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陕西玉米病毒病及流行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玉米病毒病毒原主要有玉米矮花叶病毒B株系(MDMV-B)、玉米粗缩病毒(MRDV)和大麦黄矮病毒(BYDV)。用血清鉴定225份病株样品中,MDMV-B、MRDV和BYDV侵染分别占40%、23%、4.5%。MDMV-B和MRDV复合侵染占23.5%。在田间自然条件下,MDMV-B主要通过玉米蚜和禾谷缢管蚜以非持久性传播,MRDV则由灰飞虱以持久传播。MDMV-B、MRDV和BYDV的粒子大小分别为735~755 nm×17 nm、70~75 nm和23~30 nm。随着玉米生育成熟,侵染逐渐降低,为害亦趋减轻。研究认为,玉米品种、播种期、播量、田间传毒介体数量及发生早晚和地膜覆盖等是影响玉米病毒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旨在研究陕西菜田烟粉虱和白粉虱的数量结构,为粉虱风险评估和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定点调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关中、陕南和陕北不同生态区、不同季节、不同蔬菜作物以及不同菜田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种群分布和组成进行研究,并结合mtDNA-CO1标记基因实现对陕西菜田烟粉虱的生物型鉴定。结果表明,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分布和种群组成因地区、季节、作物种植模式不同而异。其中烟粉虱均呈现优势分布,并占到种群数量的67.2%~100%。采用标记基因技术、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研究,明确了陕西菜田烟粉虱生物型为Q型烟粉虱。  相似文献   
23.
葛根菌糠生物有机肥在温室蔬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葛根菌糠生物有机肥在日光温室黄瓜和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使用葛根菌糠生物有机肥可加快日光温室蔬菜植株的生长进程,改善蔬菜果实的经济性状,提高蔬菜的单果重和单株产量,降低黄瓜畸形果率和番茄裂果率;改善了土壤耕作层微生物区系,对有害菌繁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的控制和减轻地上病害和土传病害的发生,减轻危害程度;使黄瓜增产8.86%-14.96%,番茄增产4.50%-15.45%。合理的施用能够逐步消除化肥污染,降低硝酸盐含量,改良土壤、抗板结,对今后发展绿色农业具有较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4.
陕西温室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室内和田间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陕西温室栽培番茄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结果表明,番茄根结线虫一年在陕西发生4-5代.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度过寄主中断期.温室栽培面积增加、土壤连作年限的延长以及感病番茄品种是引起根结线虫病严重发生的重要因素.切断传播逢径是预防根结线虫病发生面积进一步扩大的关键措施.选种千禧、耐莫尼塔高抗品种、高温消毒等措施是目前控制番茄根结线虫最为有效的绿色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测定了25%奥宁、70%代森锰锌、55%敌克松3种药剂对陕西温室黄瓜根腐病陕北菌株和关中菌株的毒力,并进行了土壤药剂处理及灌根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种药剂对关中和陕北两种菌株的菌丝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5%奥宁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好,5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效果次之,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差。对关中菌株EC50分别为0.3754、219.5887、105.5966,对陕北菌株依次0.2771、160.5462、89.5241。药剂处理土壤田间经济有效的用量均分别为200g、2000g、2000g。药剂灌根防治效果均不明显,生产上不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27.
土壤消毒措施对土壤物理特性及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垄沟式太阳能消毒、石灰氮麦秸、垄鑫3种土壤消毒方法对日光温室土壤物理特性及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式太阳能消毒处理对土壤物理特性未产生较大影响,处理后粗粉粒含量较对照降低9.5%,砂粒两个粒径(0.1~0.5mm、0.5~1.0mm)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39.4%、117.7%,其余组分无明显变化;石灰氮麦秸处理后黏粒含量增加163%,细粉粒两粒径(0.001~0.005mm、0.005~0.01mm)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52.1%和116.8%;施用垄鑫处理后土壤黏粒含量较对照降低65.8%,细粉粒两个粒径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33.0%、32.2%。不同处理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均有一定阻碍作用,其中石灰氮麦秸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影响最大,其次是垄鑫处理,垄沟式太阳能消毒处理影响最小。3个土壤消毒处理都能提高黄瓜平均叶片数、平均株高、叶绿素含量和黄瓜产量,其中垄沟式太阳能消毒处理能显著提高黄瓜生物学指标,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8.
29.
线辣椒定植期与病毒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研究线辣椒大田定植期(X)与病毒病发病程度(Y)关系为Y=─1.167X,r=─O.9777。即定植期越早,发病越重,反之则轻。蕾花初期发病程度(X)与结果期发病程度(Y)呈显著的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0.954X+14.072,r=0.999。说明蕾花初期发病重者角果发育期发病亦重。  相似文献   
30.
随着陕北日光温室黄瓜栽培面积的扩大和连作面积的增加,黄瓜生理性病害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已成为陕北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中发生面积最广、为害最重的一种灾害。几乎所有的日光温室大棚黄瓜都有发生,一般减产15%~20%,严重高达30%以上。因此,准确诊断病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对确保陕北日光温室黄瓜持续优质高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