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化学预处理提高酒糟生物质酶解糖化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促进酒糟生物质的酶解糖化,筛选适宜的预处理方法,以脱除木质素,提高综纤维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和)保留率为目标,研究比较了酸-超声波耦合(ultrasound-assisted acid pretreatment,UAAP)、液氨(pretreatment by soaking in aqueous ammonia,PSAA)、碱性双氧水(alkaline hydrogen peroxide pretreatment,AHPP)和酸性亚硫酸氢盐(bisulfite pretreatment,BP)4种预处理法对酒糟化学组分、结构特性和酶解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余3种方法相比,BP法处理后酒糟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保留率最高,分别为84.59%和84.87%,即综纤维素保留率为84.68%。与未处理酒糟(unpretreatment,UP)相比,4种方法预处理后酒糟的综纤维素酶解得率分别提高了49.12%(酸-超声波,UAAP)、55.48%(液氨,PASS)、92.79%(碱性双氧水,AHPP)和99.15%(酸性亚硫酸氢盐,BP),其中BP法对酒糟酶解糖化的促进作用最有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衍射(X-ray differaction,XRD)结果显示,酒糟经不同方法预处理后表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木质纤维网络结构遭到破坏,表面呈现无规则或形状各异的膨松状态,沟壑明显,孔隙率增加,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提高水解酶的可及性。化学组分和结构特性的变化说明酒糟的酶解得率与综纤维素的保留、木质素的去除、表面微观形貌变化以及纤维素结晶度等因素直接相关。总之,酸性亚硫酸氢盐(BP)法是适用于酒糟生物质糖化预处理的一种有效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2.
利用标准样方法研究毛竹林碳含量和碳储量以及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毛竹地上部分各器官的含碳率波动范围为428.373 0 ~ 480.079 0 g/kg,平均为459.546 1 g/kg,其中竹叶的含碳率最低,竹秆的含碳率最高.毛竹地上部分碳储量为28.98 t/hm2,地下部分碳储量为14.27 t/hm2.从各组分分布来看,竹秆占总碳储量的51.84%,竹枝占10.27%,竹叶占4.90%,地下部分占总碳储量的33.00%.毛竹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73.93 t/hm2,其中土壤层碳储量为91.95 t/hm2,占总碳储量的67.44%.毛竹林地上部分年固定碳量为8.28 t/(hm2 ·a),相当于同化二氧化碳的量30.36t/(hm2·a).  相似文献   
93.
小麦条锈病是长期影响我国小麦生产安全的严重病害之一,此病流行年份可致小麦减产10%~20%,特大流行年份小麦减产可达60%,甚至绝收。该文介绍小麦条锈病的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及发病条件,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保证小麦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94.
采用新育成的串番茄新品种ST01、ST04、ST06和普通番茄品种沈农大红,对花序及果穗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串番茄的开花速率、坐果速率、转红速率均比对照高,并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串番茄品种之间的开花速率和坐果速率也有一定的差异,均以ST01最快,其次是ST04和ST06。而串番茄品种之间转红速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
从淹水所造成的危害以及植物对淹水的反应,来探讨植物与水的生态关系,并从生理和形态结构方面分析了植物耐海l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96.
雏菊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微  贾宝林  钟程  徐娜  姜长阳 《北方园艺》2011,(12):110-112
以雏菊的根茎为试材,进行了根茎芽诱导和分化、分化芽的继代和生根、试管苗的移栽和移植的研究,建立起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MS+6-BA 0.2 mg/L+GA30.5 mg/L+IAA0.2~0.5 mg/L是根茎诱导芽的理想培养基;MS+6-BA 1.0 mg/L+GA30.5 mg/L+NAA 0.1mg/L是根茎诱导芽分化培养和分化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NAA 0.1 mg/L+IAA 0.4mg/L是分化芽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在温室中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为93.6%,移植到花坛上的试管苗保持了生长旺盛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97.
以圆叶柳即将萌动的生长点为材料,进行生长点生长与分化、试管苗生根、移栽和移植的研究,建立起圆叶柳无性系.结果表明:生长点生长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0.1 mg·L-1+GA30.5 mg·L-1+NAA0.2 mg·L-1;生长芽分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NAA0.1 mg·L-1+6-BA0.5 mg·L...  相似文献   
98.
我国部分引进猪种IGF2和RYR1基因主效位点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它在胎儿生长发育、肿瘤细胞增殖、肌肉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猪IGF2基因第3内含子3072G>A突变是迄今少数几个被确证的影响农业动物数量性状的主效突变位点(Quantitative Traits Nucleotide,QTN)。兰定尼受体基因(RYR1)c.1843C>T突变位点是造成猪应激综合症的主效基因位点。本研究采用PCR-RFLP及PCR-SSCP的方法,检测了深圳、江苏、江西等4个猪场5个引进猪种(品系)的323头种猪个体在IGF2的第3内含子3072G>A位点突变和RYR1基因的c.1843C>T突变位点的基因型,以此指导猪的育种实践,提高猪产肉量和经济效益,剔除氟烷应激敏感基因,选育抗应激种群。  相似文献   
99.
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最新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晓欢  毛勇  靳菁  徐娜  李青 《江西农业学报》2013,(7):116-119,124
印染废水是我国目前主要有害、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利用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具有应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可重复使用等特性。介绍了在活性炭、纤维素、壳聚糖、海绵铁等不同类型吸附剂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对其改性的研究和应用,并对改性吸附剂的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对青河沙棘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沙棘品种果色、果型、果实大小等的差异性。通过进一步调查和选育品种,确定青河优良沙棘品种。通过开展沙棘基础性评价研究,为沙棘产业优良品种推广、大规模繁育及沙棘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