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2篇
  9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年来陕西省规模化羊场中病羊躯干出现脓包的情况不断出现。为了获得引起陕西某山羊场病羊脓包的病原菌,无菌采集病羊脓包液,进行细菌分离、革兰染色、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获得1株具有β溶血特性、菌落直径大小为1~2 mm、呈苍白色、表面粗糙的革兰阳性球杆菌;16S rDNA扩增大小为1 412 bp,比对结果显示与伪结核棒状杆菌ATCC 19410菌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9%;用0.2 mL/只(1×10~8cfu/m L)的菌液剂量接种昆明小鼠,死亡率为100%(10/10),最终确定分离纯化病原菌为具有致病性的伪结核棒状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氧氟沙星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杆菌肽等多种抗生素表现为耐药,药敏结果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2.
“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近年来农业部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出的重大措施,已得到各地生产单位的高度重视。本文以青岛为例,简述了实施“三品一标”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以及“三品一标”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73.
青岛地区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属温带季风气
候,春季3~5 月平均气温为10.5℃,春季大白菜生
产中进行简易的田间覆盖即可满足植株生长发育的
条件。近年来,随着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加,
市场对大白菜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由于春季气候
冷凉,选用品种适宜,大白菜一般较少发生病害。但
从2010 年春季起大白菜黑斑病开始零星发生,2011
年春季在胶州、平度和即墨等地普遍发生,据调查,
严重发病地块发病率可达37% ,病情指数达10.0 左
右。虽然病情指数不高,但大白菜黑斑病发生后影响
外观,降低品质,影响产品加工和出口,因此在生产
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介绍了春露地羽衣甘蓝栽培时的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5.
青岛地区大拱棚蔬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岛地区利用大拱棚加以多层覆盖的形式进行春萝卜、夏番茄及秋萝卜生产,通过合理搭配品种、合理施肥及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形成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76.
77.
以感芝麻状斑点病大白菜品系03B9为试材,通过钵栽及外源浇灌等方式,研究硝酸钾、硫酸钾、尿素等不同形态氮肥对大白菜芝麻状斑点病发生的影响,以及铵态氮代谢、酚类物质代谢有关物质对芝麻状斑点病发生或缓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肥能加重芝麻状斑点病发生;EDTA-Fe和苯丙烯酸等能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或酚类物质含量,也会加重芝麻状斑点病发生;能抑制酶促褐变的抗坏血酸和对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的硅酸钾对缓解芝麻状斑点病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78.
陕西省关中地区奶牛结核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8年对陕西关中部分地区(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奶牛结核病依据我国国家标准《GB/T118645-2002》"结核菌素试验"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2008年检测奶牛分别为6090头、5328头、4286头,阳性率分别为0.77%、1.05%、1.42%,陕西关中地区奶牛结核病阳性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地区的检测头数分别为4129头、4680头、3797头、3058头,阳性率分别为0.90%、0.80%、1.18%、1.43%,其中渭南地区的阳性率最高。从养殖规模上来看,10头以下养殖户奶牛结核阳性率最高为1.48%。  相似文献   
79.
80.
新疆褐牛初乳产量及乳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10头全舍饲新疆褐牛母牛分娩后2h、24h、48h、72h、96h、120h的初乳产量及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结果2h(第1次)所挤初乳产量平均为4.73kg;3天(72h)内初乳平均总产量为46.6kg,占成母牛305天平均产奶量的0.9%;5天(120h)内初乳平均总产量为85.1kg,占305天平均产奶量的1,65%。母牛分娩后2h挤出的初乳其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的含量分别为11.59、6.5、2.87、1.11g/100g,是常乳的3.93、1.76、0.57、1.48倍。钙、磷、钠、镁、铁、锌的含量分别为186.03、167.10、89.65、23.31、0.30、2.25mg/100g,是常乳的1.66、2.01、1.81、2.05、2.14、6,43倍。随泌乳期的延长,初乳乳糖逐渐上升,其它成分则迅速下降,至第120h(第5天),除蛋白质及矿物元素的锌以外,各种成分已和常乳相接近。新疆褐牛分娩后不同时间段初乳成分的变化规律和荷斯坦牛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