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苦瓜RAPD分析体系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碧绿2号、碧绿3号两个苦瓜品种RAPD分析体系的优化研究表明,苦瓜RAPD 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Mg2+,Taq DNA聚合酶、dNTPs 4种主要成分的最适用量分别为20 ng,1.5 mmol@L-1,16.67 nmol@s-1,0.2 mmol@L-1.  相似文献   
42.
粤北山区丝瓜种质资源观察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粤北山区地处广东省北部,为粤、赣、湘、桂四省区的结合部,气候条件独特,生态植被保存较为完好,存在不少作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3.
丰优紫红茄是以优良自交系东选D-2-1-0作母本,以优良自交系台湾屏东紫红茄S-1-3-1-0作父本配制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果实棍棒形,均匀,粗直,长22.7cm左右,横径5.3cm左右,单果重200g,果皮薄、深紫红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果肉白色,商品性好,肉质细嫩、口感好,品质优良;田间表现中抗青枯病及黄萎病。大田生产一般每667m^2产量2500kg左右,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44.
苦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对华南长身型苦瓜 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前期产量、延续收获期、结果数等 3个性状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初花期、开花期、第 1雌花节位、第 1坐果节位等 4个性状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结果数、延续收获期和单瓜质量 3个性状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 ,这 3个性状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 0 .910 8,可以作为长身型苦瓜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45.
几种药剂处理和人工嗑种对有棱丝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棱丝瓜秋季繁制的新种子,在当年冬季与翌年早春的低温季节播种,普遍会出现发芽率低、发芽缓慢、出苗不整齐等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研究了几种药剂和人工嗑种对有棱丝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寻找出一种促进有棱丝瓜新种子发芽的方法,为种子经营者及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2006年秋季广东省苦瓜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7个苦瓜品种中,长绿总产量比对照种早优苦瓜增产10.71%、达极显著标准,前期产量比对照种减产6.61%、达显著标准;金绿总产量比对照种增产5.28%、未达显著标准,前期产量比对照种减产13.69%、达极显著标准;登峰828总产量比对照种减产2.25%、未达显著标准,前期产量比对照种减产26.77%、达极显著标准;其他新品种总产量与前期产量均比对照种减产,达极显著标准.金绿感观品质鉴定为优,长绿、绿珠一号、油绿一号和奇俊426等鉴定为良;金绿粗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登峰828和长绿的粗蛋白含量较高.接种鉴定,长绿为抗白粉病,金绿为中抗白粉病.结合2006年春季初试结果,长绿表现丰产性好、综合性状较好,金绿表现丰产性和抗逆性较好、感观品质优,两品种均适宜我省春、秋季种植,推荐申报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7.
丝瓜是广东省的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我省丝瓜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了筛选出最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丝瓜新品种,2004年秋季对我省最新育成的5个丝瓜新品种进行了熟性、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状等方面的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苦瓜果长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研究了苦瓜6个世代果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果长性状的基因效应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且以加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占总遗传成分的98.6%,显性方差所占分量极小,属不完全显性;控制果长性状的最少基因对数为5对;开展苦瓜果长的品质育种宜采用杂交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49.
大顶类苦瓜‘顶峰1号’是由苦瓜强雌系材料D171008作母本,自交系Y172017作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长势旺盛,叶色深绿,果实短圆锥形,果色深绿,有光泽,果形端正,果长约11.7 cm,横径约8.9 cm,肉厚约1.17 cm,单瓜质量约307 g,商品瓜率达93%,丰产性好,产量21 550 kg·hm-2以上。从播种至始收春季约72 d,秋季约59 d。耐热、耐涝和耐旱性强,耐寒性中等。适合华南地区春、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50.
‘丰绿3号’苦瓜是以强雌系B201-b1作母本,优质自交系E12206-e6作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果实长圆锥形,深绿色,条瘤明显,长25 cm左右,横径约6.2 cm,肉厚1.0 cm,单瓜质量约440 g,商品性好。从播种至始收春季76 d,秋季54 d。单株坐果力强,丰产性好,平均产量为36.61t·hm~(-2)。耐热、耐涝性强,植株不易早衰。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和海南冬季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