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42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盐城农区叶菜类蔬菜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明确了盐城农区叶菜类蔬菜烟粉虱具有寄主种类多、生物型单一,发生周期长、夏秋季受害重,垂直分布差异明显,趋嫩趋绿习性突出等发生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虫情调查监测、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坚持“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2.
适宜的牧草混播对于改善退化高寒草甸及高寒地区畜牧业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不同牧草混播条件下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及生物量变化特征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早熟禾(Poa pratensis)、呼伦贝尔苜蓿(Medicago falcata)为试验草种,在三江源区重度退化高寒草甸开展为期3年的混播试验,探讨不同牧草混播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牧草混播条件下,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及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草甸土壤养分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EM(垂穗披碱草+呼伦贝尔苜蓿)混播的土壤养分状况最佳;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EM混播的效果最为显著(P<0.05)。综上,在重度退化高寒草甸恢复过程中,如采取人工草地建植手段,建议选择EM混播。  相似文献   
73.
探讨原花青素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将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8)和原花青素组(n=8)。模型组给予高脂日粮,原花青素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加用原花青素。采集试验前及喂食12周后试验兔的耳缘静脉血,检测静脉血中血脂水平的变化,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9的表达。结果显示,在高脂日粮喂养的模型组中MMP-9表达明显升高,主动脉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严重;而原花青素组主动脉病变明显减轻,MMP-9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表明原花青素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74.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经单因素试验研究投料量、粉碎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糖茶藨籽油萃取率的影响;以糖茶藨籽油萃取率为指标,经正交试验选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通过GC-MS对提取的糖茶藨籽油进行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糖茶藨籽油的萃取条件为投料量400 g、粉碎度35目、压力35 MPa、温度45℃、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糖茶藨籽提油率为23.23%;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糖茶藨籽油是澄明的黄色油状液体,用GC-MS检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以上,其中亚油酸含量为29.57%,糖茶藨籽油酸价是1.10 mg/g,过氧化值是2.70 mmol/kg。本研究得出该工艺条件可为糖茶藨籽油的提取工艺提供了实验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DPC对棉花生长发育及棉田主要昆虫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用DPC处理相比,施用DPC处理的棉花株高和蕾铃脱落率均有所下降,其成铃数和产量分别提高10.00% ~10.04% 和7.46% ~8.13% ;棉田盲蝽象、棉铃虫和玉米螟的累计虫量分别下降18.90% 、38.89% 和40% ~50% ,盲蝽象和棉铃虫对蕾铃的为害率分别下降15.01% 和39.74% ~66.55% ;棉田天敌累计数量上升13.49% 。大田普查结果与上述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由于我市麦田“双隆”系列及“苯黄隆”等超高效低成本的除草剂禁用,我市麦田草相发生了一定变化,许多麦田阔叶杂草迅速蔓延,已经对我市麦田夺高产构成了威胁,为了有效地加以防除,我们引进了美国氰胺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磺酸胺类除草剂进行试验,现小结如下。1供试药剂与试验方法1.工试验设计。本试验设在我市盐都县北蒋乡一农户单2大麦田中进行,该田块比较平整土壤肥力中等,田块中以猪殃殃、泽漆、繁缕为主体草相,还有少量看表姐、巢菜等杂草。我们于1997年12月四日,在麦苗3.5叶期进行划区,小区面积为4.sinX3.4m=15…  相似文献   
77.
江苏沿海地区转Bt基因棉花的抗虫性及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1997~1998年以本地常规种植的非抗虫棉品种“苏棉9号”为对照,对国内4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的抗虫性及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棉铃虫中等发生年份,Bt棉上二、三代棉铃虫可以免治,四代可在幼虫期按防治指标防治1~2次;取食Bt棉营养器官的棉铃虫幼虫基本不能化蛹完成生活史;Bt棉对鳞翅目幼虫具有兼抗作用,对刺吸口器类昆虫则无抗虫作用;在不治虫条件下,Bt棉可比常规棉增产11.31%~13.37%,虫卵量减少51.02%~63.27%;两类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无差异;所有品种治虫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治虫处理;Bt棉的生长发育状况优于常规棉。  相似文献   
78.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田玉米螟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常规棉田比较,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的推广种植,有效抑制了棉田玉米螟。使玉米螟的残虫量和被害率下降了80%以上;棉田捕食性天敌总量增加了25.63%-47.50%;有利于与多种作物间套作;省工节本可增加1476.93元/hm^2。增幅达30%左右、间套复种还可以增加产值15%以上。  相似文献   
79.
江苏沿海地区转Bt基因棉及其生态与经济效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Bt棉种植现状与表现1 .1 品种。 1 995年本植棉区引种了中棉所 2 9试验、示范。 1 996~ 1 999年在射阳县棉花原种场开展了转 Bt基因棉的品比试验和常规治虫与少治虫的试验。具体品种有转 Bt基因棉苏抗 6号、转 Bt基因棉泗棉 3号、中棉所 3 0、R— 6 8、省抗 1 0 3、省抗 1 0 1、省抗 3 0 1、盐抗 1 2 0 5、盐抗 1 2 1 1、中棉所 2 9、中抗杂2号、山东 951 3、黄杂 1号、黄杂 2号、惠抗 2号、新棉 3 3 B等 1 0多个品种 ,其中以中棉所 2 9为代表的抗虫杂交棉的应用速度最快、面积最大。1 .2 分布与面积。起初本地区的抗虫杂交棉主要…  相似文献   
80.
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腹地的库都尔林业局,属大型国有企业,以盛产兴安落叶松著称。为这广袤林海营造安宁与生机的,是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善战,令不法分子闻风丧胆、被当地群众交口称赞的警界生力军———库都尔森林公安局森保大队。多年来,这支队伍在实战中敢打敢拼,不仅练就了顽强的工作作风,而且还创造了可喜的工作业绩:1997年以来,共查破各类森林案件418起,其中特大森林刑事案件2起,重大森林刑事案件9起。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422人;打掉犯罪团伙16个;收缴各类枪支16支、各类子弹五千余发;收缴国家二类保护动物86只,收缴木材2128.324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