2018年在湖北荆州大同湖农场进行大田试验,分别于7月上旬、8月上旬、10月上旬在每处理小区挑选3株代表性植株,分类采集茎、叶、蕾铃等各个器官并测定其氮素含量和产量,研究...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8种中草药提取物及其混合物对莴苣霜霉病的抑制作用研究,以期筛选和研究对防治莴苣霜霉病有效的中药制剂。研究结果表明,8种中草药提取物及其混合物对莴苣霜霉病孢子的萌发及田间霜霉病发病抑制作用高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无论是对霜霉病孢子萌发的抑制,还是田间霜霉病发病的抑制,中药混合物效果优于单个中药。对莴苣霜霉病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好的是穿心莲∶厚朴∶牛蒡=2∶1∶1混合物;对苗期莴苣霜霉病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最好的分别是穿心莲∶厚朴∶牛蒡=2∶1∶1和1∶1∶2处理。  相似文献   
26.
为筛选出适合武汉市越冬栽培的莴苣品种,对4个越冬圆叶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华笋在株高、叶片数、笋茎长、茎粗、抗病性等方面优势明显;熟性上,华笋比对照品种雪里松晚7 d左右;净菜率上,华笋为62.2%,雪里松为66.7%;产量方面,华笋比雪里松显著增产23.0%;耐寒性和抗病性方面,华笋均表现最好,华笋的冻害指数和感病指数分别为40.8和62.0,雪里松为51.0和77.5,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其他2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均较华笋差。因此,华笋在越冬品种栽培上优势较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7.
生物炭是土壤修复材料之一,但其理化性质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为探索生物炭在田间逐渐老化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田间老化7 a的生物炭与原新鲜生物炭的综合表征对比分析,探究田间老化作用下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新鲜生物炭相比,老化生物炭的C相对含量降低了42.12%,O相对含量增加了70.49%,比表面积、孔容、孔径...  相似文献   
28.
鱼菜共生系统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食品生产方式,具有资源利用率高、产量高、低污染等特点。为鱼类和植物的可持续生产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自2010年起,鱼菜共生系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分析,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鱼菜共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鱼菜共生系统存在的问题,运用VOSviewer软件对鱼菜共生系统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