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为改良培肥盐碱土,探索土壤团聚体和土壤真菌群落变化,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常规肥料处理,添加秸秆处理(9t·hm-2)及秸秆与微生物菌肥处理,于秋季水稻成熟期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土壤真菌群落和水稻产量进行测定,探讨秸秆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对盐碱稻田土壤结构、土壤微生物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降低土壤容重和pH,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添加秸秆后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可提高11.29%、添加秸秆和微生物菌肥后MWD可提高19.35%;秸秆和微生物菌肥对改良盐碱土物理和化学性状效果显著。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但对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丰度有促进作用;与常规施肥相比,添加秸秆可增加水稻产量,增产率为4.39%;添加秸秆和微生物菌肥同样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率为4.66%。建议进行秸秆还田的同时增施微生物菌肥,可对盐碱土改良起到积极作用,并且能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52.
以大豆合农8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氮肥处理方式,研究分期施用氮肥对大豆根瘤数目及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施氮方式为处理5(种肥2kg、始花期追施1kg、始花期喷施1kg、盛花期不施),其次为处理6(种肥2kg、始花期追施1kg、始花期喷施0.5kg、盛花期喷施0.5kg),这两个处理在各生育期根瘤数目和鲜重均高于其它处理;种肥中氮肥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根瘤形成,始花期通过追施和喷施氮肥能够促进根瘤数目和鲜重增加。  相似文献   
53.
吉吉育633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以不育系JLCMS204A为母本、恢复系JLR230为父本育成的杂交大豆新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如下优点:一是蛋脂双高,蛋白质含量42.78%,脂肪含量20.44%,蛋脂总和63.22%;二是高产稳产,区域试验在所有试验点均表现为增产,平均产量达到3167.4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平均增产12.9%;三是适应性广,较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该区大豆适宜种植面积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4.
张茂明 《蔬菜》2022,(11):25-28
摘要:为明确水稻育秧棚内稻壳代替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可行性,试验设置4个处理(稻壳覆 盖厚度为15、10 cm,稻草覆盖厚度为15、10 cm),测定和比较覆盖的马铃薯出苗率、绿薯率、商品薯 率、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稻壳覆盖厚度为15 cm时,马铃薯出苗率为93.2%,绿薯率最低,商品薯率 (88.26%)与产量(667 m2 产量1 840.60 kg)均最高。建议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