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关键性生态用地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良性循环不可或缺,识别流域关键性生态用地,可为区域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该研究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结合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及土地利用现状,选取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及景观休闲等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关键性生态用地识别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滇池流域关键性生态用地面积为1 216.30 km2,占流域总面积41.65%,主要分布于流域北部、中西部及东部边界,以林地、水域为主,两者面积分别为774.53、306.39 km2,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发挥景观休闲等作用。识别结果能反映出维护流域生态功能的最重要生态用地,对滇池流域生态用地的规划与保护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通过监测茶叶精加工设备工作时作业岗位噪声和工厂边界噪声的情况,比较其中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新式精加工车间作业岗位和工厂边界日间、夜间噪声情况合格率均为100%;传统精加工车间作业岗位噪声情况合格率33.3%,同时,工厂边界日间噪声合格率为81.25%,夜间合格率为62.5%。  相似文献   
53.
探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心理学应用,即安全性、私密性、开放性、实用性、宜人性等心理需求,以及园林景观中色彩的心理学应用,指出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54.
张渊  张筱梅  张焕英  杨静 《食用菌》2004,26(2):21-22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促进鸡腿菇的栽培生产,笔者对鸡腿菇的发酵料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北方栽培的原料,并简化其栽培设施和生产过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采用25%螨净乳化剂2.6:1000,3.4:1000两种浓度治疗马属动物疥螨病安全有效,并且药源广,价廉,使用方便。2.6:1000螨净相隔7d两次喷雾,能使马疥螨全部杀灭,治疗效果100%,可作为推荐剂量在农区使用。  相似文献   
56.
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根据肠道菌群在宿主体内的生化反应及对宿主的作用效果,可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两大类.有害菌通过产生毒素,引起肠粘膜破坏,诱发感染,肿瘤发生,影响脏器功能等多方面的致病作用.而有益菌除了能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供给或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有害物质的排泄,也能通过自身的代谢,阻止致病菌的侵袭,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它还是对宿主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菌群.本文就肠道益生菌与肠粘膜免疫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7.
58.
脑多头蚴病是寄生于犬小肠内的多头带绦虫的幼虫一脑多头蚴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羔羊和2岁以内的年轻羊。是一种致死性寄生虫病。该病在湟中县山区多发,发病率为5%~15%,多呈地方性流行,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采用广谱高效低毒驱蠕虫药物一吡喹酮,对绵羊脑多头蚴亦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该实验也测定出最佳治疗量。  相似文献   
59.
肝片形吸虫病(Fascioliasis)是一种以牛羊为主致病对象的多宿主寄生蠕虫病,其流行与病原的中间宿主 - 椎实螺的孳生和繁衍密切相关.这使得该病在广泛分布的同时,又表现为地方性流行的特征.  相似文献   
60.
[目的]查明锈病与白粉病在当地种苜蓿上的发生动态,建立两病最终复合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模型.[方法]采用定时定点调查的方法,监测两病发生动态.对种苜蓿田进行药剂处理,造成不同病级,分别测产后用一元回归方法建立产量损失估计模型,并验证.[结果]种苜蓿锈病6月中上旬零星发病,且发病后病情进展较快,至8月中下旬种苜蓿近成熟期病情指数达到高点,接近70.种苜蓿白粉病始发于7月中旬,8月病情进展较快,至种苜蓿成熟期病情指数达到55左右.两病最终复合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模型为Y=1.671 6 X+1.605 8.[结论]种苜蓿锈病及白粉病发病于结束期与成熟期,且病情进展较快,病情指数较高,对种苜蓿危害较重.苜蓿种子产量损失率与锈病及白粉病两病最终复合病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