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70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97篇
  77篇
综合类   425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213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建立快速、灵敏且特异的检测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SADS-CoV)检测方法,本试验扩增SADS-CoV N基因保守区域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MD18-T-SADS-qN作为阳性质粒标准品,以其为模板建立一种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方法在3.31×101~3.31×107拷贝·μL-1模板量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7,斜率为-3.318。该方法特异性检测SADS-CoV;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所构建的标准品检测灵敏度下限可以达到3.31×101拷贝·μL-1,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重复性。用该方法检测SADS-CoV感染IPI-2I和IPEC-J2细胞后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接毒剂量的复制情况,结果显示,SADS-CoV感染细胞后2 h病毒含量较低,在12~36 h病毒含量迅速增长,36 h后增长速度减缓且病毒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用0、0.1、1 MOI SADS-CoV感染细胞结果显示病毒的mRAN转录水平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当MOI为1时,IPI-2I和IPEC-J2细胞病毒含量分别为106.7、105.3拷贝·mL-1。进一步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经口服攻毒SADS-CoV仔猪的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病毒在空肠回肠含量较高,表明病毒主要定殖于空肠和回肠。综上表明,本研究建立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灵敏特异地检测SADS-CoV,为SADS-CoV的诊断和病毒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2.
在我国养猪业面临产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两大瓶颈的情势下,如何使所生产的猪肉食用卫生,所排粪污环境安全,纯天然、无污染、广效低毒、绿色环保的中兽医药学为破解这两大瓶颈提供了技术支撑。充分发挥我国传统的中兽医药技术的特色和优势,构建以中兽医药为主体的猪只康养技术供给体系,旨在集生产管理"适其天性"、所喂药料"无污染"、治疗药物"纯天然"、预防措施治"未病"、治疗方法"和谐调节"和四季保健"药饲同源"于一体的技术供给体系,从源头上破解这两大难题,从而实现猪只康养,环境安全,猪肉安康,凸显出中兽医药是猪只康养的最佳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4.
正在现代猪饲料生产中,饲料的全价性和营养素间的平衡性已经得到重视,越来越科学化。除此之外,猪的采食量和消化吸收也是保证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猪的采食量,在饲料中我们常常通过添加风味剂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猪对饲料风味的喜爱程度,从而提高猪的采食量,达到高效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5.
三种猪用动物福利玩具在生产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福利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欧洲已经有了针对动物福利的立法。某些国家可能会把畜产品贸易与动物福利挂钩,把动物福利作为一种贸易技术壁垒限制他国的畜产品出口。动物福利将是我国的畜禽等相关产品走向健康化、走向国际市场,必须遵守的国际规则,不断改善畜禽的饲养方式和生存环境,善待畜禽,保证畜禽基本的生存福利,才能保证动物的健康,保证动物性产品的安全,才能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6.
通过研究隐睾症比格(Beagle)犬睾丸、附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建立适用于GLP的实验动物背景性资料。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对比格犬隐睾及正常侧睾丸、附睾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确定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与正常组织相比,隐睾胶原纤维组织增生,睾丸曲细精管内仅见少量精原细胞及支持细胞。附睾间质增宽,间质内填充增生的胶原纤维,附睾管内精子缺如。需加强比格犬自发病变的病理监测,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动物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27.
紫花苜蓿根际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鑫  裴宗平  孙干  王瑜  苏雪鹏 《北方园艺》2016,(13):172-177
为调查山西省大同矿区紫花苜蓿草地中丛枝菌根真菌(AMF)与根际土壤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于2014年10月采集浑源县、南郊区、大同县、矿区4块样地中不同深度的紫花苜蓿根茎和根际土壤,并分析了紫花苜蓿的菌根侵染率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4块样地中紫花苜蓿根部菌根侵染率均在70%以上;除大同县规律不明显以外,其它3块样地中菌根侵染率与孢子密度均表现出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分析总相关性得知,菌根侵染率与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易提取球囊霉素(EEG)和总球囊霉素(TEG)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TEG和EEG均与菌根侵染率、有机质、硝态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分析同土层各因素的相关性则发现,只有在20~30cm土层,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与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EEG有显著相关性(P0.05)。以上结果说明,大同地区丛枝菌根真菌与紫花苜蓿可以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菌根真菌对土壤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20~30cm土层更有效。  相似文献   
28.
以番茄为试材,分别在缓苗后期、现蕾期和坐果期喷施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在坐果期喷施后的10、20、30d时,比较分析了番茄形态及生理生化等各项指标,以探究其对设施番茄生长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次生代谢产物可明显促进番茄生长和缓解低温对番茄植株造成的伤害,株高、茎粗、叶长、叶宽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处理组丙二醛(MD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低15.00%、7.35%和14.29%。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3.27%、15.00%和19.57%。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8.46%、27.59%和43.93%。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0.45%、12.54%和14.69%。说明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正> 我国每年都要产生约5亿t左右的农作物秸秆,秸秆是一种优质的有机物质材料,其应用价值十分可观。可长期以来,这种材料资源却没有被人们充分地重视和利用,大部分被作为废物焚烧掉,造成秸秆资源白白浪费,令人痛心。 就地焚烧秸杆烧死了土壤浅层的有益微生物,破坏了土壤浅层的活性组织,不利于下茬作物的发育生长。就地焚烧秸秆还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  相似文献   
30.
本文旨在研究颈静脉灌注精氨酸对泌乳中期奶牛泌乳性能和牛乳酪蛋白合成的影响。将6头体重、胎次、泌乳期、泌乳量和体况基本一致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头):酪蛋白模式组(对照组)、精氨酸灌注组、丙氨酸等氮组(与精氨酸灌注组等氮),采用3×3复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22 d(7 d灌注期+15 d间隔期),测定其泌乳性能、酪蛋白含量以及酪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灌注的第5天精氨酸灌注组的乳蛋白及乳中非脂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酪蛋白模式组(P0.05);第6天精氨酸灌注组的乳脂率显著高于丙氨酸等氮组(P0.05)。2)酪蛋白模式组的α-酪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β-酪蛋白含量在3组间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κ-酪蛋白含量则以精氨酸灌注组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精氨酸灌注组αs1-酪蛋白基因(CSN1S1)、αs2-酪蛋白基因(CSN1S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综上,灌注精氨酸提高了乳蛋白中α-酪蛋白和κ-酪蛋白含量,以及CSN1S1、CSN1S2在奶牛乳腺组织的表达量,有利于牛乳中乳蛋白率和乳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