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以茶薪菇SM(三明原株)、At103(退化株)2种菌株分离出的厚垣孢子为新型育种材料,采用超声波-高温复合处理,比较各处理间菌丝长势及出菇情况,探讨茶薪菇厚垣孢子诱导育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超声-高温处理对厚垣孢子育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以超声波300 W、15min,复合40℃高温处理6h效果较好,其中S3菌株增产29.6%。退化不出菇菌株厚垣孢子诱导后可分化形成子实体,生物转化率30%。  相似文献   
12.
猴头菌单孢诱变育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对萌动期猴头单孢照射,适宜剂量30~1,单孢存活率6~9%,多数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状态等方面变化明显,经数次栽培选出一株状态优良,产量较高的稳定菌株U13号,拮抗试验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河北省嶂石岩地处太行山脉,位于北纬37°26′,东经114°。该地林木覆盖率达80%以上,海拔1000~1700m,气候湿润,每年7~8月的雨季,是野生菌类较为集中的发生季节。本文重点报道野生菌的主要种类:1.大红菇 Russula alutacea(Pers.)Fr.栎树及混交林 地上散生。可食。  相似文献   
15.
采用担孢子多孢诱变、群体杂交与组织分离进行茶薪菇育种比较,确定简单快速的多孢育种方法。经多孢杂交,筛选出高产稳定菌株A207,该株长势快,产量高,菇形好,其鲜菇效率较原株增加16.1%,畸菇率下降3.4%。  相似文献   
16.
以北沙参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采用MS和B5培养基对其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后进行悬浮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碳源、6-BA和NAA对其细胞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建立北沙参细胞培养体系以及提高其次生代谢物产量奠定试验基础。结果表明:1/2MS+0.4mg/L 6-BA+1.5mg/L NAA琼脂培养基为北沙参愈伤组织诱导的较适宜培养基;1/2MS+0.2mg/L 6-BA+1.2mg/L NAA为适宜的继代培养基;在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分别添加0.2mg/L 6-BA、1.6mg/L NAA和20g/L蔗糖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18.
张渊  张筱梅  张焕英  杨静 《食用菌》2004,26(2):21-22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促进鸡腿菇的栽培生产,笔者对鸡腿菇的发酵料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北方栽培的原料,并简化其栽培设施和生产过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五株鸡腿菇菌株的生长温度、pH值、抑菌剂浓度及栽培方式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表明,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5~30℃,根据生长温度不同分为三组;各菌株最适pH6.0~6.5;熟料较发酵料栽培产量高一倍多;1、5号菌株可用于发酵料栽培,但高温发菌需加多菌灵.  相似文献   
20.
以茶薪菇SM菌株为试材,研究了4种分离纯化方法对厚垣孢子分离纯化的影响,并观察其显微萌发特征。结果表明:研磨酶解方法较好,在1.0%蜗牛酶和1.0%纤维素酶,30℃、4h条件下,菌丝碎片酶解消失,孢子饱满,数量达1.9×105个/mL;显微镜检发现多数厚垣孢子萌发点位于孢子侧面,萌发菌丝具锁状联合结构,萌发后原孢子的液泡体积增大,胞内充满大液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