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明优化栽培模式对水稻根冠发育以及产量与肥水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甬优1540(三系籼/粳杂交稻)为材料,设置3个处理:0N(空白)栽培模式、当地农户习惯栽培模式(对照)以及优化栽培模式。【结果】优化栽培处理两年的平均产量为11.5 t/hm2,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其氮肥偏生产力、产谷利用率以及水分利用率较对照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优化栽培处理改善了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降低了根系生物量与根-冠比,提高了深根比与比根长,增加了齐穗期与灌浆中期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提高了灌浆中后期根系氧化力与根系伤流液中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的浓度。此外,与对照相比,优化栽培处理显著提高了灌浆中后期剑叶净光合速率、叶片中Z+ZR含量以及籽粒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结论】优化与集成现有栽培技术,可以改善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提高地上部生理活性,进而实现肥水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2.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农民致富积极性和富裕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但从本区域的乡村两极集体经济发展态势和积累状况看,并不乐观。从调查情况看,除少部分乡、村外,大部分乡、村没有集体经济和集体积累,甚至处于负债状态,靠“化缘”维持正常运转。因此,如不迅速改善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农村面貌的尽快改善,势必制约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因此加快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壮大积累已成为当前的必需和务必。  相似文献   
33.
徐春梅 《畜禽业》2010,(2):66-67
<正>鸡脂肪肝综合征也称为鸡脂肪肝出血症,该病是一种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笼养产蛋鸡。肉用种鸡群也时有发生。在临床上主要以突然死亡为特征。目前,该病已成为养鸡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往往  相似文献   
34.
利用农垦58衍生系研究浙江省晚粳产量和植株形态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晚粳稻产量与植株形态的关系。【方法】以农垦58及其衍生系为材料,通过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种植试验,比较不同时期水稻品种的产量、叶部、茎部和穗部性状,分析近几十年浙江省晚粳品种改良过程中产量及植株形态的演变,并进行产量和植株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浙江省晚粳产量增加最快的阶段是60年代,此阶段的水稻品种类型可分为穗粒兼顾型和穗数型;70年代后产量增幅较慢,品种多为穗粒兼顾型。在植株形态中,近代品种(育成年份1985~1995年)的剑叶长度、上3叶的叶基角小于早代品种(1985年以前育成),倒3叶长度、剑叶和倒3叶的宽度大于早代品种;近代品种较矮,各节间长度均小于早代品种,但茎秆密度和单位叶鞘重于早代品种,而着粒密度高于早代品种。植株性状和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剑叶和倒2叶的长度、上3叶的叶基角和叶片曲率、倒1和倒2节节间长度与产量存在显著负相关,结实率与产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水稻产量的提高和植株形态的改良有很大的关系,提高浙江省晚粳单产的可行途径是在保持高结实率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每穗粒数。  相似文献   
3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础群体和结构对中药元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元胡的产量随着基础群体的增大而增加,且增加的主要是二级品产量(直径≤10 mm);基础群体大小相同,群体结构不同时,产量有明显的差异,并以每穴1棵种茎种植方式的元胡总产量和优质元胡产量最高,但优质元胡所占的百分比则以每穴3棵时最大,为84.17%.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明干湿交替灌溉对籼粳杂交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方法】试验于2017—2018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基地皇天畈试验农场进行。以2个新选育的超高产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1540和春优927以及2个当地高产粳型杂交稻品种常优5号和嘉优5号为材料,开展大田试验。自移栽后7 d至成熟期设置2种灌溉模式,分别为常规灌溉(CI)和干湿交替灌溉(AWD)。研究AWD对籼粳杂交稻品种产量形成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结果】与CI模式相比,AWD模式显著降低了2个当地高产粳型杂交稻品种的产量,降幅为12.3%—12.8%,但2个籼粳杂交稻品种的产量在2种灌溉模式间没有显著差异;AWD模式显著提高了4个供试水稻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当地高产粳型杂交稻品种的增幅为5.9%—8.3%,籼粳杂交稻品种的增幅为13.7%—16.8%。与当地高产粳型杂交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品种在AWD模式下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分蘖发生能力、较高的群体颖花量和结实率、齐穗至成熟期较高的光合势与作物生长速率、齐穗后2次土壤落干期与复水期较高的根系氧化力、剑叶净光合速率以及籽粒中较高的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的活性。【结论】与当地高产粳型杂交稻品种相比,籼粳杂交稻品种在AWD模式下可获得更高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较好的根系性能(齐穗后2次土壤落干期与复水期较高的根系氧化力)和地上部植株较强的生理活性(齐穗至成熟期较高的光合势、作物生长速率、齐穗后2次土壤落干期与复水期较高的剑叶净光合速率以及籽粒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是其在AWD模式下获得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37.
西部冷凉盐碱地优质水稻品种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8.
水稻高产与优质栽培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高产与优质栽培之间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高是水稻生产发展的目标。本文论述了我国水稻优质生产的起伏,高产与优质之间的发展关系;在简要比较优质稻品种、优质稻谷和优质大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稻优质栽培的主攻目标;在探讨遗传、环境和栽培因素对稻米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指出高产与优质栽培的矛盾在于产量和食味品质提升对幼穗分化期N养分需求的不一致;提出了以前期促长精准控施穗肥N为核心的水稻高产与优质相协调的栽培策略。  相似文献   
39.
以3个不同抗寒性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在模拟不同越冬条件下,探讨越冬率对强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产量、株型性状、角粒性状、生育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越冬率在30%~100%范围内,随越冬率的增加,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陇油7号、冬油2号越冬率为85%时产量分别为4 462.2 kg·hm~(-2)和4 057.0 kg·hm~(-2),达到最高值;天油4号越冬率为90%时产量最高,为3 591.8 kg·hm~(-2)。方差分析表明,陇油7号和天油4号越冬率大于75%,冬油2号越冬率大于70%时,越冬率变化对其产量水平无显著影响,而越冬率低于这一阈值时,其产量显著降低。回归分析表明,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与其产量的关系符合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表明,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变化与植株分枝部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单株分枝数、角果长度和数量、粒数和粒重、单株重量等呈显著负相关(P0.05),种子、角果和侧枝的干鲜质量及蔗糖含量与越冬率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因此,冬前播种密度保持在65万株·hm~(-2)时,我国北方强冬性区白菜型冬油菜安全越冬临界值范围为70%~75%,不同品种的安全临界越冬率存在差异;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白菜型冬油菜的分枝和结实性能,对返青群体不足导致的产量损失具有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稻田冬季保护性耕作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以及水稻成熟期叶片衰老的影响, 设计了5种种植模式:免耕直播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T1)、免耕直播黑麦草(T2)、免耕直播油菜(T3)、免耕直播燕麦草(T4)和空闲(CK),供试品种为杂交组合国稻6号。与对照(CK)相比,T1、T2和T3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蛋白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转化酶活性,尤其是T1处理,其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T4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T1、T2和T3处理均可有效延缓水稻成熟期剑叶的衰老,主要表现为成熟期剑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丙二醛含量上升的幅度较小,相对于对照(CK),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酶对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蛋白酶>过氧化氢酶>中性磷酸酶>转化酶。叶片衰老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灌浆中后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