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3篇
  31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豆对铝毒抗逆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土培方式,研究了9703,浙春2号,浙春3号等3个不同大豆品种对铝毒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下,大豆各品种质膜透性增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根瘤数量减少,根系活力下降。从种间差异性来看,3个大豆品种对铝毒的抗逆性不同,按耐铝性大小依次为:浙春2号>9703>浙春3号。  相似文献   
42.
七子花愈伤组织诱导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七子花愈伤组织的培养途径作了初步的探索 ,研究了以七子花的越冬芽及嫩叶诱导的愈伤组织、无菌短枝扦插和叶柄培养 3条组织培养的途径来进行的七子花种质资源保护 .结果表明 :作为外植体 ,栽培的七子花叶片较野生的七子花越冬芽好 ;以MS +2 ,4 D2 +ZT2培养基最利于幼叶的愈伤组织诱导 ;短枝无菌扦插培养的存活率高于叶柄培养 .比较和分析了各条途径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七子花的组织培养作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43.
外源有机酸对荞麦幼苗铝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研究了外源有机酸对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幼苗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0.4 mmol·L-1的铝溶液能够显著抑制荞麦根的伸长,降低根系活力,增加叶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铝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2、0.4、0.8和1.2 mmol·L-1)的草酸、柠檬酸或苹果酸后,以上伤害均减轻。用羊毛铬青R比色法检测表明,外源有机酸可以降低植物体各部位铝的含量。推测外源有机酸通过络合作用可以减少了根际和植物体内的铝数量,以达缓解铝毒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本文借助于图像分析系统和微机处理信息技术研究柑桔属(Citrus)佛手(C.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染色体,得出染色体数为2n=18,其核型公式为2n=8m+4sm+2st+4T.进一步研究发现染色体的长度随分裂相的不同时期而变化,结合这种染色体长度的动态特征可为核型分析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5.
锰浸种对白银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银豆属豆科菜豆属小菜豆种(Phaseolus lunatus L.),为一年蔓生植物,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据测定,鲜豆粒中含粗蛋白21.59%、脂肪2.5%、淀粉51.5%、可溶性糖1.5%及丰富的磷、钾、铁、锌、钙等矿物质;含有14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4.33%,其中谷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含量均在1%以上,含维生素C119.7 mg/kg[1],其经济价值远胜于其他豆类.锰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锰直接参与植物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系统的氧化还原过程及水的光解,对叶绿素维持正常的膜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锰还是多种酶的活化剂.锰的供给不足会导致作物生长不良,产量下降[2,3].锰浸种是预防植物缺锰的常用方法之一[4-6].作者未查见有关白银豆的锰浸种及相关生理生化研究的相关报道,为此,开展锰浸种对白银豆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旨在为白银豆丰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药用植物栝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栝楼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栝楼,以促进栝楼的开发与利用,对栝搂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及栽培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7.
浙贝母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营养类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素琴  高怡宁  刘鹏  徐根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63-5564,5566
为了探讨浙贝母低温解除休眠的生理机制,设置不同的低温(5℃)处理时间,测定浙贝母鳞茎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经低温处理的鳞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呈显著变化,且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低温的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淀粉酶活性都呈一定的上升趋势。低温处理30~45 d是鳞茎内物质变化最活跃的时期。  相似文献   
48.
人工湿地植物对电镀废水的净化和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进行采样和分析,研究了垂直流湿地(-级湿地)中水葫芦、稗草和水平潜流湿地(二级湿地)中蔗草、黄菖蒲、芦苇、千屈菜、美人蕉对金华市某电镀厂经预处理后排水中主要污染物Cr、Zn、Fe、Mn、Ni和Cu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60 d后二级湿地中千屈菜、藤草、美人蕉长势最好,黄菖蒲正常生长,芦苇几乎停止生长,而-级湿地中水葫芦、稗草生长较缓慢.植物对电镀废水的净化和修复,因植物种类、部位、生物量、重金属种类等而不同.一级湿地中水葫芦对电镀废水的净化和修复效果强于稗草,二级湿地中蔗草、美人蕉对电镀废水的净化和修复效果最好,其中蔗草对zn、Mn、Ni的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美人蕉对Cr、zn、Ni、Cu的转运系数大于1,对zn、Mn的富集系数大于1.通过分析,二级湿地植物优势明显,其中蔗草、美人蕉、黄菖蒲、千屈菜是值得推荐的修复中低浓度电镀废水优势种,在人工湿地系统污染物负荷较高的一级湿地应尽可能选用多种抗逆性强的湿地植物品种组合栽植.  相似文献   
49.
边缘细胞对大豆根尖铝毒害的缓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豆[Glycine max (L.) Merrill]浙春3号为试验材料, 采用静置培养(保持边缘细胞附于根尖)和振荡培养(移除根尖边缘细胞), 测定边缘细胞数目和活性、根相对伸长率和根内酶的活性, 研究了边缘细胞对大豆根尖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显示, 大豆发育过程中存活的边缘细胞数与总数之比达60%~80%, 50~400 mmol L-1 Al3+胁迫12 h能诱导边缘细胞从根尖脱落, 200~400 μmol L-1 Al3+胁迫24 h对边缘细胞的发育有抑制作用。Al3+处理抑制根伸长, 移除边缘细胞的根相对伸长率低于保留边缘细胞的根。0~100 mmol L-1 Al3+胁迫12 h, 0和50 mmol L-1Al3+胁迫24 h, 具有边缘细胞的大豆根系的POD、SOD活性及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移除边缘细胞的根内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 但200和400 mmol L-1 Al3+处理12 h, 100~400 mmol L-1 Al3+处理24 h时, 根尖有无边缘细胞对根系的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说明低浓度Al3+胁迫下, 大豆通过增加边缘细胞数目、提高根尖蛋白质含量, 维持较高水平的POD、CAT和SOD活性来对抗铝毒胁迫, 以缓解植物的铝毒害。  相似文献   
50.
北山藤本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浙江金华北山地区共有藤本植物31科67属100种。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2个类型,其中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是该区的主要类型。藤本植物的生活型以高位芽为主,占总种类的48%;攀援方式分为4大类,缠绕类和蔓生搭靠类较多,分别占总种数的42%和30%。对该区藤本植物的开发利用从经济、绿化、生态恢复3个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北山藤本植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