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4篇
  24篇
综合类   22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和杂交稻品种在四川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指导四川抗稻瘟病品种选育和合理布局,在四川蒲江、雅安和江油对含20个不同抗稻瘟基因的25个单基因系以及134个以杂交稻为主的四川水稻主栽品种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其中携带抗瘟基因Pi-km,Pi-kp,Pi-kh,Pi-z5或Pi-9(t)的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在各病圃抗性表现较优.134个品种中98.48%的品种在蒲江和叙永叶瘟表现为感病,63.43%的品种在雅安叶瘟表现为感病;在各病圃均得到颈瘟数据的126个品种中,至少在一个病圃抗颈瘟的有4个,其中D优202在叙永、蒲江和雅安病圃叶瘟和颈瘟均表现为抗或中抗,而在各病圃颈瘟均严重感病(9级)的有27个品种.D香287叶瘟阶段在叙永和雅安表现为抗或中抗,颈瘟在叙永和蒲江也表现为抗病,而Q优2号在各试验地叶瘟颈瘟均表现为感病,这均与相应单基因系在各病圃抗性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472.
以‘绿岭’核桃实生幼苗为材料,研究掐茎尖和秋水仙素对幼苗生长及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C即未掐茎尖的核桃幼苗在第1~7天的高生长量为13.63cm,极显著高于处理C1(掐茎尖加蒸馏水处理)、C2~C6(掐茎尖加0.1%、0.2%、0.4%、0.6%、0.8%秋水仙素处理);各处理植株上胚轴上平均膨大的芽数以C1最高,为8.1个,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掐茎尖和秋水仙素处理明显抑制核桃幼苗主茎生长,促进上胚轴上芽的萌发伸长;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植株上胚轴停长时间由处理第8~9天提前到第1天,植株顶端变黑萎蔫长度由切口发黑增大到2.48cm,上胚轴上平均萌发伸长的芽数由1.7个增加到3.0个;处理C2和C3出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构成的混倍体叶片。  相似文献   
473.
474.
<正> 油松嫁接,在我省一直是个难关,成活率始终在20%左右,为了突破油松嫁接关,省林业厅于1980年8月组织有关单位10余人去河北省东陵林场、塞罕坝林场参观学习,1981年,省林技站在东湾林场搞点.五月至8月底正式采接穗嫁接,共嫁接785株,成活558株,成活率达71%,基本上突破了油松嫁接关,为我省建立油松无性系种子园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475.
<正> 今夏在凉山州冕宁县曾发现长毛兔钱癣的流行并引起饲养员的感染,经检查鉴定为须毛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今将发病经过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76.
急慢性结肠炎往往伴有炎症、疼痛、发热及肠运动亢进等临床症状,肠康宁能治疗急慢性结肠炎,明显抑制水肿,有镇痛、解热等作用。  相似文献   
477.
通过不同切蕾期、不同收获期对郁金香种球质量影响的分析,及不同海拔高度对其花茎、花径、花期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幼蕾切除或着色切除及其茎叶全部枯萎时收获,其平均单球质量最大,球质量12g以上;郁金香的花茎、花径、物候期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加长、增大、延迟。繁殖系数接近或超过3的是夜皇后、贝多、白日梦、圣诞红、阿杰。  相似文献   
478.
为延后秋果型红树莓结果期,避免夏季高温、降雨等环境因子对果实的危害,以5年生秋果型红树莓品种‘海尔特兹’为试材,研究了修剪时间和修剪程度对红树莓物候期、生长量、坏果率和单株产量及产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平茬外,修剪推迟了红树莓的初花期和果实初熟期,对果实末熟期和落叶期无显著影响。除在植株高度为50 cm时剪去40 cm处理外,其他修剪处理及对照植株成活率均为100%,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植株高50 cm时修剪40 cm植株成活率为60.83%,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修剪处理。修剪后植株的初生茎直径为11.80~12.26 mm,显著小于对照。各处理果实初熟期坏果率较高,随时间延后坏果率逐渐下降,至10月坏果率趋近于0,不同修剪处理总坏果率为0~30.75%,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高50或80 cm时修剪1/5~1/2可提高红树莓单株产量;植株高80 cm时修剪40 cm处理的平均单株产量为130.37 g,极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提高28.51%。综合考虑,植株80 cm高度时修剪40 cm处理果实成熟期延后效果明显,产量最高,果实质量较高,采果期相对集中,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9.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马属动物传染病。该病一旦暴发很难消除,严重威胁我国乃至世界马业安全,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正文主要阐述了北京市朝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检疫一例马传染性贫血病阳性马进行处置的过程及后续防控。  相似文献   
480.
利用黑龙江省2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71-2016年春季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引入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3个温度因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2013年春季气温三因子的低温特征,并构建其与大豆、玉米、水稻播种期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2013年春季气温与1971-2016年毎年同期比较总体以偏低为主,三因子差值(ΔT)<0℃的年份密集分布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ΔT<0℃的年数以最高气温最多,最低气温最少。(2)分析期1971-2016年内,ΔT随时间推进均呈下降趋势,以最低气温下降最显著,振荡最强,而最高气温下降趋势最弱,表征2013年春季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不对称性偏低特征。(3)研究区2013年春季逐日气温3个因子与常年同期比较(ΔTD)总体呈偏低趋势,累计低温时间长,3个因子偏低日数均超过整个春季日数的50%,最长连续偏低日数占春季总日数的20%以上,其中以逐日最高气温最多,61%的站点达35d以上,低温持续1个月以上。(4)2013年大豆、玉米、水稻的播期与历史各年比较其差值(ΔD)多为正值,表明该年播期以延后为主。53%的站点2013年春季气温ΔT与作物播种期ΔD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随着春季气温降低,作物播种期存在推迟趋势。ΔT每降低1℃,ΔD增加0.9~6.3d,其中以最低气温影响最显著。(5)内涝与低温叠加更易造成作物迟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