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6 毫秒
61.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8种杀虫剂对长绿飞虱成若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长绿飞虱若虫对噻虫嗪、噻嗪酮的敏感性最高,LC50分别为0111和0114 mg·L-1;其次是啶虫脒、毒死蜱、吡虫啉,LC50为1151~1936 mg·L-1;对敌敌畏的敏感性低,LC50为31418 mg·L-1。长绿飞虱成虫对噻虫嗪、啶虫脒的敏感性最高,LC50分别为0792和0899 mg·L-1;其次是噻嗪酮、毒死蜱,LC50为1119 ~ 1164 mg·L-1;对吡虫酮敌敌畏的敏感性最低,LC50为28899~29864 mg·L-1。  相似文献   
62.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方法构建了对吡虫啉敏感和抗吡虫啉褐飞虱种群的正反向差减cDNA文库,克隆了受吡虫啉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表明,筛选到的120个阳性克隆代表92个互不重复的单基因,其中17个与动物的已知蛋白基因存在较高的同源性。筛选到的单基因,分别涉及信号传导、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生殖等。  相似文献   
63.
几种植物源农药对茶树主要害虫的毒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树主要害虫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0.5%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2龄幼虫和茶假眼小绿叶蝉低龄若虫有显著的毒杀作用,对茶刺蛾2龄幼虫的致死效应不强。0.5%藜芦碱可溶剂对茶尺蠖幼虫、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和茶刺蛾幼虫均有很高的毒杀作用。1.2%印楝素乳油对茶尺蠖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表现迟效性,对茶黑毒蛾幼虫和茶橙瘿螨若虫的毒杀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4.
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8%毒死蜱乳油、10%溴氰菊酯乳油、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2%印楝素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500、1 000、2 000倍液处理后共生菌的生长(菌落数量)显著减少,共生菌的假菌丝生长不舒展,有所萎缩,酵母多形成空泡。浓度越高、共生菌生长受到抑制越显著。低浓度(常规推荐剂量及以下)井冈霉素对共生菌生长影响较小,而高浓度(2倍常规推荐剂量)处理影响很大。这说明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农药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的生长均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5.
新型微生物杀虫剂-Spinosad(多杀菌素)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多杀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由于其兼有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农药的速效性,而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挑战奖”。文章主要从多杀菌素对靶标昆虫的杀虫活性和对非靶标昆虫的毒性,多杀菌素的残留评价及分析检测方法,多杀菌素对昆虫的毒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多杀菌素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
浙江省茭白无害化生产技术规程及实施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控制茭白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中易积累和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质为目的,参照有关单位的相应标难,结合浙江省茭白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防治措施,探讨浙江省茭白无害化生产的措施及其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7.
对茭白二化螟的越冬和产卵习性,钻蛀和转移规律,田间种群动态,天敌种类和田间防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主要以6龄老熟幼虫在茭白残茬中钻蛀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为化蛹高峰期,4月中旬末至下旬为羽化高峰期。二化螟成虫主要将卵产在叶片上,叶鞘上为少数;大多数卵块产于心叶、倒一叶和倒二叶叶枕以上0—60cm范围内,少数产在叶鞘上。其初孵蚁螟喜钻蛀倒4、倒5叶叶鞘内侧的叶肉中,2龄后开始往内侧叶转移钻蛀。茭白田中二化螟的虫口密度高,发生期较集中,5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卵孵盛期,7月中旬为第二代的卵孵盛期,8月下旬末9月上旬为第三代的卵孵盛期。其主要天敌为螟黄足绒茧蜂和白僵菌。植物性杀虫剂绿浪和化学农药锐劲特对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8.
利用离体接种方法对搜集的30份茭白种质资源进行了锈病和胡麻斑病的抗性测定,结果鉴定出对锈病具有抗性的材料8份,其中高抗品种3份,抗性品种2份,中抗品种3份。对胡麻斑病具有抗性的品种材料15份,其中高抗品种4份,抗性品种4份,中抗品种7份。  相似文献   
69.
茭白田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和无害化治理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讨论了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茭白田福寿螺的发生与为害及其无害化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手工清除、鸭子捕食、有毒植物诱杀、设置网纱、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药剂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70.
收集具有推广前景的12个单季茭白品种(系),采用室内叶片离体培养方式进行胡麻叶斑病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本地八月茭、大洋茭、余茭1号B和金茭1号的叶片相对病斑面积较小,对胡麻叶斑病表现出较高抗性;杭州一点红的叶片相对病斑面积最大,抗病性最弱。田间抗病性调查的结果与室内评价的抗性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