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6篇
  9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21.
樟子松,又名蒙古赤松、西伯利亚赤松,是东北地区主要速生用材、防护绿化、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栽植,表现了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为加速樟子松的开发,现将樟子松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在分析麦草栽培平菇低产原因的基础上,经过四年的系统研究,以调整麦草C/N比值为核心,选出最佳配方和袋栽套环工艺以及优良苗株配合,能显著提高平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可达100%以上。  相似文献   
123.
本文提出了太行山防护林分类系统的划分,应以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基本原则;又综合太行山立地条件,提出了以地貌、岩性和地形部位为主要依据的防护林分类系统,将太行山防护林类型区划分为3个类型亚区,11个类型组和45个类型。可作为建设太行山防护林工程的理论依据和规划设计时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4.
大棚黄瓜霜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是大棚黄瓜生产中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经过几年探索,我们总结出了一套以推广健身栽培、加强栽培管理为主,辅之化学防治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5.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稻瘟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试验目的 为了验证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和最佳施药量,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依据,特设置本试验。  相似文献   
126.
平面3-RRR柔性并联机器人残余振动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华  张宪民 《农业机械学报》2013,44(2):232-237,266
对平面3-RRR柔性并联机器人残余振动主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有限元法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带压电陶瓷制动器和传感器的智能梁单元的运动方程.考虑刚体运动和弹性变形运动的约束关系,通过组装,形成了3-RRR柔性并联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学方程,基于模态理论把物理空间下描述的高阶运动方程变换到模态空间下的低阶模态方程.根据导出的低阶模态方程,设计了应变速度反馈控制器和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器,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控制器都能有效地抑制系统的残余振动.同时,相对于应变速度反馈控制,最优状态反馈控制能以更低的控制输入电压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7.
2013年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试验目的通过水稻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摸清我县常规施肥下水稻对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情况下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8.
以消化法测定的亚麻籽总磷、无机磷含量为基准,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植酸酶反应条件和测无机磷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植酸酶的最佳使用条件是:反应液pH值为4.0,反应时间为9 h,加酶量为1:1;测无机磷的条件是:反应液pH值为5.0,反应时间为6 h,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分析1949-2008年吉林省乾安县能值生态足迹动态,评价乾安县可持续发展演变情况。【方法】运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对乾安县1949-2008年的能值生态足迹进行研究,分析该区域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和人均能值生态盈亏的动态变化。【结果】1949-2008年,乾安县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19.3%,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0.2%。1949-1978年,乾安县人均能值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呈下降趋势,人均能值生态盈余从1949年的5.784 2 hm2下降至1978年的0.253 9 hm2,平均每年下降18.4%;1983-2008年呈现生态赤字状态,人均能值生态赤字从1983年的3.334 2 hm2增加至2008年的11.899 2 hm2,平均每年增加32.9%。【结论】自1978年之后,乾安县经济快速发展是以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只有因地制宜地对该区域人口、社会经济、工农业和自然环境状况进行优化整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30.
近年来,河南省一些规模化猪场频繁发生猪瘟,而且一旦发病疫情连绵不断,很难彻底根除。猪场种猪群携带猪瘟病毒和规模化猪场高密度的封闭式饲养、生产的连续性,给猪瘟病毒在一些易感猪体内传代繁殖创造了条件,尤其种猪群隐性感染会引起母猪妊娠期间流产、死胎和哺乳仔猪发病死亡,这是猪瘟频繁发生和难以根除的主要原因。为了解某规模化猪场种猪群的猪瘟感染情况和免疫状况,笔者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原捕获ELISA即AC-ELISA)和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该猪场提供的164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