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7篇
  22篇
综合类   184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陈洋  林最其  徐丽  郭顺堂 《大豆科学》2011,30(5):838-842
分别在实验室和工厂中试条件下利用生浆法、熟浆法、热水套浆法3种不同制浆工艺制备豆腐,对豆腐的出品率、含水量、保水性、质柯与感官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熟浆法豆腐的出品率、含水量和保水性分别比生浆法和热水套浆法提高了12%和7%、6%和7%、13%和5%,但生浆法豆腐的硬度、黏附性等指标均高于其它2种制浆工艺;熟浆...  相似文献   
52.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对清肺颗粒进行安全性评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给82只昆明小鼠灌胃给药进行半数致死量试验和最大给药量试验;将40只大鼠分为高、中、低剂量中药组和对照组进行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5 d,灌胃结束后测定大鼠的一般情况、血液指标、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和病理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53.
许晓琴  徐丽  付翠萍  霍乃蕊  马俪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38-9839,9981
[目的]筛选出有限酶解鲶鱼肉蛋白的最佳用酶种类和酶解工艺条件,为鲶鱼食用肉粉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鲶鱼为原料,经预处理、采肉、漂洗、斩拌、有限酶解、打浆和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鲶鱼食用肉粉。其中选择4种酶(风味蛋白酶、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作为水解用酶,分别在各酶最佳酶解条件下对鲶鱼肉糜进行水解,以鲶鱼肉粉的溶解度为评价指标。[结果]用中性蛋白酶作为有限酶解的酶类加工出的鲶鱼食用肉粉溶解度可达90%以上,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55%,酶解时间60 min,料水比1∶3(g∶g)。[结论]用中性蛋白酶作为有限酶解的酶类,加工出的鲶鱼食用肉粉溶解度最高,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54.
利用RT-PCR技术扩增得到瓜类黄化褪绿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上海市嘉定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度为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CCYV其他分离物的cp核苷酸相似性均高于95%。将此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CCYV cp在大肠杆菌中可表达出含有6-His标签的分子量约46 kDa的蛋白。纯化表达蛋白后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D-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抗血清可用于检测田间感病样品中的CCYV。  相似文献   
55.
【目的】明确不同食源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胁迫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长发育和变态发育的影响,探讨棉铃虫是否能感知并分级捕食风险、能否在生长发育和变态发育上体现出权衡效应;明确长时和短时胁迫对棉铃虫压力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异色瓢虫胁迫能否引起棉铃虫分子水平上的生理反应。【方法】通过设置7种不同食源的异色瓢虫胁迫处理(饥饿处理、虾卵处理、棉铃虫幼虫处理、棉铃虫卵处理、蚜虫处理、蚜虫对照处理、对照处理),观察记录棉铃虫在胁迫下的生长发育(幼虫历期、蛹历期、雌雄蛾寿命、总寿命)和变态发育(蛹重、化蛹率、羽化失败率、卷翅率)指标;设置长时(1龄幼虫至3日龄成虫)和短时(15 min至6 h)异色瓢虫胁迫处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棉铃虫压力蛋白基因(即热激蛋白基因)Hsp70和Hsp90及热激同源蛋白基因Hsc70在胁迫后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在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的胁迫下,棉铃虫幼虫历期、蛹期、雌雄蛾寿命、总寿命均显著性缩短,蛹重和化蛹率显著性下降,成虫卷翅率显著性升高,而羽化失败率无显著性变化。在不同食源的天敌胁迫下,棉铃虫幼虫历期在异色瓢虫取食蚜虫时最短,蛹历期在瓢虫取食棉铃虫卵时最短,总寿命在瓢虫取食虾卵时最短,而雌雄蛾寿命在不同食源天敌胁迫下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棉铃虫成虫卷翅率在瓢虫取食棉铃虫卵时最高,而蛹重、化蛹率、羽化失败率在不同食源天敌胁迫下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压力蛋白基因Hsp70和Hsp90在短时胁迫下(Hsp70:30min至3 h;Hsp90:15 min、1.5 h、2 h、6 h)表达水平显著性上调,热激同源蛋白基因Hsc70在长时胁迫下(5龄幼虫、预蛹、雄蛹、雌蛾阶段)表达水平显著性上调。【结论】在面对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长时胁迫作用下,棉铃虫各生长发育阶段均出现缩短的现象,即棉铃虫为躲避被捕食风险表现出了发育加速的现象,而快速的生长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变态发育,导致蛹重和化蛹率下降,成虫卷翅率提高,符合权衡效应。棉铃虫对不同食源的天敌胁迫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即棉铃虫对潜在的捕食风险可能存在一定的分级能力,但这种分级能力没有得到规律性体现。异色瓢虫胁迫能够引起棉铃虫分子层面的生理反应,导致压力蛋白基因的表达上调,其中压力蛋白基因Hsp70和Hsp90受到短时胁迫的反应较为明显,而热激同源蛋白基因Hsc70受到慢性胁迫刺激的反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6.
