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51.
采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灌溉水位相结合的不同灌溉方式,比较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灌溉方式对茭白糖含量、粗脂肪含量及磷、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影响不明显,但对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氨基酸组分含量、VC和钙含量影响明显。研究结果为茭白科学用水和合理灌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2.
莲藕是浙江省重要的水生蔬菜,莲藕生产中挖藕成本高、效率低,采用藕塘铺底膜栽培模式,可有效解决了挖藕难题。本文总结藕塘铺底膜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藕塘建设、施用基肥、品种选择、种藕选择、藕田种藕消毒、种植方式、藕田管理等技术,分析其经济效益,并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3.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茭白的孕茭和产量形成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文章全面概述了影响茭白孕茭和产量形成的因素,包括茭白品种特性、海拔高度、栽培方式(设施栽培、地膜栽培)、田间管理(放养浮萍、灌深水、培土护茭、平衡施肥和增施锌钾肥、冷水串灌、割除植株)、外源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为茭白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54.
褐飞虱内共生菌的分离及其26S rDNA部分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类酵母菌(Yeast-Like-Symbiots,YLS)是存在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腹部的一种共生菌,分离获得该共生菌的离体菌株,并鉴定其种属,对于研究褐飞虱致害性变异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首次运用卵块离体培养的方法、采用改进后的培养基配方,从褐飞虱体内分离到两株共生菌。并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测定离体菌株26 S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种属。【结果】所得菌株与解脂假丝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嗜盐梗孢酵母(Sterigmatomyces halophilus)的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100% 和99.8%。【结论】证明褐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可进行离体培养,并可在人工培养基上存活。同时也验证了褐飞虱菌胞中存在不同种类的类酵母菌,类酵母共生菌为混合物的推测。  相似文献   
55.
【目的】为明确二化螟不同寄主种群幼虫口器和触角及其感器,对上述结构的超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方法】选择二化螟水稻、茭白种群幼虫口器和触角及其感器为研究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二化螟两种群梗节具2个刺形感器、3个锥形感器;上唇具6对刺形感器;上颚切齿叶具7个端齿,基外侧具2个刺形感器;轴节和茎节各具1个刺形感器;外颚叶具3个锥形感器、2个刺形感器和2个栓锥感器;下颚须侧缘具1个指形感器;下唇须端部有1个刺形感器。两种群间鞭节和下颚须感器数目存在差异:茭白种群鞭节具1个栓锥感器和2个锥形感器,水稻种群则具1个栓锥感器和1个锥形感器;茭白种群下颚须具5个锥形感器和3个柱形感器,而水稻种群具4个锥形感器和4个柱形感器。在感器长度上,茭白种群部分龄期幼虫的部分刺形感器(分布于梗节、轴节、茎节)、锥形感器(分布于梗节、下颚须、外颚叶)、栓锥感器(分布于鞭节、外颚叶)显著长于水稻种群的相应感器。茭白种群(1~5龄)的部分柱形感器(分布于下颚须)、3~5龄幼虫部分刺形感器(分布于外颚叶)显著短于水稻种群的相应感器。  相似文献   
56.
新型微生物杀虫剂-Spinosad(多杀菌素)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多杀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由于其兼有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农药的速效性,而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挑战奖”。文章主要从多杀菌素对靶标昆虫的杀虫活性和对非靶标昆虫的毒性,多杀菌素的残留评价及分析检测方法,多杀菌素对昆虫的毒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多杀菌素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为明确取食不同食物金针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以及寄主抵御外界不良因子干扰的影响,运用MiSeq测序技术比较分析平沙绿僵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处理取食小麦和马铃薯沟叩甲Pleonomus canaliculatus的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沟叩甲种群之间Simpson指数差异显著,但Chao1、Observed species、PD whole tree和Shannon指数差异均不显著;肠道细菌类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杆菌门组成,取食马铃薯种群、饥饿种群和平沙绿僵菌处理的饥饿种群厚壁菌门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9.46%、39.46%和29.81%;对照种群、取食小麦种群和平沙绿僵菌处理的马铃薯种群拟杆菌门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1.30%、29.79%和39.07%;取食小麦种群中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 PC510优势菌群的相对含量最高达8.37%,其余处理种群中优势菌群相对含量均低于5.00%。对不同处理沟叩甲种群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对照种群与平沙绿僵菌处理种群的相关性较低,但与其余处理组相关性均较高;PCA聚类结果显示,平沙绿僵菌处理种群与其余种群之间聚集度较低。表明平沙绿僵菌的胁迫对沟叩甲肠道内细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及结构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外源食物摄入与平沙绿僵菌的胁迫两者叠加效应对寄主昆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高于单一外源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雷公藤次碱和吉碱是雷公藤生物碱杀虫剂的主要活性成分.试验采用高液相色谱法对雷公藤生物碱乳油中的雷公藤次碱和雷公藤吉碱进行了分析测定,色谱条件为Microsorb-100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和0.02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进行洗脱1~8 min时从30∶70到100∶0,最后保持乙腈洗脱2 min,进样量10 μl,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 ℃.方法的线性相关性为0.9996~0.9998;二种生物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99.8%,RSD分别为0.86%,0.54%.  相似文献   
59.
综述了21世纪以来我国茭白新品种的选育审定情况以及茭白高效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以期为我国茭白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0.
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8%毒死蜱乳油、10%溴氰菊酯乳油、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2%印楝素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500、1 000、2 000倍液处理后共生菌的生长(菌落数量)显著减少,共生菌的假菌丝生长不舒展,有所萎缩,酵母多形成空泡。浓度越高、共生菌生长受到抑制越显著。低浓度(常规推荐剂量及以下)井冈霉素对共生菌生长影响较小,而高浓度(2倍常规推荐剂量)处理影响很大。这说明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农药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的生长均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