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34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苯甲酸钠及硫代硫酸钠对郁金香切花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郁金香切花在瓶插过程中,自由基清除剂苯甲酸钠(SB)处理可显著减缓蛋白质量含量的下降,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维持膜的完整性。减缓膜脂的饱和化趋势,对膜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提高切花观赏品质。而自由基源流代硫酸钠(Na2S2O3)则加速切花瓶插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增加MDA含量和膜透性的上升幅度,促使膜脂趋势于饱和化,加速切花的衰老。  相似文献   
22.
构成小苍兰穗状花序的十几朵小花自花序顶瑞至基部表现出明显的发育与衰老顺序。伴随着花朵的发育与衰老,花瓣组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细胞膜相对透性显著上升,表示膜脂过氧化水平的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在衰老后期增加更显著,与此相对应,饱和脂肪酸所占百分比增加,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3.
生长调节剂对甜柿幼果离层分化和子房AB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调节剂对甜柿幼果离层分化和子房ABA的影响张继澍,傍岛善次,石田雅士(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京都府立大学,日本京都606)关键词甜柿,赤霉酸,脱落酸,乙烯利,离层分化EffectsofGrowthRegulatorsonDiffer...  相似文献   
24.
1-甲基环丙烯对采后猕猴桃果实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72,自引:5,他引:67  
樊秀彩  张继澍 《园艺学报》2001,28(5):399-402
 以美味猕猴桃‘秦美’果实为试材, 研究1-MCP (1-甲基环丙烯) 处理对果实乙烯释放量、硬度、维生素C 含量及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POD (过氧化物酶) 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MCP 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乙烯释放量, 提高SOD、POD 活性, 抑制硬度下降, 推迟软化。  相似文献   
25.
气孔密度与苹果生长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门户,也是水分蒸腾的主要通道。植物组织的构造、代谢特点、功能和形态常常具有相关联系。多种作物的气孔密度与蒸腾强度、光合速率、干物质形成速率呈正相关,但也有的报告指出,气孔密度与这些生理指标并无关系。A.B.Beakbane和P.K.Majumder(1975)阐明了叶片气孔密度与苹果砧木生长势存在着相关性。P.K.Pathak(1976)再次证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并认为可以作为鉴定苹果砧木生长势的一种方法。与此相反,陈慧都、郝瑞( 1978)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认为苹果砧木生长势和气孔密度并没有相关关系。 我国苹果矮砧资源极为丰富,而上述的研究仅局限于苹果(Malus pumila Mill)和山定子[M.baccata(L)Borkh]二个种。为了探知这一指标的可靠性和它的适应范围,我们于1977-1979年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6.
乙烯吸收剂处理对柿果实采后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乙烯吸收剂吸收贮藏环境中乙烯的方法,研究了火柿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乙烯对果肉硬度、呼吸速率、PE活性、PG活性和CX活性的影响,探讨了果实软化的机理。结果表明,乙烯吸收剂处理能有效地清除贮藏环境中的乙烯,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PG、PE和CX的活性,有效地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速率。乙烯在柿果实软化衰老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7.
中华猕猴桃为我国原产的果树,其果实营养丰富,在国际水果市场上享有盛誉。而它是雌雄异株植物,实生苗需四、五年才能开花。因此,如何在早期迅速辨出雌雄,是杂交育种及扩大繁殖急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雌雄异株植物在生理生化上的差异,国内外都有不少研究报导,但还未在实践上应用。近来,王在明、王跃华等对中华猕猴桃研究报导了用本乃地试剂快速鉴别雌雄的方法;邓毓华等提出了用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作为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28.
猕猴桃电特性与生理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室温(20℃)贮藏下"秦美"猕猴桃电参数与生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用电特性无损检测生理特性的可行性,用SPSS软件对果实复阻抗等6个电参数和果实硬度等12个生理参数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复阻抗和电容在特征频率下能量化的生理参数多,其中复阻抗能量化硬度等8个生理参数,电容能量化7个生理参数,而电感不能量化任何一个生理参数。阻抗相角量化可滴定酸含量、相对电导率、淀粉含量和纤维素含量的可靠性高。除了淀粉酶活性、PE活性、PG活性、Cx活性之外,其余生理参数都可在特征频率下用敏感电参数来量化。  相似文献   
29.
 【目的】明确青花菜叶片的光抑制特性和主要光破坏防御机制,为青花菜高产高效栽培和选育光破坏防御能力强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抑制剂法和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在青花菜叶片强光破坏防御中的作用。【结果】1 800μmol?m-2?s-1强光下胁迫1~4 h,或夏季晴天中午强光高温下,青花菜叶片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降低,初始荧光Fo升高;暗中恢复5 h或下午光强减弱后,Fv/Fm和Fo均可恢复。硫酸链霉素(SM)或二硫苏糖醇(DTT)处理使强光下青花菜叶片的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开放的PSⅡ有效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的下降幅度增大,SM处理的下降幅度大于DTT处理。强光处理4 h后再暗恢复12 h的青花菜叶片在1 000μmol?m-2?s-1光强下进行荧光诱导,诱导结束时SM处理的ΦPSⅡ和F’v/F’m分别较CK降低85.71%和80.31%,DTT处理的分别较CK降低22.45%和11.48%。【结论】青花菜叶片具有完善的光破坏防御机制,抑制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均可使强光下青花菜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遭受破坏,抑制D1蛋白周转的破坏程度大于抑制叶黄素循环;D1蛋白周转在青花菜叶片光破坏防御中的作用大于叶黄素循环。  相似文献   
30.
黄冠梨采后1-MCP和CaCl2处理对品质和果皮褐斑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采后黄冠梨进行1 000 nL · L-1 1-MCP 熏蒸(1-MCP)、4% CaCl2(Ca)浸泡和二者结合(1-MCP +Ca)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未进行1-MCP、Ca 处理)相比,Ca、1-MCP 和1-MCP + Ca 各处理保持了冷藏期间黄冠梨果实较高的硬度、可滴定酸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果皮褐斑指数,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 含量影响较小,并不同程度降低了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峰值,还显著降低了果皮可溶性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抑制果皮细胞膜透性和H2O2 含量的升高,但对呼吸速率的影响较小。Ca、1-MCP + Ca 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和果肉中钙含量。综合看来,以1-MCP + Ca 处理对维持冷藏期间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1-MCP 和Ca(主要是Ca)抑制果皮酚类物质生成和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是其明显减少黄冠梨果皮褐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