海南茄衣人工发酵过程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南茄衣人工发酵过程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海南茄衣品种JH-2为材料,采用GC/MS-QP-5000和SHIMAD2U,研究了雪茄茄衣在人工发酵过程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发酵过程中茄衣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呈单峰变化,在发酵18d时出现256.40mg/g的最大值,在36d时出现204.01mg/g的最小值;半挥发性有机酸与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样在18d时达到最大值;高级饱和脂肪酸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在发酵的前6d快速下降了81.45%。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与半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和柠檬酸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酸、富马酸、苹果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海南雪茄发酵18d前后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最高,更有利于产生烟气柔和、吃味更好的烟叶。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哈尔滨中心城区南岗区、南岗区图书馆等基本情况和哈尔滨市公共图书馆现状的分析,提出建立多个社区分馆的三级点分馆制服务体系及在总分馆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滞育激素(DH)是导致家蚕滞育生理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研究卵期不同温度和光照节律引起家蚕滞育激素基因Dh表达的变化,探讨温度和光照对家蚕滞育调控的机制。催青期25℃持续光照(25LL)条件下,蚕卵中Dh基因mRNA高水平稳定转录;而在15℃持续黑暗(15DD)条件下,蚕卵中只有痕迹量Dh基因mRNA存在;25LL或者20℃、光照与黑暗12h交替(20LD)条件下,胚胎发育至单眼着色后(有效积温2160℃.h以后)Dh基因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与此时期胚胎对诱导滞育的温度和光照节律更加敏感一致。从催青期开始整个世代的保护温度和光照节律,呈现高温25℃显著上调整个胚后时期Dh基因mRNA转录水平,光照上调蛹期与蛾期Dh基因mRNA转录水平,且高温的作用强于光照。5龄第3天幼虫的基因芯片表达谱显示,Dh基因mRNA转录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与组织差异,雌蚕多个组织中的Dh基因mRNA转录水平都显著低于雄蚕,卵巢中的Dh基因mRNA只有痕迹量。亲代卵的催青温度与光照节律决定子代卵的滞育性,也影响到Dh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但子代卵内Dh基因mRNA转录水平高低不是蚕卵滞育与否的关键。推测家蚕Dh基因表达的性别差异及在早期蚕卵中表达特征与滞育性不一致的现象,可能与Dh基因的前体多肽翻译产物剪切有关。  相似文献   
59.
在对浙江省松阳县营林工作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抓住机遇发展营林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初步阐明松阳县营林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0.
活性微生物菌肥对滨海盐碱土改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滨海盐碱土壤施用活性微生物菌肥,探讨菌肥浓度分别对表土层和5cm土层土壤养分、盐分和pH值的作用。结果表明:施用菌肥后表土层铵态氮含量增加明显,速效钾含量一定程度增加,速效磷变化不大;硫酸盐含量降低明显,氯化盐含量下降需要较高菌肥浓度。5cm土层铵态氮含量下降明显,速效钾含量一定程度增加,速效磷变化不大;硫酸盐升高明显,氯化盐变化较小。施用菌剂处理后土壤酸碱度降至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