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纳豆芽孢杆菌(Bacillis natto)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80只1日龄科宝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300 mg/kg纳豆芽孢杆菌。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42日龄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肉鸡42日龄体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21日龄和42日龄试验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分别提高了37.63%、38.85%(P<0.01);42日龄试验组肉鸡空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基于PCo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肉鸡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肠道另枝菌属(Alistipes)占比有所提高(P>0.05),试验组的Enorma、未分类_f_黄杆菌属(norank_f_Flavobacteriaceae)、Paludicola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纳豆芽孢杆菌能够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进而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62.
163.
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确定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病毒模拟物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c))对BV-2小胶质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质穿梭影响的最佳作用质量浓度和时间;免疫荧光方法观察BV-2小胶质细胞活化的特异性标志物IBA-1以此确定LPS、poly(i:c)能否激活BV-2小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PS、poly(i:c)诱导BV-2小胶质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ɑ、NLRP3和iNOS)的蛋白表达量变化;分离细胞核、细胞质蛋白分别检测细胞质和细胞核组分中的HMGB1。结果显示,终质量浓度为10μg/L LPS、50 ng/L poly(i:c)、刺激时长6 h时能够显著增加促炎因子蛋白表达量;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LPS、poly(i:c)刺激下,BV-2小胶质细胞激活;核质分离结果显示BV-2小胶质细胞被LPS、poly(i:c)刺激后,HMGB1细胞质移位增加。结果表明,细菌或病毒感染都能够使BV-2小胶质细胞内的HMGB1由细胞核向细胞质移位。  相似文献   
164.
唇形科多年生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扦插繁殖的主要技术难题是如何改善牛至根系生长情况和提高壮苗率,本研究以希腊牛至(O.vulgare ssp.hirtum)为材料,探究不同营养液浓度和基质配比对其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大量元素浓度的增加,牛至插穗的鲜重、分枝、株高以及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毛细根根长和总体积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0.25×Hoagland营养液效果最佳,与浇灌清水的对照相比,植株鲜重和根体积分别增加了242%和464%.以不同体积配比的泥炭土和蛭石为扦插基质,牛至插穗存活率和各项生长指标也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在泥炭土和蛭石体积比为25?75的基质中,牛至插穗存活率为100%,插穗生长和根系发育均为各处理最佳.因此,使用泥炭土 ? 蛭石(25?75)作为扦插基质并每周浇灌0.25×Hoagland营养液是牛至无性系扩繁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65.
通过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其活性组分的研究,为提高贵州黄壤稻田土壤固碳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秸秆配施化肥(NPKS)和生物炭配施化肥(NPKB),结合室内矿化试验对土壤碳氮比(C/N)、活性有机碳(AOC)含量、碳库管理指数(CPMI)和有机碳矿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NPKB处理SOC含量和C/N分别显著提高9.10%、23.10%,NPKS处理TN含量最高,与CK处理相比显著提高19.39%。NPKS处理下,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均最高,分别为5.88 g/kg、96.15 mg/kg和334.09 mg/kg。与NPK处理相比,NPKB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稳态碳(SC)含量、碳库指数(CPI)和CPMI,对碳库活度(A)和碳库活度指数(AI)无显著影响,NPKS处理则显著增加了A、AI和CPMI。在培养期内,SOC矿化速率在第1天处于最大值,前期(第1~6天)大幅下降,后期(第6~45天)缓慢下降;第45天时,SOC累积矿化量在2.14~2.82 g/kg之间,而...  相似文献   
166.
为探讨贵州黄壤稻田中生物炭还田效应,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ck(NPK)、B 1(NPK+4.0 t/hm2生物炭)、B 2(NPK+8.0 t/hm2生物炭)、B 3(NPK+12.0 t/hm2生物炭)、B 4(NPK+16.0 t/hm2生物炭),分析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对全氮含量影响不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熵(qMB);SMBC、SMBN含量及SMBC/SMBN值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SMBC、SMBN含量以B 2处理最高。各处理的qMB、SMBC、SMBN及SMBC/SMBN和SMBN/TN相互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添加生物炭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以B 2处理稻米产量和品质最高,较ck增产15.21%。本试验条件下,8.0 t/hm2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对提高黄壤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水稻产量及改善水稻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究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indica)PI-020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PI-020菌丝体悬液接种南粳9108水培苗,显微镜观察及qPCR技术分析PI-020在水稻秧苗根系的定殖能力,并测定水稻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分析水稻秧苗的表型参数、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盐胁迫条件下(100 mmol/L NaCl),PI-020定殖后,水稻叶片MDA含量显著降低。200倍菌丝体稀释液处理的效果最好,MDA含量减少了67.2%。PI-020定殖后,水稻株高、根长、叶面积、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增加了34.67%、23.62%、58.04%、59.53%和67.25%,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同时PI-020定殖还显著提高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CAT、APX、POD活性及抗氧化相关基因OsCAT、OsAPX2、OsSOD的表达水平。【结论】印度梨形孢PI-020通过提高水稻幼苗抗氧化能力减少盐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从而降低MDA含量,同时缓解光合色素的降解,保护了...  相似文献   
168.
由于近年来抗生素在畜禽养殖生产上的滥用,给动物肠道健康以及食品安全带来了威胁。随着各个国家陆续实施了禁抗的措施,通过营养调控等手段来解决动物肠道健康及促生长作用逐渐成为大家探寻的方向。在集约化养殖生产中纤维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其在日粮中的使用量被严格控制,但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在家禽日粮中添加适量纤维源不仅可改善家禽的肠道健康,对生产性能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纤维的理化性质,纤维对家禽生产性能、肠道健康以及脂质代谢的影响等方面综述纤维对家禽的生理调控作用,从而为纤维在家禽生产上科学高效的应用提供科学支持。 [关键词] 纤维|理化性质|家禽|生长性能|肠道健康|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69.
为了探究间歇性冷刺激对高脂饮食小鼠血清脂质相关指标、肝脏组织形态以及肝脏脂质合成的影响,试验选择5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常温高脂组、冷刺激组和冷刺激高脂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常温组小鼠饲养温度为(26±2)℃,冷刺激组小鼠饲养温度为4℃,试验期30 d(每天6 h)。处理结束后采集各组小鼠的肝脏组织和血清样本,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方法,对小鼠肝脏形态结构和脂质合成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饲喂高脂饲粮的小鼠在14周时,体重极显著高于常温对照组(P<0.01)。2) HE结果表明,常温对照组小鼠肝脏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索排列规则有序,未见水肿变性和坏死,未见炎细胞;冷刺激组小鼠的肝脏组织出现颗粒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并观察到充血和出血现象;常温高脂组小鼠肝脏可见大小不一的圆形空泡,发生大泡性脂肪变;冷刺激高脂组小鼠肝脏肝小叶排列紊乱,肝细胞水肿可见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3)小鼠高脂造模后,常温高脂组小鼠血清中血脂相关指标甘油三酯(TG)、游离脂...  相似文献   
170.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促进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在新农科建设和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建设的背景下,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期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