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橡胶种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橡胶种子作为繁植材料、制备工业原料、生产饲料,及其在食用及医用等方面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期促进橡胶种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2.
一般来说,创伤性瘤胃腹膜炎是由腹壁透创造成的,其病因主要是锐性或钝性器物(如刀、叉、树枝和木柱、牛角的顶撞等)刺入或冲撞皮肤,导致皮肤、腹壁肌层、腹壁及脏器损伤。根据皮肤的创伤程度可分开放性和封闭性的腹壁透创。以笔者诊治的病例为例,病牛受  相似文献   
43.
棉花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在植物细胞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ABP1蛋白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方法,首次克隆了棉花ABP1基因cDNA的3'和5'末端.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824 bp编码190个氨基酸,它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植物ABP1蛋白家族的所有特征,被命名为GhABP1.棉花ABP1所包含的Box A,Box B和Box C区在植物ABP1家族中是高度保守的.它的C末端氨基酸残基WDE在蛋白质的折叠及ABP1在质膜上的功能活性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棉花ABP1的C末端带有KDEL残基区,这个KDEL区表明它被定位在内质网上.用Clustal W软件进行多重比对分析表明,棉花ABP1与拟南芥、向日葵、油菜、辣椒、甘菊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2%,72%,71%,70%和7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棉花在进化上与萝卜、拟南芥和油菜聚为一类.序列分析表明此基因为生长素结合蛋白基因家族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44.
植物体胚成苗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胚成苗方式是愈伤组织成苗的主要方式之一,综述了植物体胚成苗培养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黑河调水工程实施效果分析,提出流域内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需在完善工程措施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进行水量调度.  相似文献   
46.
木薯具有产量高、抗贫瘠等特点,为了了解其耐贫瘠的作用机理,提高木薯在贫瘠土壤中对氮素的利用率,以培养20 d的"华南5号"木薯组培苗为实验材料,采用同源克隆和RT-PCR技术,获得一个高亲和硝态氮转运蛋白(NRT2)基因,命名为Me NRT2.1,该基因含有1 593 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53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木薯Me NRT2.1与苜蓿、拟南芥、可可、杨树等物种的NRT2.1同源性高,其中与可可树Tc NRT2.1的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相似性达到9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Me NRT2.1在木薯组培苗的根中表达,并且在NO_3~-浓度为0.2 mmol/L时,其相对表达量较高,NO_3~-浓度为10 mmol/L时其相对表达量较低,NO_3~-浓度为0时几乎不表达;Me NRT2.1在茎、叶中也几乎不表达,即该基因具有诱导型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发现Me NRT2.1定位在细胞膜上。此研究为进一步通过NRT2基因提高木薯的抗逆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赤潮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赤潮的危害及成因,介绍赤潮监测技术、方法及其应用,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8.
本研究通过RNA-seq技术对Δcat1突变体菌株和Foc4野生型菌株的转录组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探明Cat1基因敲除后对香蕉枯萎病菌转录组的影响。预测到新转录本2 354个,其中能够预测到基因功能的有1 095个。Cat1基因敲除后,敲除突变体的基因表达相较于野生型菌株发生很大变化。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发现,差异基因表达主要体现在蛋白复合物、细胞质组分、细胞蛋白代谢过程、ATP结合和转运活性等相关方面。KEGG分析发现,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菌株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核糖体合成、RNA转运,香蕉处理后差异表达基因集中在抗生素生物合成、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等通路。Cat1基因敲除后,一些能量转运酶、加氧酶、氨基酸转移酶活动加强,一些激酶、氧化酶、蛋白酶受香蕉诱导活性增加。Cat1的敲除导致多种糖转运蛋白的大幅下调表达,且大大影响锌脂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等表达,从而对菌株生命活动和致病力产生影响。Cat1敲除后,其他过氧化氢酶类的表达量补偿性增加,但催化生成过氧化氢的SOD表达也增加,可能是敲除突变体致病力减弱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受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沿海地区日趋频繁地暴发赤潮,给水生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际上治理赤潮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赤潮藻拮抗微生物作为一种具有潜在防治赤潮的生物,已经引起研究人员的特别关注。文章重点介绍了目前已经报道的赤潮藻拮抗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存在、丰度、生态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提出加强对微藻拮抗微生物的应用、生态分布和生态意义等方面的研究,以达到防治赤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长期有效的保存橡胶种质资源新方法,以解决传统橡胶种质资源大田保存方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土地,不利于橡胶种质资源在国际间的交换,制约了橡胶树杂交育种工作进展的问题.选用海南广泛栽培的7-33-97橡胶花药脱分化和松散型胚性两种不同形态的愈伤组织经低温驯化、脱水处理、低温保存、解冻处理后,在橡胶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上培养,比较不同处理间愈伤组织恢复增殖能力的差别.结果表明:常温培养的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经过-80℃先慢降温再-196℃快降温,液氮保存,在40℃水浴解冻后容易恢复增殖能力.因此,采用先慢后快的降温方式,40℃的解冻方式保存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是最优的橡胶愈伤组织保存方法.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对现有多个橡胶无性系愈伤组织进行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